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给孩子买40元一斤的草莓”,生活中的小决定为什么会影响孩子一生?

2024-03-25 15:15:46

“我会给孩子买40元一斤的草莓”,生活中的小决定为什么会影响孩子一生?

1

今天看到营养学家范志红老师发的一条关于草莓的微博,她在超市看到有小孩想吃草莓,奶奶嫌贵不给买。

小孩大哭。

范老师的建议是给孩子买点尝鲜,少买点垃圾食品就把这钱挤出来了。

没想到,无数条评论攻击她——何不食肉糜?

说她不知道世上有人多穷多穷,山沟的人裤子都没得穿……

但据我观察,能去超市买东西的人,真的基本都不是穷山沟的穷人。

我老婆曾在超市做过一段时间促销,她看到无数穿着阔气的家长因为孩子一点需求就大骂孩子。

但实际上孩子的需求,真不需要多少钱,他们也不是没有钱,只是这些父母或奶奶外婆等人不认同这样的消费,不重视孩子的需求而已。

图片来源:电影《虹色夏恋》

我还见过有男人大骂女儿选的文学类的书,说看这些书有什么用?

没错,他们只是不认可,他们有了子女,却并没有为子女的需求做过预算,他们只买他们觉得有必要买的,而不是买孩子需要买的。

2

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一家人出去旅游,路上孩子要各种东西,大家都觉得孩子真爱花钱,真是太浪费钱了,但事后一算,孩子花的钱,连他们每人的零头的零头都不到。

作者很惭愧,觉得孩子是家中一份子,出去旅游,本来就应该在预算里列出一笔给孩子花的钱才对,怎么能因为孩子买几样东西,就说孩子乱花钱呢?

图片来源:电视剧《当家姐姐》

这个作者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我想,如果家长们都有这样的觉悟,世上会少很多因为一点需求就被攻击的孩子吧!

四十块一斤,我也觉得贵,但可以这样想:

四块钱一两就不贵了啊,给孩子买十块钱的尝尝不好吗?

就像我曾写过这篇文章一样。

3

说到这里,我想把我爸当一次正面例子了(以前他总是被我当负面例子),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和我爸去市里卖菜,一大早就去了,去之前喝了点米汤,啃了点馒头。

妈妈继续去地里干活,我和爸爸出发了。

到了中午,终于菜卖完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都饿了,但当时菜价太便宜,我爸不舍得在路上的饭店吃碗烩面(当时好像是两块钱一碗吧)。

他想等回家再吃。我也不好意思说我饿了。

后来路过一个卖水煎包的小店,我爸问我:

饿不饿?

我非常喜欢吃水煎包,何况是真的饥肠辘辘了,我连忙点头。

我爸说:

先给你买一个水煎包,垫垫肚子。

很快,我爸回来了,他真的居然只买了一个水煎包。

我非常惊讶,要知道,我那时候虽然还小,但如果我去买水煎包的话,也至少要买一块钱的。

单买一个,觉得太丢脸了吧?哪有只买一个的?

但是没想到,我爸这么一个爱面子的成年人,居然只买了一个。

那一刻,我非常感动。

因为如果我是我爸,我不舍得花钱,那我就不会去买这个包子,因为买一个多难为情啊,那就不买了,孩子饿就饿着吧。

反正到家就可以吃饭了。

但是虽然我爸那么爱面子,又那么不舍得花钱,但他还是主动去给我买了一个水煎包,让我垫垫肚子。

我既垫了肚子,又解了馋,很开心,也很感动。

4

所以,范老师举的例子里的奶奶,也完全可以买个五块钱的草莓给孩子尝尝鲜啊!

四十块钱不舍得,五块钱还不舍得吗?

只是由于消费观念问题,听到四十块钱一斤,她就决然不会买了,就像我曾有个非常匮乏的朋友说:

书价如果超过20元,不论多好的书,我都不会买,我只买20元以下的。

我还见不少网友说:

不论讲得多好,只要收费的课,我一律不参加。

匮乏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与一些比较高品质的东西无缘了。

图片来源:电影《星空》

不过成年人这样对待自己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但父母如果这样对待孩子,问题就大了。

就像我前几天说的那样:

无数家长,一边禁止孩子要好东西,只给孩子生活必需品,还捡最便宜最差的,讽刺孩子想要高品质的东西是虚荣,告诉孩子,他能得到最基本的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比非洲难民强多了,让孩子产生很深的不配得感;

一边又要孩子在学习和其他能力上争先进,让孩子与各方面最顶尖的人群比拼,试图让孩子帮自己光宗耀祖。

这真是一边让马儿跑第一,一边还给马儿吃最烂的草啊。

殊不知心态就像血液一样,是全身一致的,当一个人在吃穿用度上都有不配得心理时,在学习能力和其他能力上,同样会有不配得心理。

就是会认为自己不聪明、不能干,就算暂时学习好,也是靠“勤能补拙”,是靠兔子睡觉才赢得一时胜利的乌龟,早晚会被人轻松超越。

图片来源:电视剧《一半蓝色》

所以,无数父母要求孩子一边在吃穿用度上向条件最差的人看齐,一边要在学习上向成绩最好的人看齐,这两个要求,本身是非常矛盾的。

最终让孩子陷入混乱,一边不满意自己的生活品质,一边又没有信心靠自己的能力去改变,最终一直活得不开心,也提不起精神。

5

我赞成《走出剧情》作者李雪的消费观念:

能满足孩子的,尽量满足。

满足不了,或者不想满足,可以拒绝,但不要道貌岸然地攻击孩子虚荣、自私、不懂事。

直接诚实地告诉孩子:

我的钱还要在其他地方用。

在我看来,在孩子小时候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是最划算的,因为孩子越小,要满足他们,就越容易,性价比也越高。

一张两块钱的贴纸,一个一块钱的棒棒糖,五块钱的冰激凌,他们都会开心很久了。

等孩子长大了,你就是给孩子一百块钱,孩子都不一定想接。接了也不会多开心。

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满足孩子,孩子最开心。

图片来源:电视剧《丧失名字的女神》

在孩子最想要的时候,不断拒绝孩子,等将来你想给孩子时,孩子早已不想要了,给多少倍的钱,都无法暖化孩子那冰冷的心了。

孩子的需求尽量满足,孩子的品味会越来越高。

孩子的需求大部分都不满足,批评孩子不要攀比,不要虚荣,要勤俭节约,能省则省,孩子的品味就会停留在对五毛钱的垃圾零食的贪恋和痴迷上。

如果父母小时候给我们富养,我们就容易相信自己的价值。

如果是穷养,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就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碍!所以,富养的孩子,自然就赢在起跑线上。

这么简单的账,无数人想不通。

张宏涛,致力于家庭教育,帮助有自省能力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在宽松愉快、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有亲子关系·育儿日记群正在招募。微博:张宏涛心理与亲子咨询 公众号:张宏涛心理与亲子咨询师 ID:hnzhht

更多好文章

请关注父母课堂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我会给孩子买40元一斤的草莓”,生活中的小决定为什么会影响孩子一生?

  • 相关推荐

【“我会给孩子买40元一斤的草莓”,生活中的小决定为什么会影响孩子一生?】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