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

2023-05-25 00:48:04

扫墓

“来了,来了!”

大鼻子校车黄色的身影刚从十字路口拐入,街两旁守候多时的雕塑般的存在,立刻注入了生机。

老吴也收起了手机,扭了扭脖子,望向校车方向。

近了,近了,车窗玻璃上硕大的红底黑字也看清了——六(5)班。孙子在二班呢,老吴笃悠悠地把目光转向了学校围墙上的电子大屏。大屏上字幕在滚动:

“祭奠英烈,传承红色基因;

挑战极限,培育时代新人。

祝六年级毕业季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老吴虽然是从教育岗位上退休的,也才五年,可对文字背后的意思好像不怎么能拎清。这是去扫墓吧?坐大鼻子校车有什么好挑战的呢?昨天儿子带孙子过来一吃完晚饭,就催着他爸赶紧回家,嚷嚷着要买这买那的,老吴还以为孙子春游去呢。

老吴的思绪飞远了,那是六十年代末,自己跟孙子这般大的时候,在老家的村小也有过那么一次扫墓,是真让他刻骨铭心。老校长带着全校师生,也就三十来人吧,徒步五公里到公社大礼堂——其实就是一个老庙——接受忆苦思甜的教育。大礼堂里聚了各村来的大大小小的学生,听了好几个人讲话,就记住了一个“莲藕藏弹”的故事,原来,除了董存瑞、邱少云,自己身边也有英雄,这勾起了多少男娃的英雄梦啊!十年后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村里还真出了英雄呢。至于吃了忆苦的糠团和思甜的发糕,那是几天几夜都念叨不止的话题。糠团是用糠和了野菜揉成的小粒,虽然噎喉咙,可微微的咸味,也让儿时的老吴有吃上过年的好东西的感觉;发糕的糖精味,甜啊,比巴掌小了一圈的发糕,是抿着、舔着、含着,吃了多久也舍不得吃完的。等一礼堂的人都在小树林里站定,默哀三分钟的时候,儿时老吴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实现四个现代化,将来想吃多甜的发糕就吃多甜的发糕,想吃多大的发糕就吃多大的发糕。

老吴忍不住笑了,看着校车上蹦跶下来的孩子们,挎着的,拎着的,背着的,是千奇百怪的包,五花八门的水壶,吃的喝的变着花样,哪个孩子还会看上发糕呢。

老吴下意识地瞥了瞥电子屏,“挑战极限”从右边游动着往前,消失在大屏的左侧。“挑战极限……”老吴嘀咕着,不禁想起了当年,九十年代初,他已是城郊结合部一所两轨制小学的校长,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让他痛心疾首,他策划了一、六年级学生三公里徒步祭扫烈士墓活动,出发时的誓言孩子们喊得震天响:“致敬先烈,锻炼意志,我能行,我们一定行!”老吴浑身热乎起来了,这次活动还成了市晚报的头版,那张报纸老吴至今珍藏,报纸里还夹着几张照片,有在英烈墓前一年级同学集体入队,六年级同学拍集体毕业照,毕业照里就有老吴的儿子。有意义,老吴肯定地想,比现在这样有意义。

大鼻子校车即停即下即走,一辆辆从老吴面前缓缓驶过。

“爷爷——”老吴一晃神儿,才发现孙子冒了出来。

“玩得开心吧?”老吴一张嘴,把自己也吓了一跳。刚刚还在心里琢磨着得跟孙子讲讲“挑战极限”来着,年轻时候对儿子的严肃、严厉,一到孙子面前,就跟雪花遇着了碳炉,说不见就不见了。

“开心?何止啊!”孙子兴奋起来了,“左手指北针,右手地图,定向越野,一路清除爆炸点……”孙子连说带比划,一溜小跑到了老吴停墙边的老头电动车前,顺势拉开了车门,腾一下跳了上去,“第一名,我们八大好汉的‘龙行天下’组第一名!”

孙子讲得热乎,老吴却一脸懵,讪讪一笑:“哦,你们不是去扫墓的。”

“二合一,先扫墓,再去露营谷挑战极限,懂不?”露营谷是新开发的野外拓展基地,老吴真不懂。

“哇——”孙子惊讶地从后座一下把手腕伸到老吴眼前,电话手表上赫然显示着“18700”:“一万八千七,看看,看看,我今天的步数要爆表啦!”

“这么厉害啊!”老吴这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哄孙子高兴的“你真棒”。

“……奔跑吧,骄傲的少年,年轻的心里面是坚定的信念。燃烧吧,骄傲的热血,胜利的歌我要再唱一遍……”孙子拨弄着手表,跟着唱起了歌,那是偶像唱的,孙子整个人都打起了节奏,连老头车都应景地晃起来。

有意思,老吴肯定地想,现在也挺有意思的。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扫墓

  • 相关推荐

【扫墓】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