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相信大部分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要懂得为他人着想,但极少有父母教育自己的女儿要懂得尊重自己的情绪。
而不是一味懂事成为别人情绪的傀儡!
今天马思纯首谈自己得抑郁症的始末,视频不长大概7分钟左右,但从一开始我就莫名的能感同身受。
她说:"我现在敢生气了!"这听起来没有特别了不起,但对于一个过分懂事的人来说真的很难。
在一个以 "听话" 为主旋律的童年教育中,我们被教的最多的就是"让"字。
年长的就一定要迁就年幼的,自己的事情最好不要麻烦到别人让别人为难,一定要成为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所以我们总在不停地为难自己。
马思纯提到了一个上厕所的问题,她说在高速上内急的情况下宁愿自己憋着也不会告诉司机她想上厕所。
就因为担心师傅麻烦,担心师傅怪罪她事情多,所以隐藏了自己的情绪。不得不说这就是"懂事教育"的产物。
之前蒋方舟在《圆桌派》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她说有一次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老师打扫好了教室卫生把凳子全都架在了桌子上。
但那时候她已经憋着想上厕所很久了,又担心自己走过这条被打扫过的路会被老师讨厌,所以她懂事的憋到了妈妈来接她。
她说小时候的自己就是"讨好型人格",一切标准和原则的前提就是怕别人生气怕别人讨厌自己。
所以总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自己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这几乎是所有懂事女孩的通病,思维方式和性格逐渐被懂事和听话裹挟着往前走。
当这些声音道德绑架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就已经成为了"懂事的大人"。
二。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这个标题其实问的就是弟弟还小不懂事,那稍微懂事的哥哥该不该做点牺牲呢?
当然不该了,我们前几十年的教育都是礼让和牺牲,甚至统一了话术:"你是哥哥(姐姐)你要懂事让着点弟弟妹妹。"
彷佛大一点的孩子做退让就是应该的,不做退让就是不懂事!
"懂事"几乎成为了我们童年听过的最好的夸赞,可是作为孩子我们为什么必须懂事呢?
我们也会为弟弟的无理取闹感到恼火,甚至会为父母的偏爱感到失落,但这所有的归因并不是"我"不懂事,而是教育过程中父母只会用"你懂事点"来打发所有的情绪。
所以作为一个家里的老大总是会自带责任感,这不是"懂事教育"的成功,反而是失败。
老大是在不断地被灌输"你是个大孩子"的情况下一步一步从失望到自责最后被迫地成为了一个"牺牲者"。
几乎无一例外的,每个家庭里地老大都带有"牺牲感",从牺牲父母的爱和关注开始,老大为了重获父母的关心,就会按照父母的意思变得懂事和礼让。
这也就不怪我们为什么长大了总是在委屈自己,连上厕所都做不到想去就去,因为懂事文化从小扎根在心底了。
我们默认"懂事"才能讨别人喜欢,我们默认不麻烦别人才能不被讨厌,我们默认为他人着想才是好孩子。
但我们唯独忘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不懂事?我们明明也是有情绪有需要的孩子,我们也想被理解,被宽容。
一味忍让到最后,看起来是十分懂事了,但我们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灵动和自由。
为什么近些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因为太多从小懂事的人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病了。
这种情绪上的延迟满足拖久了真的会生病,有的人甚至因为不能实现情绪上的自洽而选择离开。
三。
小时候我们的懂事是一种"讨好式"的选择,长大了的"懂事"就变成一种习惯了。
前阵子货拉拉女孩跳车案闹得沸沸扬扬,除了有人谴责司机说话态度不好以外,也有人说女孩要是肯出一点搬运费说不定就不会发生这桩惨案了。
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23岁女孩一如既往的懂事和坚强,她一个人先后15次从一楼夹层搬行李到车上,就是为了省下一点搬运费。
但凡女孩不是刚出社会不那么拮据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更轻松点的方式。
毕竟没有那个女孩想天天累得跟狗一样,但懂事的女孩会。
她们会愿意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别人,她们会愿意自己吃苦也要省下搬运费。
我们都曾初入社会,面对高额的生活成本我们也曾手足无措,但我们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节约生活成本。
我们谁没有被教育过:"钱要省着点花,要花在该花得地方!"
如果可以对话,我会劝这个23岁的女孩:叛逆点,不要这么懂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几百块钱什么时候会要了你的命。
我们节约,我们礼让,我们甚至牺牲自我情绪不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被人讨厌得勇气嘛?
我们总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大家都有话语权,都可以进行自由表达。
但我们也总说要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的流言和眼光。
归根到底是我们得和之前价值体系里得自己和解,我们得承认自己"过分懂事了"才能放飞自我。
有一句话特俗但也特鼓励我: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得你们都能开心但不必"懂事"!
本文标题:不懂事的女孩,一点也不可爱!
- 相关推荐
【不懂事的女孩,一点也不可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