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
(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
2.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 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
2.关于拜师的诗句
1、常与师徒同苦乐
唐
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2、乐与师徒共
唐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3、以练舟师徒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练渎(云吴王开以练》
4、门是祖师徒
唐
齐己
《独院偶作》
5、师徒百万哗喧
魏晋
曹丕
《董逃行》
6、西竺师徒果有魔
宋
陈舜俞
《寄姑苏智肱钱塘文捷二上人》
7、武侯於此济师徒
宋
郭思
《剑门》
8、且可按甲休师徒
宋
刘克庄
《四和》
9、师徒气扬扬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10、适观争国誓师徒
宋
石延年
《首阳》
11、乌合师徒空百万
宋
王禹偁
《仲咸见予一百六十韵赋诗相赠因以四韵答之》
12、十万师徒关外聚
宋
王之望
《再和》
13、师徒虽不多
宋
袁燮
《安边》
14、师徒多遁巡
明
郑善夫
《赠道夫(三首)》
3.与拜师有关的诗词
1、我拜师门更南去唐郑谷 只查询郑谷的结果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
2、人我仍存枉拜师元马钰 只查询马钰的结果 《万年春·不须远远远寻师》
3、拜师更乞天雨珠元王冕 只查询王冕的结果 《喜雨歌赠姚炼师》
4、拜师於床宋陆游 只查询陆游的结果 《中岩圜老像赞》
5、更随桃李拜师来现代老舍 只查询老舍的结果 《赠申凤梅》
6、拜师礼重心愈下元杨维桢 只查询杨维桢的结果 《金台篇》
7、欠往拜师颜宋李曾伯 只查询李曾伯的结果 《挽尤端明四首》
8、支离拜师前宋利登 只查询利登的结果 《友人自临川来携庾台赵先生与曾丈诸葛帐干丈》
9、再拜师正蒙宋岳珂 只查询岳珂的结果 《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10、再拜师至言宋岳珂 只查询岳珂的结果 《上高赵宰同叔遗以诚斋集……》
11、辕门新拜师明戴良 只查询戴良的结果 《送班景道》
12、竿头一转拜师功清叶小鸾 只查询叶小鸾的结果 《将授戒再呈泐师》
4.关于拜师的诗句
颜真卿拜师颜真卿是唐朝最有名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官做到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一开始,颜真卿在一个县里做县官,可是一直惦记着读书写字的事,尤其对书法更是放不下。
不管公务多忙,每天总要抽时间练字。过了一年,颜真卿听说草圣张旭正在洛阳一个朋友家里住着,觉得机会难得,就辞去了官,到洛阳求见张旭,打算跟张旭学习书法。
这一天,颜真卿来到洛阳城,还没安顿好,便带着平常练习写的各种字,去拜访张旭。恰好张旭喝醉了酒,正躺在椅子上呼噜呼噜睡着了。
颜真卿只好耐心地等待着。等啊等啊,等了好半天张旭才醒过来。
颜真卿马上上前行礼,说明来意,送上自己的书法手迹,请他指教,还要拜张旭为师。张旭看了颜真卿的书法,说:“您的字写得已经不错了,不必拜我为师了。
您又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哪能在写字上花那么多功夫呢?”颜真卿听了,诚恳地说:“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怕我没有恒心学习书法,所以不愿马上收我当您的学生。
那好吧,我先回去,以后再来找您。”说完,颜真卿向张旭告辞,回家去了。
后来,朝廷又让他到长安做官。但是颜真卿始终惦记着学书法的事。
不久,他又辞去差事,再次到洛阳向张旭请教。张旭看到颜真卿态度十分恳切,就把一向不轻易传授的写字方法告诉了他。
后来,颜真卿的楷书和草书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人们把他的字叫做“颜体”。颜真卿对张旭的指导十分感激,写了一篇《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记载他跟张旭学习书法的经过,并且毫无保留地把张旭的书法要诀告诉别人。
颜真卿的字,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正是字如其人,人如其字。
他位居高官,但是秉性正直,不阿附权贵,屈意媚上。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后,颜真卿被奸臣构陷,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
得知颜真卿遇害的消息,三军将士痛哭失声。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
5.“拜师”的诗词有哪些
中岩圜老像赞(陆游) 我游中岩,拜师於床。
巍巍堂堂,凤举龙骧。公住无为,访我成都。
雄辩纵横,玉色敷腴。别未十日,梁木告摧。
我如飞蓬,万里南来。孰谓穷山,乃瞻仪形。
墙壁说法,况此丹青。万年春(马钰) 不须远远远寻师。
自是神仙自是师。 真净真清真至理,至微至妙至真师。
爱憎不尽难求道,人我仍存枉拜师。 你意不能随我意,我心怎做你心喜雨歌赠姚炼师(王冕) 今年大旱值丙子,赤土不止一万里。
米珠薪桂水如汞,天下苍生半游鬼。南山北山云不生,白田如纸无人耕。
吾生政坐沟壑叹,况有狼虎白日行。大官小官人父母,杀犬屠牛事何苟?南风日日吹太空,旱魃徒勤城南妇。
炼师一出役万灵,绿章上扣天帝庭。乞得秋阴三日雨,洗濯山泽回余青。
老农额手喜复叹,点点都是盘中饭。雨我公田及我私,免得残年坐涂炭。
老农所见愚又愚,拜师更乞天雨珠。雨珠饮彼残暴腹,庶几活我东南隅。
我方热恼岩壑底,眨眼忽听雷过耳。起来发歌登大楼,长江大河都是水。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郑谷) 谁解登高问上玄,谪仙何事谪诗仙, 云遮列宿离华省,树荫澄江入野船。 黄鸟晚啼愁瘴雨,青梅早落中蛮烟。
不知几首南行曲,留与巴儿万古传。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 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6.关于“感谢师傅”的诗词有哪些
1.《逢谢师直》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昔岁南阳道中别,今向华亭水上逢。
把酒语君悲且喜,流光冉冉去无踪。
2.《观龙和谢师厚》
年代: 宋 作者: 韩维
龙于经传皆有云,明幽其德能屈伸。
尝闻于耳昧厥真,乃今睹之信所闻。
层阴填空白日昏,仰见巨尾垂轮囷。
其长百丈围车轮,仿佛如辨鬣与鳞。
腥风萧飒来逼人,观者骇伏褫魄魂。
须臾摇动卷缩云,云气断岸随飞奔。
惊雷下震万瓦裂,暴雨一泻群河翻。
霆收无迹雨在物,吁龙出处何其神。
3.《谢师刑部见召》
年代: 宋 作者: 魏野
锦帐公余后,纱巾召见初。
一言忻契合,三拜愧生疏。
渐见诗多拙,方知誉转虚。
犹能时遣吏,相问到贫居。
4.《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只今汉庞公,白发佐州郡。
穷通视寒暑,仕已谁喜愠。
长松卧涧底,桴溜多裂璺。
未须论才难,世人无此韵。
禅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
涣若开春冰,超然听年运。
临民秉三尺,朱墨不可紊。
传闻但言归,心许手自隐。
欲知南陂稻,得几就收捃。
胥疏江湖滨,不迩金玉训。
濡需且肉食,觳觫恐钟衅。
龙移山发洪,虎乳月生晕。
竹声寒夏簟,辍寝中夜听。
寄声向鹿门,傥赐劳苦问。
5.《谢师恩》
年代: 元 作者: 王处一
谢师提挈沉沦外。生死难交代。不堕轮回超法界。诸天运度,化生无相,一点圆明在。荡摇浮世常安泰。闲把琼芝采。护法君威力大。流铃掷火,扫尘千里,屏尽诸魔害。
7.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远师唐代:白居易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清代:佚名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唐代: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
送元暠师诗唐代:柳宗元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唐代: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
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2。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
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 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
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
本文标题:拜师有关的诗词
- 相关推荐
【拜师有关的诗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