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流量”媒介形象图鉴:“大叔”的新风口、“大妈”的尬与惑

2024-03-25 14:36:54

“中年流量”媒介形象图鉴:“大叔”的新风口、“大妈”的尬与惑

听过神级live吗?什么!你说的不是林俊杰,而是腾格尔的《日不落》?

帮哥哥做过数据吗?什么!你说的不是蔡徐坤,说的是山争哥哥?

看过三只合体的现场吗?什么!你说的不是TFBOYS,说的是老TFBOYS?

不知从何时起,娱乐圈刮起了一场中年旋风。在流量扑街的2019,“中老年艺术家”们撑起了半边天,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场翻红大戏中,谁家大叔演得风生水起,各家大妈又为何“哑然失声”?

剑走偏锋的流量老生

大叔成为新晋网红的理由往往乍看起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深挖下去就会让人忍不住抱拳“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破次元壁的跨界艺术家

“啥是佩奇”广告刷屏朋友圈,被盘了一宿的“佩奇”第二天终于发话,“我才是佩琦本琦”。刘佩琦老师实力演绎人在家中坐,热搜天上来。罗志祥刘佩琦的“小猪佩奇”组合也随即“被官宣”。

网友凭借着同音字就架起了连接广告、动画形象、演员本人三者的桥梁。事实上,别说动画人物,就算神话人物,只要网友想,就没有打破不了的次元壁。

2019年的圣诞节祝福少不了徐锦江这位“红帽子白胡子老人”的身影,朋友圈里脑洞大开的电影截图扩散到微博上,演变成了一场二次创作的狂欢,混制文化的神秘力量再次大显身手。其中,徐锦江亲自下场玩儿梗回应更是将热浪推向高潮。

这样的操作对于徐老师来说早就是轻车熟路。徐锦江可谓是靠脸冲破二、三次元壁垒,沟通中西文化的男人。从雷神到《大护法》太子再到海王,锤锤定音的撞脸实锤加上什么梗都接得住、玩儿得high的满格技能,徐老师从实力演员成功变身新晋网红。

视觉影像上跨界的大叔红了,音乐界的也没落后。

头戴狗皮帽,身穿大花袄,腾格尔大叔在跨年晚会舞台上哈着的白气都比一般人要壮阔豪迈,但让人猝不及防的是腾格尔大叔眯着眼睛,春风迷醉般唱出“祈祷你像英勇的禁卫军,动也不动地守护爱情”的瞬间。《隐形的翅膀》、《日不落》、《卷珠帘》在腾格尔大叔的演唱下也诞生了硬核版“钢铁之翼”、“日不落帝国”和“重机合金卷帘门”。

有人说腾式冲脉式《日不落》仿佛让他看到了张飞拉着李逵的手,奔跑在大草原。

满脸胡子的腾格尔大叔从民族音乐跨界到台湾小情歌、文艺民谣哪怕是鬼畜电音式的翻唱曲目也没有引起人们的不适,反而让人直呼可爱;浓眉环眼、燕颔虎须、虎背熊腰,一看就是“狠人角色”的徐锦江在社交平台上主动参与恶搞狂欢,冷幽默的风格让人对其微博上瘾,只想“all buy”。

反差萌的老男孩

“老干部”的热潮退去后,“反差萌”成了流量大叔的一大特色。“反差萌”简单说就是形象与性格互相矛盾,产生反差但又相互衬托。对于中年男明星而言,“成熟”、“稳重”、“通达”、“沧桑”是其标配,而性格与其年龄、外形造成的反差就成了一种稀缺且独特的属性,牢牢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与此同时,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标签出现了。

40多岁的潘粤明坐姿乖巧,爱宅家里看漫画;严肃正经的法制脸撒贝宁可以在综艺里腹黑耍贱;剧中沉稳大气的皇上陈建斌私下是个爱用叠词的“话痨”,唱起老年迪斯科手舞足蹈,活脱脱一个陈三岁……

想把四郎送给嬛嬛的话转赠给陈建斌老师及其他反差萌大叔

除了单打独斗,大叔们还成功组团出道。雷佳音、郭京飞、李光洁组成的老TFboys的互怼日常让人欲罢不能。用“头围”征服娱乐圈,掀起雷式“吹雪”风潮,花式“撞瓷”鲜肉,雷佳音仿佛长在了观众的笑点上。郭京飞的“真好文体”、行为艺术家表演的人生起起伏伏等等沙雕短视频,都让人感叹中年男明星可以如此有梗不油腻。

被饭圈选中的男人

知道饭圈力量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形容饭圈也许真的不过分。

美好的肉体、磁性的声音、俊朗的面容自然是饭圈的首选目标,但是就算这些一样都没有,只要被饭圈选中,你照样可以成为“最靓的仔”。

徐峥就是被饭圈选中的男人。在《我不是药神》热映期间,有人顺势提出质疑“他微博超话才22个人签到,为啥票房号召力这么强?本来只是个小白的随口提问,但在这个“无聊亦有料”时代,却激起了喜欢这部电影的路人网友及徐峥路人粉的斗志,一场山争哥哥保卫战打响了。此前只有22人签到的超话一夜之间进入前十。从设计有记忆点的昵称山争哥哥(拆开名字里的“峥”)及粉丝名蒸饭开始,到应援色(肉粉色)、机场照、峥言峥语、表情包等病毒物料,再到做数据、组cp、开撕、集资(日目标2.1元)等一条龙服务,堪称平地起高楼,完成了顶级流量的标配。

“非典型”大叔为何能收获如此多的流量?

正如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说的那样,人们在感知对象时,惯于“症候阅读法”,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夸大它,并有意忽视不喜爱的部分。“它的全部清理过程不过是净化过程,剔除现实的一部分,提炼另一部分的过程。”

在“颜值即正义”的年代,这些不够俊也不够帅的“非典型”大叔究竟是如何让人们忽略外貌的短板,凭借着颜值外的魅力点收获粉丝的呢?

乖讹理论下的反差魅力

“反差”是贯穿“非典型”大叔魅力的关键词。乖讹理论又称失谐理论,被认为是解释幽默生成机制的核心理论。Beattie对乖讹理论的定义为“两个或更多不一致、不适合、不协调的部分或情况,在一个复杂的对象或集合中统一起来,或以一种头脑能注意到的方式,获得某种相互关系,笑便源出于此。”无论是腾格尔式硬核情歌还是徐锦江表情包造成的高势能传播现象,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

突变的画风或出其不意的混搭,大叔在时间前后或戏里戏外近乎相反的状态打破了人们习惯性的感知和印象,这种在持续的理性活动中得到的松弛产生了幽默效果,因而更容易在大众传播中占据传播势能,获得更多注意力资源。

去欲望化的快乐刚需

在女性消费主体崛起和话语凸显的背景下,消费“男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当“小鲜肉”作为一种消费奇观变得模式化,女性观众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明星制度“是一个由资本、政治、艺术和观众共同参与而构成的‘欲望的工业’” 。“类型化的身体形象和气质使明星在银幕上的角色形象随之定型化,成为某一类欲望投射和心理诉求的替代物。”无论是总裁 “霸权型男性气质”形象还是花美男 “从属型”或“边缘型”的男性气质形象的流行,这种对男性身体的凝视和消费都源自女性欲望的驱使。

然而“非典型”大叔则近乎一种不会让观众产生欲望投射的类型。老TFboys常以不得志的中年男演员形象示人,表现出在悲催生活中左右突围、勉强生活的模样,面对采访喜欢通过自嘲来化解处境的尴尬,镜头前也很少刻意展现传统意义上刚毅、自信的男性气质。喜剧般调侃式的语言风格和夸张化的“行为艺术”给观众带来纯粹的快乐体验。

老TFboys的“塑料兄弟情”

反抗流量的集体欢腾

理查德·戴尔认为,“创造明星的决定性力量是观众,即消费者——而不是媒体文本的制造者。”在徐峥C位出道事件中,最初的参与者用饭圈规则强行包装徐峥,更多表现的是对饭圈文化的嘲讽,狂欢的背后是一种对饭圈文化的解构,借着徐峥来反抗流量为王的强盗逻辑。

当情欲投射多于价值投射,“明星是由其粉丝们建构出来的,并完全因为粉丝才成为明星”这句话在流量时代变得愈发畸形。蓄积已久的“反流量”情绪一触即发,然而想要对抗有组织的饭圈就必须要有一支旗鼓相当的队伍,在短时间内聚集最多路人力量的方法就是扯上一面有号召力的大旗,有作品、有实力、有话题的“老艺术家”就是最佳人选。

“山争哥哥”成功出圈事件中聚集的数以万计的粉丝演绎着涂尔干笔下的“集体欢腾”。对流量的质疑和厌倦,以及对过硬实力和优质作品的向往是成员们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被投射到意识的外部并被对象化”,用“山争哥哥”指代徐峥,实际上是一种借助命名的方式将非流量明星与“饭圈文化”的符号、仪式与象征体系联系起来的过程。违和的搭配有多抢眼,讽刺意味就有多强烈。

这样的媒介活动不仅彰显了“反流量”群体的价值观,还有助于创造和巩固这种精神状态。行动的同质性使群体加强了群体意识,个体也得到了共同体对自我的回应。这种仪式化且可套用的流程使得非饭圈群体有了更稳定的情感联结,即使没有徐峥,当情绪累积到一定的时候,下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照样可以成为宣泄口。

无法“贡献美丽”后,大妈该何去何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令人尴尬的是,说完流量大叔,却发现流量大妈这枝花“自闭”了。

谁是你大妈?

中年男明星对“大叔”甘之如饴,甚至有些年纪不到的小生出于种种考虑会刻意营造“大叔”人设,但是与大叔对应的“大妈”却是没有女明星愿意认领的标签。“大妈”一词在现实中的污名化,加之影视作品中大妈角色的边缘化,使得大妈在人们脑海中映射出的几乎只有单薄程式化的婆婆妈妈形象。

尽管影视作品中的中年女性形象稀缺,但与“非典型”大叔们年龄相仿的中年女明星却不在少数。38岁还在“维持着少女人设”的杨蓉在《我就是演员》中的一番自白让“娱乐圈对中年女演员有多残酷”上了热搜。

但实际上,对中年女明星残酷的不只娱乐圈,还有“我们”。

对大叔包容的我们,为何对大妈如此残酷?

雷佳音可以凭 “头围”打遍娱乐圈,孙红雷能靠长得像牛头梗翻红,徐峥的光头成为“黑暗里发光的美貌”……但是在韩裔女演员吴珊卓拿到了金球视后,我们却还在调侃“女版林永健”。

什么“颠覆亚裔演员在好莱坞符号化、标签化的扁平形象”,什么“打破隐形种族壁垒”,什么“亚洲胜利”,我们统统不在乎。一个长得不那么漂亮的中年女演员,为了这份“不漂亮”抗争了那么多年的中年女演员,凭借着汗水和实力拿到了荣誉,在媒体聚焦时,却依旧停留在对外表的调侃上。

“男人们的观念里,女人到世上来就是贡献美的,这观念女人常常不说,却是这么做的。”

当一个女人无法“贡献美丽”,那她就失去了价值,不论她是华语乐坛天后张惠妹还是三金(金鸡、金马、金像)影后周迅。哪怕实力唱功和自信的台风依旧在线,张惠妹也依旧被淹没在“七月不减肥,八月张惠妹”的嘲讽中;《如懿传》播放期间关于周迅演技的讨论中,“肿胀”“松弛”“塌陷”这些关于外貌的描述也从不缺席。

纪录片《Miss Representative》(被误解的女性)中提到:“女孩儿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被教会了‘她们的外表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信息,她们的价值观、她们的自身价值都取决于外表。”

高中生Aiella对现下审美观提出异议 /《MissRepresentative》

“没有人关心女性的智慧。他们看的永远是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大脑。”其实这话说的并不绝对。

作为演艺圈中“负责美”的中年女性,39岁的高圆圆清楚地明白“更多的时候我没有被作为女演员对待,而是社会大众对某一类型的女性形象的一种期许和期待”。被观看、被赞美,被羡慕“你长得这么好看,生活一定很顺利吧?”的时候,没有人关心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她到底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什么是自由

埃德加·莫兰说 :“明星是神,是观众把他奉若神明。但是明星制孕育他、打扮他、培养他、推销他、生产他。明星的出现满足了某种情感需求或神话需求,这种需求不是明星制创造出来的。”的确,观众对中年媒介形象的喜好不是明星自己创造的,但若没有明星制,这种偏好和需求也“找不到它的形式、载体和催化剂”。

表面上,我们的审美需求是自由的、有多重可选性的,但事实上人们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对于媒介形象的审美。因为不论物质商品还是精神文化商品,都是大众传媒商品逻辑思维中的操控对象。正如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社会”,表面上你掌握着随意选择的权力,而事实上你只能在大众传媒所操控的各种“次体系”中被动选择。

“明星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商品。” 大众传媒的商品逻辑限制了女明星多元形象的同时,也剥夺了观众接触多元审美的自由。荧幕里的中年女性永远那样光鲜亮丽、明艳动人,中年女性自信的来源在媒体的描述中似乎永远以“保养得当”为首,“冻龄女神”、“少女感”、“逆生长”仿佛成了对中年女性最高的赞扬。

对比百变流量大叔的形象,我们就能发现中年女明星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不敢老、不敢丧,她们拼命想摘下的面具,却被无数追随者奉为了楷模。当变老成为一种过错,当外貌带来成见,禁锢的不只是每一个害怕失去的她们,更是每一个未来的“我们”。

请注意图片底部的小字

等到哪一天,“自由”“有教养”的中年女性形象不再需要“不婚主义”“美丽”“多金”“高知精英”的包装,国人意识中“女性”也不再只有“少女”和“去性别化的大妈”的时候,那一刻,“女人们”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陈晓云,李卉.欲望的工业:类型与性别视域下的电影明星[J].电影新作,2019(06):23-28+32.

[2]宋德孝.青少年“阴性化”明星崇拜的多维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19(02):18-22.

[3]巩杰.全媒体时代“小鲜肉”的男性气质与生产消费[J].当代电影,2019(08):15-18.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中年流量”媒介形象图鉴:“大叔”的新风口、“大妈”的尬与惑

  • 相关推荐

【“中年流量”媒介形象图鉴:“大叔”的新风口、“大妈”的尬与惑】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