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首端午诗词,龙舟起,粽飘香,愿你端午安康!

2023-06-23 10:55:24

明天是端午节。

人们普遍认为,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方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事实上,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不管怎样,屈原是端午节的主角。

古人也过端午节,他们插艾草、采菖蒲、吃粽子、赛龙舟,也给尊长写信庆贺,习俗不一。

68首端午诗词,看古人都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


 

己酉端午

元&1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浣溪沙&1端午

宋&1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小重山&1端午

元&1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南乡子&1端午

宋&1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菩萨蛮&1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1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贺新郎&1端午

宋&1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端午

唐 &1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日赐衣

唐 &1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唐 &1 杨巨源

䌽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端午日

唐 &1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诗

唐 &1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入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 &1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宫词 其二十九

前蜀 &1 花蕊夫人徐氏

端午生衣进御床,赭黄罗帕覆金箱。

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䌽缕长。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1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和李秀才端午日见寄

五代&1 徐铉

角黍菖蒲酒,年年旧俗谙。

采衣君自乐,白发我何堪。

静味瑶华句,閒思玉柄谭。

报之长命缕,祝庆在图南。

端午閤帖子

北宋 &1 章得象

清晓会披香,朱丝续命长。

一丝增一岁,万缕献君王。

端午作

北宋 &1 晏殊

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

灵均未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

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

北宋 &1 余靖

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

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

端午日事

北宋 &1 余靖

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端午出游

北宋 &1 程师孟

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幄,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跃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端午帖子

北宋 &1 李清臣

艾叶成人后,榴花结子初。

江心新得镜,龙瑞护仙居。

端午雨饮伯英池馆

北宋 &1 韦骧

山城重午遭阴晦,谢氏池亭亦自堪。

野色映来歌舞好,炎威消去酒肴甘。

手中菖屑随杯泛,头上榴花带雨篸。

且尽主人留客兴,明年谁北复谁南。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

北宋 &1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䌽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悯楚。

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煮。

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

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北宋 &1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殢人娇 赠朝云

北宋 &1 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

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

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

閒窗下、敛云凝黛。

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端午睡起和韵

北宋 &1 李之仪

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

虽不负此身,倦听亦良苦。

念初入此门,只作十日数。

那知如忍炎,倏尔到角黍。

本非来质秦,盖异行怨楚。

端为城旦拘,独与缧绁语。

深坑偶未埋,大镬仅逃煮。

净持诸愿力,妙地叩初祖。

会当纵奔鹿,遂与搏猛虎。

蹇余愧平生,何适非龃龉。

端午偶题

北宋 &1 张商英

孤忠不屈赴湘流,甘与逢地下游。

若共蛟龙争口食,何如附会楚王休。

端午献扇

北宋 &1 张商英

纨扇新成献乃翁,草堂虚寂起清风。

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

端午日

宋 &1 杨时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

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喜迁莺 其五 端午泛湖

北宋 &1 黄裳

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

和端午

北宋 &1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有离骚在世间。

偶书

北宋 &1 邹浩

去年端午尚京居,骨肉团栾奉板舆。

今日菖蒲还荐酒,犹于岭表待文书。

端午

宋 &1 许景衡

节序重重过,京华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妆点艾为神。

穷巷无来客,他乡有故人。

挥毫非楚些,谁与吊灵均。

端午即

北宋 &1 谢薖

卯饮缘佳节,昌阳荐一卮。

儿咨射团事,妻诵赐衣诗。

懒检三闾传,争缠五䌽丝。

平生几端午,随分作儿嬉。

端午日小雨已而复晴

北宋 &1 周紫芝

断云飞雨过平川,吹作团栾碧玉天。

酒绿强能开病眼,绦长那解系流年。

闲收艾叶晴窗外,忍对榴花白发边。

细葛香罗天上有,乌纱白簟北窗眠。

永遇乐 五日

北宋 &1 周紫芝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馀清暑。

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

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

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䌽绦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

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

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醉落魄 其三 重午日过石熙明,出侍儿鸳鸯

北宋 &1 周紫芝

薰风池阁。

小红桥下荷花薄。

沙平水浅山如削。

水上鸳鸯,何处风吹落。

今朝端午新梳掠。

锦丝围腕花柔弱。

人生只有尊前乐。

前度刘郎,莫负重来约。

浣溪沙 和蒋丞端午竞渡

宋 &1 李弥逊

箫鼓哀吟乐楚臣。牙樯锦缆簇江漘。

调高彩笔逞尖新。

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

与君同是异乡人。

忆秦娥 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宋 &1 陈与义

鱼龙舞。

湘君欲下潇湘浦。

潇湘浦。

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

移舟来听明山雨。

明山雨。

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南歌子 其五 端午二首

宋 &1 王之道

角簟横龟枕,兰房挂艾人。

一尊菖歜泛清醇。

好在佳人如玉、映长春。

冰彻杯盘莹,香和笑语薰。

莲花衫子入时新。

挂起南窗一榻、晚风清。

菩萨蛮 其六 端午

宋 &1 梅窗

玉钗松鬓凝云绿。绿云凝鬓松钗玉。

双翠碍枝长。长枝碍翠双。

色丝添意密。密意添丝色。

红映袖纱笼。笼纱袖映红。

如梦令 其二

宋 &1 陈三聘

珍重故人相许。来向水亭幽处。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贺新郎 端午

宋 &1 詹无咎

梅子黄时雨。

对幽窗、依依抱独,几多愁绪。

润逼琴丝无雅韵,难续文园旧诣。

头白尽、相如谁顾。

燕子楼空尘又锁,望天涯、不寄红丝缕。

嗟往事,且休语。

伤情当日斑衣舞。

更宫衣、香罗乍带,九天繁露。

一寸草心迎永日,更把葵心自许。

怎料有、风推雨如。

惹起灵均千古恨,转凄凉、更不成端午。

拼小醉,读骚句。


 

如梦令 其二

南宋 &1 范成大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江城子 其五 重午书怀

南宋 &1 陈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潇潇。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念奴娇 端午酒边

南宋 &1 陈著

雨帘高卷,见榴花、应怪风流人老。

是则年年佳节在,无奈闲心悄悄。

巧扇风轻,香罗雪湿,梦里曾看了。

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偏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说道浮生饶百岁,能有时光多少。

幸自清贫,何妨乐趣,谱入瑶琴调。

杯杯酒满,这般滋味谁晓。

端午

宋 &1 胡仲弓

画舸纵横湖水滨,䌽丝角黍斗时新。

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

端午即事

宋&1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

南宋 &1 赵友直

节遇端阳日,蒲觞满自斟。

兴怀多感旧,吊古漫成吟。

端午

南宋末 &1 蒲寿宬

鬓符腰艾去纷纷,荷叶荷花匝水滨。

思远楼前虽有曲,若邪溪畔岂无人。

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

浊酒满壶渔父笑,江边鸥鹭正相亲。


 

端午

宋&1 丘葵

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

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午节

南宋 &1 方回

年年节与物相符,笋已成竿燕欲雏。

客里不知端午近,卖花担上见菖蒲。

端午

宋&1 汪梦斗

辜负昌阳酒一杯,异乡节物苦相催。

榴花未见已夏半,梅子空黄无雨来。

下士蜀皇不复产,爱君屈子有馀哀。

江南尽自多鱼米,好趁凉风及早回。

端午日照道中

金 &1 党怀英

几年客舍逢端午,今日东行复海隅。

三岁已无平老艾,一杯聊作辟愁符。

端午

元 &1 周权

河上人家插艾蒿,纷纷炊黍荐香醪。

客怀寥落真无那,暮雨孤舟读楚骚。

端午

元 &1 吴师道

今年重午住京华,一寸心情万里家。

楚些祇添当日恨,戎葵不似故园花。

案头新墨题纨扇,墙外高门响钿车。

朋侣萧疏欢事少,谁令衰鬓受风沙。

宿镇阳峡

明 &1 黎贞

镇阳峡里逢端午,万叠云山酒一壶。

莫笑客怀常寂寞,拢船烧笋当菖蒲。


 

端午宣城有感

明 &1 刘璟

屈子思存楚,何心事佞臣。

九歌长慷慨,千载愈悲辛。

抱石知无益,摅辞愿有陈。

其人虽已矣,气与太初邻。

癸卯端午承樗庵兰室觞之以酒坐中有诗次韵谢之

明 &1 黄淮

几番端午节,犹未脱尘襟。

云树乡山梦,壶觞故旧心。

兴怀多感旧,吊古谩成吟。

云路青霄上,薰风入舜琴。

端午日有感

明 &1 郑道传

野父田翁劝酒频,谓言今日是良辰。

颓然醉卧茅檐下,还愧醒吟泽畔人。

端午口占戏柬育之

明 &1 符锡

两月江城把酒卮,良朋佳节每相宜。

为问客愁缘不减,有人灯下数归期。

端午日小酌

明 &1 王世贞

榴花乳燕各争新,角黍蒲觞次第陈。

荐罢三闾还自笑,此生难作独醒人。

端午

清 &1 黄宅厚

芳菲忽已晚,佳节属端阳。

树色浓仍遍,莺歌咽不长。

冶游狂紫陌,娇艳矜红妆。

更观鞦韆戏,纷纷侠少场。


 

清平乐七首 其三

清 &1 项鸿祚

客中心绪,只怕流年去。

才见河桥飞柳絮,又是榴花端午。

醉眠休恨啼鸦,伴人明月窗纱。

归梦不如不作,醒来依旧天涯。

端午村居

清 &1 张芬

荒村无竞渡,极目野烟昏。

欲奠盈樽酒,空悲绕膝恩。

五丝难续命,一赋独招魂。

何以酬佳节,菖蒲绿映门。

忆王孙 端午

清 &1 陈珍瑶

香醪蒲玉百花杯。

绣虎朱符巧剪裁。

偶簪艾叶傍妆台。

小窗开。

一带红榴照眼来。

午日自题

清 &1 葛宜

吾年三十复添五,终日卧病当端午。

只今且种忘忧草,富贵浮云何足数。

浪淘沙 端午

清 &1 吴尚憙

琥珀泛金尊。蒲艾盈门。

钗符肘印袭馀芬。

五色绾成长命缕,玉臂殷勤。

箫管斗纷纷。竞渡声喧。

浴兰初罢绛罗巾。

日映榴花红似火,风景宜人。


 

不论时光怎样流转,中华民族的习俗总是将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时值盛夏,端午佳节,愿您安康!

本文标题:68首端午诗词,龙舟起,粽飘香,愿你端午安康!

  • 相关推荐

【68首端午诗词,龙舟起,粽飘香,愿你端午安康!】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