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在生命的花开花谢之间。我所遇见的青春,我所遇见的人,我所经历的事,都可以用这么一句婉转动听的话来描述----你听,青春正寂寂的歌唱,而我不懂得这寂寞,于我,生活光鲜绚丽。
我想,我是应该感谢心理学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十分的热爱心理学。或许说,我喜欢心理学中人文情怀的一部分,而恨透了理学实验统计部分。
遇见一个人,看到几座城。
这是我在心理咨询课上最大的感悟。我要庆幸,我们遇见了心理咨询,于是我们看见了心理咨询中的城。叙事疗法,家庭疗法,催眠疗法,精神分析等等。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然而我要说的,不过是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小事儿。
在心理咨询课上,我的思绪,总是会回想远方的故事。我会想起小时候的油菜花地,想起小时候的太阳,想起风轻轻吹起的时候在麦子地里睡觉,麦浪层层翻滚,想起阳光透过樱桃树落下来的影子斑驳不堪,还会想起打猪草时的偷懒、、、、、、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想起那么多,只是在体验催眠技术的时候,就会想到了。尤其是“安全处所”技术。我记得老师说,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空间,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睡在油菜花地里的样子,还有蜜蜂嗡嗡的飞过。
催眠技术最大的神奇,不在于它的神秘,而在于可以随时随地的尽心催眠。一个好的催眠师,对环境的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而心理咨询,最大的妙处,不是它可以给你带来收入,而是带来求助者与咨询师自己本身的成长。
老师说,心理学很多时候不追求真实,只追求有效。我想,这是对的。老师会常常用屈原来举例,我其实并不喜欢屈原这个人,我只是喜欢他的《离骚》和《楚辞》。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老师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待屈原是这样的,他在做人方面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懂得变通,并不懂得说话的艺术。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里,孔孟之道被尊为永恒。君子之道被誉为“圣典”,但其实这束缚了很多思想潮流。在宋明时代的程朱理学是我所深恶痛绝的。我只是那么推崇或者说是赞同人本主义。以人的发展为发展,觉醒人的内心,实现自我价值。
在这一门课中,我所深深触动的,还是原生家庭那一块。在学习画家谱图的时候,我画出的图只有我一个人可以看得懂,这是毋庸置疑的。复杂的关系线,连我自己本身也弄不清的关系,密密麻麻。有那么一瞬间,就像全身爬满了虱子一样,恶心得很。于是我想到了张爱玲的那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底下爬满了虱子,脏!
有所改变的,是在选修课上,也是倪老师。他所做的一个催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和他们(家人)对话,告诉他们,我允许你是我的家人,我接受你的样子、、、、、、”
小时候,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想飞也飞不出去,于是慢慢的失去飞翔的能力,变得墨守成规。我曾发过这样一个恶毒的誓言,我说我要离开这个家,永远不要再回来。我在小学的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自杀的念头,在后来的日子里不断出现这样的念头,我甚至在高中的时候写下了遗书,放在自己的书桌里,准备从高架桥上跳下去、、、、、、
后来,我还是回家了。事实证明,我是在成长的,因为我到现在还很好的活着,完整无缺。并且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想过自杀,我想活出我自己颜色,我想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那个时候,人生的日子是那么黑暗。我目前的一生,最不愿意去回忆的,是初中的岁月。我连做梦,都不愿意去梦见。那个时候,活得像什么呢?应该是清汤寡水一杯吧。原谅我,用了这样一个词。那时候我所会的,就是写写小说。而最难忘的,就是在这一杯淡水里,偷偷添加一些味道,是甜的。我曾和同学偷偷出去野炊,瞒着父母。回来的时候,床上是母亲给我买的新衣服,我穿着新衣服,怀揣着惴惴不安的心,上学去了。
当我学了心理学以后,我开始努力用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这十几年的日子。我突然发现,我与很多人比起来,我心思淳朴得多,我更愿意以真诚去对待人。因为毒别人的,终将毒到自己。我更愿意,像一张白纸,在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去在这张白纸上描绘自己想要的生活,塑造未来的自己。
家庭给予我的,更多的是一种保护。
基本上,我的交往技能,是大学才开始学习的,我现在所造就的很多能力,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描绘的,并没有父母亲太多的参与。原生家庭给予我的,我并不愿意说的太多。
正如我的多肉植物慢慢长大一样,我也在慢慢长大。尽管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完满,也不是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与喜欢。但我在很多事情上,问心无愧,这就够了。
老师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说心理学是要让自己活得坦然。有那么一点的小高兴,在写着写着的时候,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让自己活得坦然!
我去年曾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愿岁月再无苦难》。当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苦难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而且必须经历的。可是现在,我要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苦难,人可以让自己活得舒坦,为什么要经历苦难?人不是只有经历苦难才会成长,才会懂得人情世故的。在大众思想里,人要吃了亏才会懂得怎样做事。可真的是这样吗?人性生来本就是追求幸福的,人有让自己过得更好的能力,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找罪受?
其实,这世上真正属于你的只有几样东西:造过的孽、受过的罪、流过的泪、花出的钱、得过的病、受过的伤、失去的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如贪婪、嗔恨、愚痴等一系列的烦恼。假如你丢掉这些“属于”你的东西,你会发现,你还有一颗空灵智慧的心;你还会发现,你本来就一无所有,你原本就一无所求。
森田正马在他的森田疗法中,提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使我想起修行的道理。很多人刻意为之却得不到好的成长,而很多“无心插柳柳成荫”却比比皆是。很多时候,离答案越近,越是找不到答案。
就像韩寒在他的《长安乱》中写的一样,“一切都是注定的,你不可以与命运交换,除非,你拿命来换”。
心理学也是这样,认同自己当下的状态,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我们都应该明白,人生究竟是长是短,这个问题好像很哲学,但我简单的觉得,这取决于当事人活多长。能活多长,就修行多长。
生命,是一场修行的过程。在修行过程中,你会越来越开悟,而我只愿,这场修行可以带着心理学的观点让自己活得更好一些,直到生命停止,不再呼吸。
本文标题:生命是一场修行
- 相关推荐
【生命是一场修行】相关文章:
这几天,爱情重生,挽回旧爱的几大星座2024-04-05 11: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