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天气很是任性,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凉风徐徐,一会儿骄阳似火,每天早晨醒来,都要花不少时间来思考穿什么衣服才能让天气和自己都满意。实在拿不定主意时,就会回想一下去年的这个时候是什么天气,也总是会忍不住多想一下,那时的我在干什么……
2004年的中秋节前夕,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我,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了陌生的沿海城市福州,这里的人是陌生的,生活习惯是陌生的,街道是陌生的,花草树木是陌生的,连空气湿度和热度都是陌生的。
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父母把我一个人留在福州,大踏步地就回家了,而为期一周的军训也迫不及待似的开始了。初次离家的我们就这么被放在骄傲的阳光下炙烤,闷热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像在密闭的玻璃罐里找不到透气的孔。好不容易熬到了饭点奔向食堂,本以为满腹委屈的身体能在食物那里获得些许安慰,只可惜,对于无辣不欢的我而言,那些夹杂着甜味的炒菜,根本甜不到心里。
拖着饥饿与疲惫交错的身躯回到宿舍,爬在桌上回想家里可口的饭菜,就在即将泪水与口水齐飞之时,我猛然想起,出门前妈妈在我箱子里塞了几个火腿月饼,赶紧翻找出来。缺少了板栗、核桃及家人这样的中秋节标配,大口大口啃着带有乡味的月饼,我终于体会到了愁系列里的“思乡之愁”。
2013年的中秋节,在那个阖家欢乐的日子,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在忙里忙外地忙着把我送出家门,变成别人的家人。那天,迎亲队伍来了,在被背出门之前,我跪拜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只是把厚厚的红包塞到我手里,一句话也没说,我也不敢抬头看他们。我们都清楚地知道,眼眶里的泪水在等待一句祝福或一个眼神。出门时,已有些醉意的舅舅吼了一声:“给老子幸福!”那一刻,我彻底读懂了“她将是你的新娘,她是别人用心托付在你手上……”
到了新家,少了父母的唠叨,心里空荡荡的。面对一切的未知,才意识到,以后的路要自己走,以后的责任要自己担,也明白了家人的意义。
结婚后的每一个节日,妈妈都会打电话来询问要不要这个那个,每次我都说不要,什么都不要。今年也一样,妈妈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月饼,要不要板栗,要不要核桃,我依然回答不要,什么都不要。其实我知道,妈妈想给我的并不只是物质本身,更多的是想让我知道,她依然关心着我……
本文标题:那年中秋
- 相关推荐
【那年中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