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在密州写的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雪夜书北台壁》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2.苏轼在密州到徐州之间写过的诗词
苏轼在杭州任满调去密州,杭州任满的时候是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也就是熙宁七年九月以后去的密州,熙宁九年年底调离密州前往河中府,在徐州是熙宁十年到元丰二年(1077年-1079年),这段时间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但却写出了最好的诗。整个时间段内写了多少诗我恐怕回答不出来,但能找出几篇较有代表性的:
1、西斋
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濯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2、史隐亭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3、望云楼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4、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再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水调歌头了,作于密州
5、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后,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 苏轼
选自《东坡乐府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帽貂裘 (diāoqiú),千骑 (jì) 卷 (juǎn) 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狂热,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赏析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4.关于诸城历史文化的诗配画(苏轼的诗)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体裁:无 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
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
嗟我二三子,狂饮亦荒哉。红裙欲先去,长笛有余哀。
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自従有此山,白石封苍苔。
何尝有此乐,将去复徘徊。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
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宋神宗熙宁七年的秋天,39岁的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并于当年12月3日到达任所。
密州当时下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5县(相当于现在我省的诸城、安丘、高密、胶州、胶南、日照、五莲、莒南、莒县等9个县市),苏轼到任时恰值北方连年大旱、蝗灾泛滥。 天灾固然严重,人祸亦十分深远。
当时王安石等人极力推行的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操之过急等原因,给百姓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在天灾人祸交加的情形下,密州出现了“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超然台记》)的局面,百姓们更是“比岁饥殍凋残之余,不复堪命”(《祭常山神祝文》)。
目睹此情此景,苏轼不禁发出了“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的感叹。 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苏轼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救助措施:到任后不久即上书韩丞相,如实反映当地的灾情,为民请命,要求朝廷选差官员下来视察灾情,体量放税,或者给予补助(见《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
他从访问农夫野老中吸取生产经验,主张用火烧、用泥深埋的办法坚决铲除蝗害,并且动用部分仓米来奖励捕蝗的人,使百姓“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仆”(《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他还亲自加入到捕蝗救灾的劳动中,并写了《和赵郎中捕蝗见寄》诗以纪其事:“麦穗人许长,谷苗牛可没。
天公独何意,忍使蝗虫发。驱攘著令典,农事安可忽。
我仆既胼胝,我马亦款矻。飞腾渐云少,筋力亦已竭……”由于连年饥馑,百姓生命难继,许多人不得不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儿女抛弃道旁。
为此,苏轼心情非常沉重,经常“洒涕循城拾弃孩”(《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针对当地“盗贼渐炽”的情况,苏轼及时作《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书朝廷,对盗贼产生的根源做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盗之策。
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他还陈述了方田均税及手实法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危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密州的各种灾情基本得到控制。
诗词游踪 苏轼在密州期间经常于公务之暇登山临水,遍览密州境内的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历史文化,并留下大量相关的诗词文赋。 位于诸城城南10公里处的常山是苏轼当年经常登临的地方,在此他曾写有《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
在密州大旱期间,他还曾遵照当地的民风习俗,亲率州、县官员赴常山祈雨,并作《祭常山祝文》五首、《祭常山神文》一篇,还亲自将位于常山北坡山溪西侧的一处古泉命名为“雩泉”(古代祈雨曰“雩”),“斫石为井”,加以保护。此外,熙宁八年他还在常山北麓建“雩泉亭”,并作《密州常山雩泉记》。
苏轼在密州期间还多次到位于常山东南的黄茅冈一带会猎习射,并留下了《祭常山回小猎》诗和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二者均描写了会猎的壮观场面,表达了词人忠心报国、愿亲赴西北边疆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而《江城子》一词被公认为是苏轼的第一篇豪放词代表作。
黄茅冈附近的铁沟(当地人亦称之为“铁水”)亦是苏轼当年多次涉足之所。在到密州任上后不久,他曾写有《铁沟赠乔太博》诗。
此外,他还曾与梅户曹会猎于铁沟东岭,并作诗《和梅户曹会猎铁沟》一首。 位于诸城东南13公里处的卢山(因秦代博士卢敖曾在此隐居而得名),也是苏轼多次登临之所。
这从《游卢山次韵章传道》及《卢山五咏》等诗中可以得到印证。《卢山五咏》前四首吟咏的对象分别是卢山的“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和圣灯岩下的“三泉”,而第五首吟咏的则是位于诸城东南25公里处的障日峰(亦名障日山),因该诗的诗题中有(障日峰)“其状类峨眉,但小耳”之句,后世人遂称此山为“小峨眉山”。
苏轼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诗“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云”中所说的“峨眉”亦是指此山,该诗后亦有自注云:“郡东卢山,绝类峨眉而小。” 除此之外,位于常山西南的马耳山(因山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名)、位于五莲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九仙山、位于胶南境内的琅琊台等亦是苏轼当年曾经登临之所。
在《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中,他曾称赞九仙山云:“二华行观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诗后自注曰:“九仙在东武,奇秀不灭雁荡也。”
苏轼在知密州期间还曾于熙宁八年鸠工“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修葺了位于密州故城北城墙上的城台,并请当时在济南任掌书记的胞弟苏辙为之题名“超然”。台成之后,苏辙、苏轼的好友文同、宦友李清臣(邦直)及苏辙的学生张耒均作《超然台赋》寄之,元老重臣文彦博也作《寄题密州超然台》诗、司马光后亦有《超然台寄子瞻学士》诗。
此后,曾相继有无数文人墨客登临此台,并留下众多的相关诗。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诗句的应用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回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愿驰疾疆场,为国立功
用典: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6.苏东坡游览诸城所写的诗句有哪些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和《江城子 记梦》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本文标题:苏轼的有关密州的诗词
- 相关推荐
【苏轼的有关密州的诗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