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知识补充
ntent="t">
纤维环退变开始于15岁,髓核退变开始于 20岁
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三部分组成。
早在15岁镜下可见外层纤维环水平状小的撕裂,以后多处小的撕裂汇合逐渐增大成放射状撕裂;髓核退变过程由内向外波及,20岁开始髓核逐渐水分减少和胶原增粗,间隙被韧性较差的纤维组织所充填。
两处均发生退变的基础上,轻微外力即可出现髓核由破裂的纤维环突出。椎间盘突出后,椎间隙变窄、黄韧带肥厚,导致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减小,关节突关节半脱位,出现退行性腰椎滑脱引起腰椎不稳。
髓核组织、软骨终板和破裂的纤维环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使神经充血、水肿和炎性反应出现神经症状。
ntent="t">腰椎间盘是脊柱承受应力和运动的重要组成结构
腰椎间盘连接两相邻椎体维持脊柱生理曲度,使椎体后方的关节突保持一定距离和高度,共同构成椎间关节使脊柱能够运动。
椎间盘的高度亦维持椎间孔的容积,保证了脊神经根出椎管的通路。椎间盘可以缓冲突然的脊柱应力,并使椎体均匀承受重力。
椎间盘的髓核是没有血液供应营养的,其营养全部由其上下的软骨板渗透提供(受压时水分经软骨板渗出,去除压力时水分再进入软骨板),正常负荷有助于这种营养渗透。
ntent="t">人体取不同姿势、运动和负载,椎间盘承受的应力不一
瑞典Nachemson在离体及活体上作了大量的椎间盘测压工作(图片点击可放大):
70Kg人在不同姿势或运动时,L3椎间盘近似负荷量(N):L3椎间盘压力,站立位时承受应力近似于体重,而当仰卧位时下降约50%。咳嗽或大笑时,压力高出站立位时的20%。直立举重20Kg时,压力超过站立位时的3倍。
椎间盘退变为静悄悄的脊柱疾病,发生率存在低估,生活中要注意对腰部的保护并实施有效的肌肉锻炼。
快转发给需要的人,一起为椎间盘减压~
本文首发于丁香园旗下公众号骨科时间
编辑:Seaweed、杨璐,设计:月婷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NachemsonA.Intradiscal pressure[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95, 82(6):1095.
2.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79-2881.
3. 陈安民,田伟.骨科学(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41,51,73.
4. 江正,尹宗生.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组织工程学技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9,14(20):3736-3739.
5. 魏晓宁,王艳,裴飞.腰椎间盘结构、盘内压力及不同载荷的影响: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19(20):3242-3247.
6. 王雪强,陈佩杰.腰痛常见不良姿势及其运动疗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0(10):748-751.
本文标题:如何为你的椎间盘减压?
- 相关推荐
【如何为你的椎间盘减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