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岁的梦想,十七岁的
故事,十七岁的微笑和眼泪,就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吧。多年后的简宁,沉静如初,淡定如初,鲜活如初,在我心里。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
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青春》 因为《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吴狄,想起了多年前《十七岁不哭》中的简宁。忍不住在百度上搜到全集,再一次重温儿时的经典。 简宁——那样简单,宁静的男
孩子是被许多女孩暗恋着的吧。他对待学问谦虚且认真,对待同学
朋友真诚,对待自己要求严格。当然有很多人会
喜欢雷蒙,可是我
喜欢简宁,我最欣赏他的一个方面,不是他在入学摸底考试时在别人怨声载道时冷静淡定考出的门门95分以上;不是他认认真真地练守门只为捍卫自己的小小骄傲;不是他吹得一口好萨克斯;不是他在广播台能够面对他人离去而任劳任怨独当一面;而是军训时的一个立扑,在立扑这个项目的训练中只有雷蒙一个人做的最好,但是只有简宁一个人在做的不好之后重新做了一次,那一个瞬间我开始欣赏简宁。我欣赏他对完美永无止境的追求,欣赏他不随随便便说结束。 他的优异成绩他的组织才干他的体育能力,这些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统统都能培养的出来。然而究竟是什么的熏陶,能让一个人有那样从心底散发的从容大气淡定沉着的气质。 还记得军训时大家都在喊累时他在读书,教练问他累吗,他说还行,教练问还行是什么意思,简宁说,“累,但还能坚持。” 和杨宇凌一起去食堂的路上,他说:“我不喜欢兵荒马乱,我喜欢从容。”就是这番从容淡定的宣言让喧哗的世界瞬间安静,如我的心。 杨宇凌问:“简宁,你慌过吗?我是说,心慌。”这算是告白吗?那个青涩的年纪,告白更像是猜密码日记本的复杂密码。 后来在录音室里,简宁对杨宇凌说:“其实你们懂的我都懂。爱情小说我也看过,流行歌曲我也会唱。有的时候我也会悄悄喜欢一个女
孩子。心慌的那种感觉,我也有过。我不管你相不相信,明不明白。” 这句迄今为止我仍认为最具杀伤力的告白陪伴我的青春年少,为我编织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不断告诉我说
幸福在
远方,别停下来。 可是,十七岁的故事,只能到此为止。 简宁写给宇凌的纸条:“宇凌,我终于想好了,现在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你。我们不能在这么尴尬下去了,我们这个年龄承担不起这么劳心费神的东西。宇凌,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女孩子。我欣赏你,关注你,但我也太
在乎我的学业,我的成绩。我需要太多的孤独,太多的冷静,去看书,去做题,去做实验,因为我是如此渴望
成功和优秀。”再看这一幕,还是会
难过,会忍不住想要流泪,可是欣赏简宁的做法。这样,结局也许
忧伤,但一定美好且阳光。 简宁,一个在失败后去喝酒,第二天清晨重新来过的男孩。他也会累,也会迷茫,但理智帮他做出选择。简宁对雷蒙说:“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
坚强。” 简宁,永远只考第一的简宁。 简宁,纯净的目光,纯粹的笑容,穿干净的白衬衫打着整齐的领带的简宁。 简宁,那个在天桥上对罗阳说“一个人总强不能算强,只有跌倒了,摔得很重,再能重新站起来,才是真强”的简宁。 突然好
怀念那种感觉,虽然身边有升学的压力,诸多的不如意。可是大学是全新的,未来是全新的,爱情是全新的,
幸福是全新的。年轻的时候,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世间的柴米油盐我们不懂,也不想懂。只
知道明天,我们会足够的优秀,足够的好。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
【致我们回不去的十七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