暗淡无光 【暗淡无光】意思_出处

2023-06-08 09:22:10

暗淡无光 【暗淡无光】意思_出处

「暗淡无光」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形容光线昏暗或事物失去光彩,比喻无生气、黯然无光。

「暗淡无光」这个成语的出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或来源,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形成的一个成语。其中的「暗淡」表示光线不明亮,失去光彩;「无光」表示没有光亮。综合起来,「暗淡无光」形象地描绘了事物失去光彩、黯淡无光的状态。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景物、色彩、气氛等缺乏明亮、活力或生气的情况。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情绪消沉或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失望和沮丧。

总之,「暗淡无光」是一个形容事物黯淡、失去光彩的成语,它的出处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故事或来源,而是通过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而形成的。








「暗淡无光」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形容物体或情景缺乏光亮,没有明亮的光芒,引申为无生气、无活力或无希望。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史记&1李斯列传》中。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政治家。在这篇记载他事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描述:“自是始皇已东游,法令滋章,刑罚致辟,百姓怨怀,士大夫贫弊,皆莫之敢言,而独李斯独言之。故始皇闻之,素驩其为人也,从容问曰:‘尔何以独异?’斯曰:‘独行忠信而已。’始皇曰:‘其言可谓信乎?’斯曰:‘言则信,然臣诚知其不能行矣。’始皇曰:‘诚知其不能行矣,何也?’斯曰:‘言不可行,不若受刑也。’始皇曰:‘诚知其不可行而又必言之,其故何也?’斯曰:‘臣闻之,古之君子,非言而不信也,非行而不果也。言必可行,而后言之,行必可果,而后行之。臣愿以死明之,使百姓闻之,知有忠臣,亦不敢用其邪佞之言也。’始皇曰:‘赐之死,李斯辞去,未退,顾谓始皇曰:‘天下一匡,倾动不可违也。’始皇乃矜其言,使人持节以待斯于外门,礼卑而意深。故至于遇李斯者,皆莫不伏膝曰:‘明主何如,明主何如!’”

文章中的“言不可行,不若受刑也”一句话,描述了李斯敢于直言谏言,即使知道无法实行,也宁愿受到刑罚。后来,人们将其中的“言不可行”理解为李斯的忠诚和坚持原则的精神,进而引申为形容某事物失去活力、希望或光彩,变得黯淡无光。

因此,「暗淡无光」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物体或情景缺乏光亮、失去活力

本文标题:暗淡无光 【暗淡无光】意思_出处

  • 相关推荐

【暗淡无光 【暗淡无光】意思_出处】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