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班级微信群里群主发来信息,高中班主任、语文教师张广模先生九十寿辰,邀约同学们为老师祝寿。看到这个消息,我立刻报了名。10月20日,这个秋阳灿烂的日子,我们师生圆了分别四十几年后重新相聚的梦。
1973年至1975年,我在大路中学读高中,张老师是班主任,教语文。课余,我常去张老师家玩,和他聊天,天南海北的。至今我还是很怀念张老师一家所住的那间小屋,还有师生相处的温馨时光。那时,张老师一家都住在大路小学里,他的三个孩子和我年龄相仿,我们走得很近。
张老师上课非常认真,钢笔字、粉笔字写得一板一眼,是老派风格。张老师上课不喜欢走动,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两只手都是扶着讲台的两边,一边讲课,一边用手指抠讲台下面的木板,时间长了,讲台两边的面板下就被抠出两个凹槽。我们课后常常去摸摸那个凹槽,有一种“水滴石穿”的感觉。张老师指导我们写作文,说的最多就是要直接切入主题,不要在主题之外徘徊,不要“隔靴抓痒”。这个成语,张老师说了好多遍,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也指导我后来的写作。大概是受张老师的影响,我高中时期特别喜欢语文学科,看了大量文学名著,还有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每天坚持写日记,做学校黑板报编辑,我的作文,常常被张老师作为优秀作文在班上推荐,语文成绩也常常被评定为优秀。有一段时间,我还做过作家梦,只是因为缺少成为作家的天赋,也没有相关的努力,最终也只是一个梦。但这个“梦”的缘起,与张老师的语文教学有关。因此,我对张老师也深怀感激。张老师喜欢看报,订阅过《文汇报》和《解放日报》。《文汇报》和《解放日报》一天4版,每月报费4元。那时张老师月工资是40多元,爱人月工资还要少一点,这点收入要养活全家五口人,也不容易。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影响他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多少年来,我的脑海里都留存着张老师带着一份报纸下班回家的情景,这个情景也鼓励我要好好读书,好好读报,多一点文化知识的积累。
我们读高中时,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学工、学农、学军等社会实践也很多,这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春天,我们去学校附近的生产队参加春耕劳动,回学校后据此写出有关农事的作文;秋天,我们去姚桥公社复兴庄,上午在东川中学插班上课,下午和晚上深入农家,帮助农民从事农业劳动,对村庄历史作相关采访,据此写出报告文学,歌颂新社会的幸福;冬天,我们踩着埋没脚踝的大雪,带着自编自排的文娱节目,深入村庄为农民演出。时至今日,我都清楚地记得在陶巷村的那个冬日雪夜,张老师带领我们在圌山南麓种麦。我和同学们在学校里抬上一桶大粪,走上几里路,再登上几十米高的自己开垦的麦田,那份青春的激情,是生命中抹不去的印记。
匆忙之间,时间就过去了几十年。20日早晨,当我从申城坐上高铁往镇江而来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设想着多种见到张老师后的情景。我想问张老师,您还记得我吗?还记得我们当年在一起的情景吗?祝寿现场,张老师的孩子制作了一份视频,视频展示了张老师教学生涯中所获得的各种荣誉,还有他和学生在一起的许多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是黑白的,略显斑驳的画面里有许多历史的沧桑,也记录了过往岁月的峥嵘与荣光。
1975年夏天,我在大路中学高中毕业,然后就去了外地做代课教师。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大路中学任教语文学科,也做了好多年的班主任。我工作时,张老师已调到了丹徒中学,其间我曾去丹徒中学看过张老师,而我在做班主任和教语文的时候,也时常会想起张老师教课时的情景,张老师就是我的榜样。现在,我的教龄也已经有四十几年了,我的好多学生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成语有“薪火相传”,我想,我和我的老师,还有我的学生,我们从事的工作就是这样的“薪火相传”啊。
本文标题:薪火之念
- 相关推荐
【薪火之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