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能体现一座城市的良心;
你我的关注点,能体现一个社会的良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得了癌症
接着呼吸机,也要在电脑前工作
宵衣旰食几十年,生前无人知,是对他们最大的不公。
有位比院士还“院士”的科学家,叫顾方舟。
但谈起自己的成就,他谦逊地说: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印象里,那是小时候最好吃的糖。
只是当时太小,还不知道它的作用是预防小儿麻痹,更不知道是谁把药做得这么美味。
直到几十年后终于认识了“糖丸爷爷”,却是在他溘然长逝的消息里。
1955年,小儿麻痹症在江苏省大面积爆发,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466人死亡。
那时的小儿麻痹比现在的癌症还吓人,症状很不明显,一旦暴发就无法治愈。
刚回国不久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了对小儿麻痹的专项研究,也开启了他一生的事业。
确定了“活疫苗”的方案后,顾方舟担任起研究组长,和死神争分夺秒地赛跑。
疫苗的第一期,需要在人体身上检验效果。
顾方舟冒着瘫痪的风险,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胆战心惊的一周过去,他安然无恙。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顾方舟皱紧了眉:
“成年人本身就有免疫力,可这药是给孩子吃的呀……”
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
图片来源@CCTV13
在未知的风险下,许多研究员被顾方舟无私奉献的精神震撼了,他们纷纷决定让自己的孩子也参与试验。
煎熬的一个月过去,孩子们情况良好,预示着第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后来又经过了反复探索,糖丸疫苗终于送到了千家万户。
从无药可医,到消灭小儿麻痹症,整整44年,顾方舟鞠躬尽瘁。
他生前说:“我们觉得很满足,你可以跟老百姓说:
我尽力了,你们的孩子再也不得这个病了。“
他还念念不舍地嘱托着免疫工作者:
“一定要看好每一个孩子,保护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这年头,有人鞠躬尽瘁了一辈子,两袖清风,籍籍无名;
有人为了捞钱不择手段,疫苗也敢造假,税也敢逃,良心蒙灰。
顾方舟代表的是一届精神首富,眼里没有利益纷争,只有苍生。
往年从入冬开始,杭州有一家面馆总会被环卫工占满。
2019年,面馆刚开业,老板张成良就在门口贴了一句话:
当您遇到困难时,可以在成良面馆免费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
图片来源@更杭州
很多环卫工人吃过一次,就不好意思再来了。
张成良还会专门打电话去请:
“大姐,我刚做好的卤蛋,你来尝尝味道嘛。”
有人说张成良是哗众取宠,炒作,殊不知,他这口号一喊,就是5年。
光是2019年初,他就免费送出去5万多碗面,最多时候,一天就送出了359碗爱心面。
他说自己人微力薄,能做点好事帮到一部分人,就很满足了。
“只要我在,这家面馆就会一直一直开下去。”
这句话还萦绕在很多人耳边,然而张成良却失言了。
2019年12月19日,年仅57岁的他,因病去世。
那天,很多来为他送行的环卫工都哭了:
“太可惜了,他是个特别好特别好的人……他应该活到100岁。”
我爸常说,做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张成良就是这种人。
30岁之前他玩命打拼,有了自己的事业;
30岁之后他放慢脚步,开始陪伴自己的家人。
有次去柬埔寨旅游,他看到一群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在卖明信片,心疼地悉数买下。
其中一个小女孩,在明信片上给他写了一句话:
哪怕你以后丢了这张明信片也不要紧,但请不要忘记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
这句话彻底击中了他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也让他找到了最好的活法。
2019年,他签了“生死状”,自费去战争、瘟疫四起的索马里当中国志愿者,为那里的灾民带去了很多药品和奶粉。
安全回国后,他每年都会去偏远的山区两次,夏天送书包、书本,冬天送棉被、冬装。
孩子们给他写了好多信,都盼着他来,每次都会让他多留两天。
图片来源@成良看世界
他开的面馆墙上,曾经挂着数不清的荣誉,如今封存成了永远的记忆。
他曾在朋友圈里发过一句话:
这个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大多数人做了一点点。
当时在他的带动下,很多人往面馆送来了牛奶、鸡蛋、水果,向环卫工人献爱心致敬。
人为什么一定要善良?
大概是这世间一切的冷漠,是因为所有人都冷漠;
而善良,是只要有一个人善良,我们就能感受到温暖。
像张成良这样的好人,绝不应该被我们遗忘。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2019年3月,清华大学礼堂里,正在举行一场颁奖典礼。
当份量最重的“影响世界华人大奖”颁发给了一位老人时,在场所有人都眼含热泪起立鼓掌。
隐姓埋名40年、中国当之无愧的“核司令”,他就是程开甲。
他少年顽劣,被家父痛打一次后幡然醒悟,发愤图强。
不仅物理和英语专业出类拔萃,还一举考上了被称作“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
图片来源@共青团中央
那个时代,在绵延的炮火里,他跟着学校搬了7次家。
硝烟中,他奋笔写下:“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后来出国留学,他备受歧视,屈辱使他清醒,更使他愤怒,他暗暗发誓,要让世界看到国人的气节。
1950年,程开甲拿着博士学位,放弃了高薪和皇家研究所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
他一面教书,一面钻研,10年后,一封邮件打破了他宁静的生活。
“程开甲”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核武器事业,从那时起,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机密”。
那时候,程开甲只要醒着,脑子里全是核研究的数据。
打饭的时候,他把饭票递给师傅,说:“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
半夜他刚躺下,突然想到一个思路,立马就爬起来记录、验算、直到得出结论。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被吊上塔顶,在所有人的屏息中,成功爆炸。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程开甲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待了22年。
有人问,条件那么艰苦,为什么还要发展核武器技术?
程开甲回答:“世界上最可靠的安全,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
一个人没有骨气,就站不直;
一个国家的脊梁不硬,就做不到真正的强大。
程开甲,这个一生默默无闻,至死才被所有人认识的英雄,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每次看到类似英雄去世的新闻,我内心都难受。
为什么每一次,都是以这样悲痛的消息认识这个人?
而这个人,还刚好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
明星一条八卦,可以让整个微博瘫痪,分分钟点赞上百万。
然而英雄一些成就,甚至长逝的消息,却难激起再大的波澜。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而视角和关注度,则是一个社会的良心。
我们不应该忘了,现世安稳,是谁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所谓烟火,就是偶尔冷漠,但终归火热;
所谓人间,就是不管多黯淡,也能迎来光明的时刻。”
不要说人间不值得,这世界上值得你发现的美、崇拜的人,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本文标题:被明星霸占的热搜里,藏着一个社会的良心
- 相关推荐
【被明星霸占的热搜里,藏着一个社会的良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