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寓意和象征

2023-10-24 09:46:32

霜降的寓意和象征

俗语“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是啥意思?霜降以后就会很冷了吗?在霜降节气这天一定会下霜吗?霜降节气下霜有什么说法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霜降”是什么意思?
对于霜降节气的理解,有不少人都认为霜降节气到了,预示着就要开始下霜了。同时有些人也很好奇,霜明明是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为何却叫它“霜降”呢?其实这是部分人对霜降节气的误解所造成的的。

实际上霜降和降霜现象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霜降是24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就交霜降节气。而且在古代对霜降的解释是这个期间的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了。


所谓“降霜”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入秋以后地面的温度降低到0度以下了,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是植物上直接凝结成为了六角形的霜花,所以称之为“降霜”,或者是“下霜”、“打霜”等。

但实际上霜并不是从天而降,它不是雨水,也不是雪花那样从天上飘下来的。是地面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结而成的。同时霜也只有在晴天的早上才会出现,农村的老人常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即当天早上的霜越大,这天的太阳就会越猛烈。

“霜降”节气后就入冬了吗?天气很快就变冷了吗?
在民间确实有着“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俗语,意思是说到了寒露节气的时候天气还不太冷,而到了霜降节气后就会气温就会骤降,尤其是昼夜的温差很大,从历年的数据来看,霜降是24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那霜降以后是不是真的入冬了呢?


在古代确实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古人是以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来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起始点。而霜降节气以后就是立冬。立冬就代表着冬季的开始,这是中国古代民间非常受重视的季节节点之一,正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而冬季就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但是传统上虽然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这个也称之为“节气法”,而在现代则主要是以“气温法”来划分四季。毕竟我国的地域辽阔,南北的跨度很大,在北方地区早已经是冬季了,南方有些地方依然还有二三十度的高温。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气温法划分四季就是以日平均气温连续稳定在10℃以下作物冬季的开始,以气温法划分的冬季,就表示天气真的寒冷了。


然而在霜降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还多数稳定在16℃以上,这样的话就不太可能出现降霜的情况,自然也就离入冬还有一段时间。

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和广大的西北地区,这个期间的气温都已经在0℃以下了,明显就已经进入越冬期了。由此可见,霜降节气未必会降霜,而且有些地方还没到霜降才降霜。



霜降降霜有什么说法吗?
在民间确实有不少和霜降节气有无降霜相关的俗语,这里笔者也给大家分享几句,仅供大家参考。


霜降不见霜,来年闹饥荒。

它的意思是说到了霜降节气的时候,如果没有出现降霜的自然现象,那么来年粮食的收成就不会太好,可能会出现大的饥荒。

从这句俗语来看,它应该是在北方地区流传的。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是靠天吃饭,粮食作物的收成好坏很大程度上看天气的好坏。

而如果霜降节气都已经到了,却还没有下霜,那么预示着这一年的冬季来得迟,可能还偏暖和,这样的话地里的很大害虫会平安越冬,这样来年的虫害较严重,自然也就会影响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像古代如果遇到大的旱情,后面紧接着就会出现蝗灾,其对农作物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霜降下霜,谷米满仓。

它的字面意思是说霜降节气这天如果出现了大的降霜,那么第二年的粮食就会迎来大的丰收。笔者也听村里的一些老人说起过,他们对此也是比较相信的。

有老人说,在以前四季是非常分明的,冬天冷,夏天热。并且在每年冬天都几乎会下大雪。而在霜降节气的时候就开始打霜了,那么第二年将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作物就会大丰收。

因为霜降就开始下霜了,就寓意着冬天来得早,这一年的冬天的雨雪很充足,自然就会偏冷,这样对于越冬作物的生长有利,不会出现大的冬旱,这样来年丰收也不足为奇了。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农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有“霜降前降霜,挑米如挑糠;霜降后降霜,稻谷打满仓”的说法。意思是说霜降前降霜,粮食产量不高。但如果霜降后才下霜,那么稻谷就会丰收。

这是因为霜降节气还没到就下霜了,稻谷等作物还没有饱满,秋收要提前到来了,自然没什么产量。而霜降后下霜,那农作物的生长期长,产量也就更高了。从这角度来看,这些农谚还是有些道理的。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里,关于霜降节气下霜的俗语,你还知道哪些呢?今天霜降到了,在你的家乡可有降霜呢?

另外要提醒大家,老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大家今天也不要吃了哦!

本文标题:霜降的寓意和象征

  • 相关推荐

【霜降的寓意和象征】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