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到底祸害了多少中国人

2024-03-25 12:56:11

4岁女孩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到底祸害了多少中国人

健康圈

每日健康资讯

通俗 | 实用 | 可信赖

来源:

国馆(ID:guoguan5000)

一直以来,有病就打吊瓶输液,似乎变成了常识。很多人都觉得输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

但其实我们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开始对门诊输液进行限制。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每个人都会生病,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输液,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输液到底有哪些危害?

一、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

前不久,山东淄博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

4岁女孩辰辰,只因发烧37.5度,在私人诊所输液致死!

据母亲田女士回忆,当时辰辰出现轻微发热症状,带她去某诊所治疗,医生测得体温是37.5℃,并开了3瓶吊针。

输液前,辰辰还能活蹦乱跳,谁知在第一个吊瓶未打完后,开始出现体温上升、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

打完三个吊瓶后,田女士抱着辰辰回家。“那时孩子已经没有力气行走了,回到家后就说想睡觉。”

田女士告诉记者,辰辰躺下30分钟左右,突然口鼻流血、嘴唇发紫。

即使第一时间拨打120紧急送往淄博市中心医院,但医生还是遗憾地告诉家长:

孩子已经没有心跳了。”

来源 | 齐鲁晚报

事件爆出后,不少网友表示难以释怀。

37.5℃这样的低烧,真的需要输液吗?作为中国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输液真的会危机生命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来重新了解一下,输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输液有3大误区,害人不浅

在中国,一感冒就输液,一发炎就输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输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有人形容,医院的输液区总是人满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每人8瓶,远高于国际标准的2.5至3.3瓶。

很多患者都得了“输液病”,他们过分相信输液的疗效,还因长期的盲目输液,造成了种种误区。

1输液=快点好?

不少人以为“打吊针,就能好得快”,所以无论什么病,都想靠输液加快治疗速度。

实际上,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大都是针对症状,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像我们常见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还会拉长。即使打针吃药,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复时间。

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

201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中,58.7%来自静脉输液。

常见的反应有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有人认为,输液相当于一次小型手术,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在很多西方国家,输液是仅仅针对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法。

是否要输液,应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的特点和医师的综合判断等等因素来决定,只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才应选择静脉注射。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2输液速度可以随意调节?

输一次液,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实在是煎熬。有不少人为了赶时间,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2019年1月,江西九江余先生因中耳炎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按照常规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时才能完成,可余先生在门诊大厅坐着无聊,想早点回家吃饭,便自行调快了输液速度。

半小时后,余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头晕。

幸好护士及时赶来将输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钟后,余先生身体终于恢复了正常。

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输液过快的危害,甚至认为输液速度是否调快,完全取决于时间紧不紧。

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输液应该越慢越好,一般不会自行调节。

实际上,这种做法危害极大,因为每个病人体质不同,医生会专门嘱咐护士来给这个病人把输液的速度调成多少。

而且药物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输液的速度也会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备这种医学常识,自己加速,会带来一些临床危害。

曾有患者因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将两小时输完的液体在40分钟内完成,两小时后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险些身亡。(来源 | 浔阳晚报)

一般情况下,

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则不应超过40滴/分钟。

输液速度不可自行调节,如果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但也不是说越慢越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所以,如果真的赶时间,不妨咨询一下护士:“请问这个速度可以调吗?”

3输液补充营养,安全可靠?

每当季节转换,得急性肠胃炎的患者一批接一批,每天上吐下泻,感觉身体被掏空。输液,成了补充营养和水分的常用途径。

但如果你认为,只是吊个葡萄糖而已,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有位学者曾对一个生前经常输液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仅仅是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和大量微血管堵塞。

经过研究分析,看似澄净无污染的吊瓶液体,含有大量尘埃粒子、玻璃屑、橡胶微粒以及活性炭颗粒、药物结晶等。

输液时,这些微粒会进入你的血液,在心、肺、肾等器官中沉积,就像水管里有垃圾堵着一样。

久而久之,沉积物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微血管栓塞、肺气肿、肺硬化等,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癌症。

除此之外,输液需要对皮肤进行刺穿,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

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三、输液隐藏危害大,能吃药不打针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能不吃药不吃药,可以口服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治疗原则。

病情严重的,可由医生诊治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输液治疗。但这个医学原则,在现实中却是反向执行的。

调查显示,

我国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输液,90%的住院患者都会接受输液治疗,但其中超过95%的患者不知道滥用输液和不安全注射的风险和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40万人以上。

多少人总把输液当做灵丹妙药。殊不知,会把身体搞得越来越差。

而且从医学上讲,当药物、液体等进入人体后,一般是通过肝脏代谢及肾脏的排出体外。

而长期输液不仅会对肝、肾造成损害,还会造成免疫系统的抑制,减弱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导致病越来越难好,到最后,甚至达到无药可治的地步。

所以,动不动就输液,就相当于一场慢性自杀。

四、注意这3点,安全就医没后患

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现在很少有患者能真正理解这句话。

很多人有个固向思维,就是去了医院就一定要让病快速地好,甚至存在你不给我输液,就投诉你,抱怨你医术有问题的现象,导致不少医生迫于压力,只好直接给病人输液。

明明严重缺乏医学常识,却总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靠着“百度成医”,或自己“瞎想”来治病,选择性听从医嘱。

这种拿自己无知对抗医生的专业的行为,不仅是对医生极大的不尊重,更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

杜绝过度输液,除了靠政策的规定,医生的自觉,更重要的,还得靠我们文明就医,做一个合格的患者。

① 多了解医学常识

不需要像医生一样专业,但为了防病治病,仍要学习一定医学常识。比如了解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日常用药规则,还有就医时机等等。

② 严格服从医嘱

众所周知,从医学生到成为合格的医生,至少需要10年时间。医生在坐诊台说的每一句话,都凝结了医学界的结晶。我们作为患者,只要记住一点,严格服从!

③ 尊重医护人员

医生也是普通人,特别在大医院,每天繁重的接诊量很容易让人情绪不佳。当遇到态度欠妥的医护人员,请给与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毕竟医术和态度无关。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以积极、客观的态度了解医学,文明就医,改变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拥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

——

参考文献:

[1]冯焕村. 输液有风险[J]. 江苏卫生保健,2019,10:30.

[2]杨秉辉.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J]. 百姓生活,2019,05:77.

[3]陈默. 过度输液危害健康[N]. 解放军报,2019-05-07(006).

[4]耄昶. 定期输液危害多[N]. 大众卫生报,2007-11-06(002).

帅才. 过度输液存在四大危害:损伤儿童肝肾产生严重耐药性[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7:49-50.

[5]马旭东,陈炜,杜光. 滥用静脉输液的危害与防范[J]. 医药导报,2019,02:279-281.

[6]朱斌,赵志刚. 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J]. 药品评价,2019,10:8-17.

[7]田昕. 孩子感冒发烧,还要去输液吗?[J].家庭中医药,2019,04:26-27.

[8]张瑾. 专家详解为何应慎重选择输液[J]. 百姓生活,2019,03:70-71.

[9]文瑜. 输液的这些常识得知道[J]. 解放军健康,2019,03:2

——

国馆:一个有品有内涵的公号。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9重磅新书《图说二十四节气》正火热销售中。

你的好友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

点个【好看】

朋友们也能知道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4岁女孩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到底祸害了多少中国人

  • 相关推荐

【4岁女孩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到底祸害了多少中国人】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