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易家桥一个12岁的女孩因不堪作业重负,留下一封绝笔遗书后,跳楼身亡!
她的遗言只有薄薄的简单一页,“我恨你们”这几个字眼格外醒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12岁的孩子写的。
就连最后的嘱托,都是“把我的作业都撕了吧!”
12岁,一个花季的年龄,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到底有多大的怨恨,有多大的绝望,才鼓足勇气一跃而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作为父母肯定要具备这种忧患意识,但是一味地催赶孩子成长,忽略孩子内心想法,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玲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前几名,但是保持这种优秀并不容易。
在学校有写不完的作业,在家父母也布置了很多作业,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写作业都要写到半夜,写不完作业第二天起早又要写。
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在家长那里,还要不断努力,要不听地努力。
长久以来的压力终于把玲玲压倒了,情绪爆发跳楼身亡了!
我们总是对子女抱有太高的期待,总是在子女耳边叨念我们对他的期待,长此以往,在子女那里,会无形中形成压力。
你对孩子的关心,只是表现在学习上,而从来没有关心孩子的真是需求。
孩子长期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玩耍的时间,对学习的热情会熄灭,这些想法会一步步逼迫孩子走向极端。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该项报告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约1.5万名学生。
报告数据显示,有5个学生就有一个曾经考虑自杀。
为什么青少年成自杀高危人群?
据调查显示,全国近七成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9个小时。
每天起来还有写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补习班。
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格和神经发育,还会使孩子的脾气变得暴躁,学习上也会效率低下,记忆力下降,这些孩子患抑郁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
现在的孩子是温室的花,一点儿也经不起摧残。
同事小孩朵朵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奶奶也对这唯一的孙女溺爱,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
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同事决定把孩子接过来上学。
本来要什么有什么的朵朵,突然被要求上好多补习班。
之前想去哪玩都行,现在时间都分给学习了,朵朵开始哭闹,不听话。
同事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见好转。
有一天,朵朵不见了,吓得同事赶紧请假回家找孩子,后来在火车站找到了。原来朵朵想回家了,回爷爷奶奶那个家。
朵朵说,之前每天都没有烦恼,现在每天都要学学学,总感觉有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考不好回家还要被凶,写不好作业心里又内疚,她已经很努力,同事感觉还是不够不够,她的孩子还会更好。
刚开始的朵朵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成长,在爸妈这里突然间有了学习,一时间接受不了。压力确实会让孩子变得失去理智。
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能应对压力可以逆流而上,而有的人却只能被压垮呢?
与孩子建立稳定牢固的支持关系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孩子大哭的时候,作为孩子家长,应当及时的给孩子适当的反应,抱抱或者目光接触都行,让孩子安心。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故意去打击孩子,其实没必要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的挑战。
不用刻意去制造,家长的主要作用还是提供一个稳定、支持他们的环境。
正确引导孩子面对挫折与压力
孩子遇到问题,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
比如孩子作业问题,学习问题,以及课外负担等等。协助孩子梳理原因,一起商量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梳理克服苦难的信心。
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有害的。当孩子适应压力后,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握感。
帮助孩子建立自律能力
关于自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前提是你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稳定、支持的关系。
和孩子一起约定,培养孩子强大的自律能力,可以慢慢来。
而培养的过程,需要你和他一起参与。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
无论你对孩子的有多少期望与要求,无非还是他能健康幸福的成长!
-end-
本文标题:12岁女孩跳楼自杀,留下遗书“我恨你们”
- 相关推荐
【12岁女孩跳楼自杀,留下遗书“我恨你们”】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