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在灵魂上真正地独立过,自主过,他又怎么能算是在这世上活过呢?
1
今天分享一点读书心得。武志红的书《巨婴国》,当年出版不久,就下架了,从此人间蒸发。我在撤掉北京办公室搬往福建龙潭村时,发现书架上有一本原来员工留下的。遂带到了龙潭村。现陈列于豹舍书馆。
这本书,以一个关键词“巨婴”,作为全书理论的基点。
2
巨婴就是虽然身体上成年了,心理上却保持着出生的前6个月的心理状态。
这个心理状态的一大特点是:共生。主要指与母亲的共生关系。
就是分不清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对母亲的认定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是一体的。
他从母亲那里获得安全感。
也希望母亲提供给他这种安全感。
他认为与母亲是一体的,所以与母亲分开,他就不是完整的。他无法容忍这种分离。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存在下去。
只有过了6个月至1年之后,他才能区分自己与母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到了3岁之后,他的视野中,父亲的角色也重要起来,开始接纳父亲,于是“二人关系”变成了“三人关系”。
这个过程是一个个体心理进化的过程。
3
但很多人却事实上没有走出6个月以前的“与母亲一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这种“共生”关系。
6个月以前的共生关系是正常的,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过了6个月之后的共生关系,就是病态的。
武志红将这样具有病态人格的人称作“巨婴”(当然,他对巨婴的定义,还包含了其他重要特征,比如“全能自恋”)。
走出“共生”关系,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才能建立不依赖他人的个体存在感。
4
武志红认为,中国社会各种病态丛生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和生活方式,让我们基本上没有真正摆脱过“共生”关系。
一个未能摆脱“共生”的个体,永远需要依赖其他的个体,或者集体,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你离开了我,我就活不下去了。”
“离开了这个集体,这个公司,我就什么都不是了。”
“孩子,你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的生命里不能没有你。”
……
看起来美妙无比,爱意深沉的表达,暴露的却是对“共生”关系被破坏后的恐惧感,无助感。
5
共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绑架。不管是恋人对恋人的绑架,还是父母对孩子的绑架(抑或反过来),还是集体对个人的绑架……
如果你的力量感和安全感来自于“共生”关系,你就要注意了。
比如小时候我们怕黑,没有家人的陪伴就不敢呆在没有光的房间里。如果长大了后依然如此……
比如你很想出去旅游,去全世界看一看,却无法单独一个人迈出哪怕一步,必须找到同伴才能成行……
比如你憎恨呆在一个集体里,憎恨只是作为一架大机器上的一颗镙丝钉缺乏独立的价值,但脱离这个集体对于你来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你对恋人的依恋,达到了失去TA你简直不知怎么才能活下去的地步……
与另外一个人共生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我的存在感……
或者作为集体的一部分,才能获得安全感……
你依赖一分爱,你依赖一个外部力量的支援……
……
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自我呢?
6
共生关系让你成为一个集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不是完整的。
你喜欢热闹,喜欢一群人,喜欢“有爱的大家庭”,却害怕独立,害怕独处,害怕面对自己一个人……
你从来不曾作为真正的个体在这个世界上摸索过,试探过,打拼过……
你的“自我”,你的“人格”,始终被一种共生关系所包裹着……
共生关系、集体也许可以给你提供满足感,幸福感,安全感。
但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在灵魂上真正地独立过,自主过,他又怎么能算是在这世上活过呢?
一切限制个体发展压制个体空间的观念和行为都是耍流氓。
没有一个个充分伸展、灵魂自由探索(哪怕是自由地痛苦着)的个体,这个社会便失去了底层发展动力。
任何社会,美好的特征应该是,拥有一群幸福的个体。
没有鲜活的个体,集体也将死气沉沉。
所以,每一个个体,应该以打开自己鲜活的生命体验,为首要任务。
而不是被一切与个体发展相抵触的观念绑架了你生命中的种种可能性。
对于两个相爱的个体来讲,如果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人相携相依,这样的爱,不是走向麻痹和自我成长的停止,就是有跌入痛苦深渊的可能性。
武志红说:共生即绞杀。
本文插图为报大人手机摄影作品
你也许对以下文章还有兴趣:
在这个无聊的世界,认真地找回自己,写作吧
人一生要具备的三种能力
跟这个无聊的世界,决裂
我选择真实地活着,哪怕为此失去整个世界
从一个人写,到带着一群人写,我想说点什么呢
“开始写吧”30天写作营第3期报名啦!
1月18日开营,
共30天(2019.1.18~2019.2.17)
30天内每天500字,培养一个写作习惯。
用坦诚的写作,认真地来找回自己。
用写作,迎接猪年春节
报名方法及详细介绍,请点击下文:
第三期“开始写吧”报名啦!18号开营,用写作迎接猪年春节
本文标题:“你离开了我,就活不下去了。”
- 相关推荐
【“你离开了我,就活不下去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