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求生欲,蔡少芬老公在微博吐槽了自己老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说普通话。
评论里一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吓唬张晋要完,转身就开始群嘲香港人的煲冬瓜——烫嘴。
听香港人说普通话,真的比听粤语还费劲。
说正宗椒盐普通话的壹读君 | 三三
乌拉乌拉拉氏,已馊
在大陆,比作品更出名的,是香港明星的普通话,哦不,煲冬瓜。
《甄嬛传》里演乌拉那拉氏宜修的蔡少芬在综艺上介绍自己说:
本宫是乌拉乌拉拉氏,已馊。
鬼畜区常驻icon渣渣辉和古天落,他们的普通话是沙雕网友的日常快乐源泉。
给一款车打广告,古天乐说要驾驶它:
介款车有很榜的葱鸡力,我现在就想炸屎它。
壹读君听了10遍渣渣辉代言的全新版本游戏,
大扎好,我系渣渣辉。探挽懒月,介系里没有玩过的船新版本,挤需体验三番钟,里造会干我一样,爱象节款游戏。
最后放弃了。探什么月??挽什么懒?探挽什么??你说的到底是哪个游戏????
你们一定要仔仔细细看看这个视频,感受一下香港煲冬瓜的葱鸡力(忠告:不要在公众场合打开)。
曾经有一个街头采访,让香港街上的年轻人用普通话念简单的词语。思了又想,在语言词库里搜了又搜,香港人就是很难发出正确的普通话读音。
即使难得一见有个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的人,粤语和普通话的转换也是一道跨不过的马里亚纳海沟(建议点开视频,苦逼周一的续命就靠它了)
普通话,对香港人来说真的真的太难了。
香港人的粤语,是港味的
网上流传过一张全国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从低到高一共分为6档,广东、广西、海南排在最末,普通话全国吊车尾。
榜上并没有香港,壹读君猜可能是还有个负分榜。
在有些人的印象里,香港话就是粤语。不不不,香港话并不等于粤语,而是洋气了的粤语,有个专门称呼——香港粤语or港式中文(书面称呼)。
在香港没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香港还是个穷得没什么人的地儿,生活在那里的人主要是广府人和客家人,说的也就是粤语和客家话。1842年,《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时候英语开始侵入香港——英国统治者说英语,老百姓还是说自己的话。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香港的官方语言都是英文。
香港成为殖民地后,因为英国和广州的贸易往来,大批广州人到香港生活。到清末,广府人成为香港的最大群体,粤语自然也就成了香港的主要语言。慢慢的,粤语开始用于书面写作,1905年,郑贯公创办的《有所谓报》第一次提倡可以用粤语写文章。①
带有粤语的文章①
因为二战,大陆很多地方的人都去了香港,比如上海人、福建人等,顺便也带去了上海话、福建话,但这些语言都没有动摇粤语的地位,粤语仍旧是香港使用人群最多的语言,广播电视多说的是粤语。
直到1967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香港一些左派人士发起了反抗港英政府统治的活动,当时的香港政府为了控制局面,加强香港人的文化认同,于是拿语言开刀②:
电视广播只能使用英语和粤方言;
强化英语;
禁止中小学教授国语;
拍摄粤方言电影和用粤方言演唱的歌曲。
在各种打击其他方言下,粤语成了香港“官方语言”。1974年,港英政府颁布《法定语文条例》,宣布中文和英文同为法定语文,这里的中文,指的是粤语。也是从七十年代起,香港人在粤语的基础上吸收英语、香港人自造的词、文言,形成了独特的香港话——港式粤语。
香港自造词
一篇典型的港式中文文章,英文、外来词、粤语词各种混杂,
七十年代香港一篇娱乐报道①
港式中文写出来,即使不懂粤语的大陆人都能看懂50-95%,但要操着一口港粤的香港人说普通话,大陆人不仅听不懂港粤,连港普都听不懂。归根结底,香港人说不好普通话不止就6点③——
1.音调。香港话有九个声调,普通话只有四声。香港人说普通话,很容易说成香港话的调调,听起来就……很怪。栗子:我不(一声)是(一声)这(二声)个(一声)意思。
2.没有翘舌zh、ch、sh和不分n、l,所以香港人的平翘舌、边鼻音和四川人比有过之无不及。普通话为翘舌的,粤语音标是平舌,如二世祖的世(shi),粤语音标是sei。发鼻音的奶,粤语音标注的是lai。
图片来自参考资料⑦
一项调查中,88%的香港人都不能正确分清平翘舌③
3.没有j、q、x 。香港话里的j、q、x分别读成g、k、h,所以香港人说带jqx的普通话也容易直接读成gkh,比如奇怪读成kei怪,嬉戏是hei hei,江读成gong,起念hei。
4.jqx和zcs不分。经典例子:
普通话的你先洗(xi),香港人说就会变成你先死;
看戏说成看似;
发工资读花公鸡。
5.没有r音,把r读成零声母。比如,容貌读成庸貌,染病读成眼病。
6.香港话和普通话的词差别很大。一些香港话里的词普通话里没有,如阿sir、气袋(长跑运动员的俗称),还有一些词吧,常用意义和大家脑子里想的有点儿不一样,这种情况就很危险——不怕香港人说普通话,就怕香港人写普通话
截图来自微博@孙耀威
都学这么多年普通话了
香港人吧,也不是不学普通话。虽然60年代国语在香港被打击,不过70年代末期开始,香港又刮起了学普通话的风气,80年代香港教育署陆续推出了普通话课程和普通话考试。
图片来自参考资⑥
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更是实行“两文三语”政策,规定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言,口语为粤语、普通话和英文三语,把普通话和粤语放到同等的官方地位。
但香港人就是很难说好普通话,因为香港学校的教学方式跟大陆差别太多。
大陆其他方言区的人,能自然而言从方言模式切换到普通话模式,知道普通话该如何读。因为每个地方的教材基本统一,都是标准中文,语文第一课就是拼音,a i u e o壹读君现在都会背。
在这种教材高度统一下,语文老师哪怕用方言教,也不会不知道该怎么读普通话,最多就是普通话比较塑料(壹读君的普通话就是这么跑偏的)
但香港不是。香港的学校基本不教拼音,直接用香港话读。
连儿童读物上都没有拼音。
香港一儿童读物书籍
所以香港人学普通话,就是把普通话当做一门独立学科,跟语数外一样。1998年起,普通话成为香港小学的核心科目,之后入学的学生在初三以前都得学普通话,2000年普通话成为中学会考科目,现在一些大学也把普通话列为了毕业要求。⑥
图片来自@GT东学西读
把普通话设为单独学科外,香港试着推行过更彻底的推广普通话方式——用普通话上中文课。
但到2019年为止,香港语常会的中、小学“普教中”调查显示,香港只有16.4%的小学、2.5%的中学实行了全面普教中(所有班级有50%的课用普通话上就算全面),大部分学校仍然是用粤语教中文。
这些措施也不算完全没用,起码香港会说普通话的人数一直在上升。香港人口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能讲普通话的人只有四分之一,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8.6%。②
不过调查还说,89%的香港人仍然习惯用粤语沟通,日常中经常说普通话的只有不到2%。②
港式普通话速成
对自己普通话不好介个问题,香港人自己也鸡道,渣渣辉回应既然大家都觉得快落,勒就没所谓罗。
You guys happy 就OK。
港普其实金不错的,又好听,又好笑,能说的个个都是人才。如果不会讲,可以五分钟速成学一下塑料港普:
1.四声音调打乱读,一定不要全都读对,可以视情况把音调加重加长。
栗子:《潮性办公室》詹瑞文学普通话速成时,找不准调就各个调都试一遍。
范pink pink小姐,馁赖我就(一声)高、搞、睾兴啦,馁赖我就睾兴啦,睾睾睾睾睾睾兴啦。
2.z/zh/j、c/ch/q、s/sh/x这些打乱读,r不要读,n、l千万不要分清楚,如果是四川重庆人,请随意(本来你们也分不清楚)。
凿淫咧,追紧要奏系嗨森。内噢不噢?我局碗面给内七啊?
注:文中香港话特指港式粤语。
参考资料:
1..赵汝庆. 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D].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2.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 59 號報告書(调查的是201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19 年 2 月出版
3.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香港居民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研究結果,2019年08月24日
4.论普通话和粤方言的基本差异对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的影响,黄安蕾,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5.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的对比研究,孙银新,武陵学刊,第38卷1期,2019年1月
6.独立科目 ,跨越九七———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发展,何国祥,语言文字应用 1997年第2期(总第 22 期)
7.朱永锴编著,香港话普通话对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南方人洗澡为什么不搓泥?
点击图片阅读 |从同学聚会回来,我退群了
点击图片阅读 |《养猫物理学》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呗
- 相关推荐
【香港煲冬瓜,真的烫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