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用“团战”,来一场团聚?

2024-03-25 21:57:21

何不用“团战”,来一场团聚?

春节是个特殊假期,它让人们从原先习惯的生活方式中脱离出来,把变得越来越独立的个体重新置入祖辈父辈的生活方式中,它打破城市里常见的边界感,试图以一张超大的饭桌迅速融合日趋薄弱的血亲关系。

365天的时光流逝幻化成春节餐桌上的酸甜苦辣,人们在喜笑颜开中等待着新年钟声送来的绮丽烟花,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在加速割裂与碎片化的时代,春节可能是仅剩的,能够连接所有人、并让所有人产生情感波动的全民事件之一。

然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民欢庆的只是如今“两个春节”其中之一。

▲2019年1月29日,南方传统小年,湖南省衡阳市一小区内,居民们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

摘掉滤镜,春节背后是一场“尬”?

春节将至,走在街上,过年特制街景似乎鲜有人有兴致驻足,人们看上去也愈加匆忙。这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商业世界的年终大考,不少品牌开始扎堆释放电视广告,“回家的美好”以各种形态扑面而来,身在异乡求学工作的人群难免为之动容。

然而,现实主义视角的另一个春节或许是这样的:

年底的鲁镇,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香,让空气中显出了将到新年的气象。“他(鲁四老爷)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但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节选自鲁迅的《祝福》)

城际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在空间上客观疏离了人们了宗亲关系网,而时间更是淡化了家族辈分之间的熟悉度。家的范畴越来越小,每年春节成为家谱式情感沟通的固定场景。

强调团圆是提升春节幸福感绕不开的动作,但仅仅解决了物理空间,也只让“美好春节”更多停留在理想层面,毕竟还有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维度的难题需要克服。《祝福》中鲁迅描述的那份“春节之尬”可能更会让现代大部分人感同身受。不久前,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电影宣发短视频广告突然走红,牵动了无数人对团圆的感怀。其中对代际差异的种种传达与思考,无比精准的切中了人们对信息鸿沟的感叹。

近几天,《王者荣耀》发布的一个视频广告,正是描述了这种情景。一对“失联兄弟过春节”的故事,几乎把春节团聚的场景真实再现。哥哥是“异地打拼”群体的典型,如今以全家人都不知道的“Oscar Zhang”为名行走职场,弟弟则是“留守本地”的代表。哥哥礼节性地寒暄“你好像长高了”,却换来耿直弟弟的怨怼:“我都几年没长了。”而当弟弟尝试用儿时最爱喝的可乐拉近兄弟感情时,精于身材管理的白领哥哥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物是人非是定律,只是每次发生时,人们总没有合适的表情来应对。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共同记忆”或许是推动人们维系春节传统的心理根基,而共同记忆逐渐被时间稀释,也是春节变为“尬节”的客观原因之一。

▲2003年的街头,人们通过拍照留下关于新春佳节的美好记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

“春节”的“品牌老化”和“迭代”

夸张一些来说,春节像是属于不同阶层、年龄段、身份的人们,各自分角扮演的大型室内情景剧。除去厨师、采购员、家庭聚会主持人、家庭聚会逗哏与捧哏几种角色外,长辈们更擅长扮演的角色似乎是薪资调查员、教导处主任、乃至计生办科员,而同辈之间无处不在的暗中较劲无论输赢都让人心力憔悴。

长辈晚辈关系脸谱化,同辈见面表演化,“戴着面具演一出合家欢”虽然难称全局如此,但已然是颇为普遍的现象。年轻人与长辈之间的代际隔阂堪称自然规律,不同生活背景造成的“失语”也在所难免。

假如把春节视为一个传统深厚的民俗品牌,那么当前,它无疑碰到了必然面对的“品牌老化”问题。

1984年发布麦金塔电脑前,完美主义狂人乔布斯已经一连炒掉了23家广告代理商,接连受挫使他陷入哲学思考。“即便麦金塔的功能很强大,但它只是一个帮人完成工作的塑料盒子吗?消费者渴望知道苹果到底是什么,苹果代表了什么样的态度?它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是乔布斯为苹果提出的最终答案,而这也给人们留下了永恒之问——对于某种事物,在表面的功能与体验之外,那个与人类共同诉求关联的深层价值根基是什么?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丢给春节。

在《王者荣耀》的这则视频广告中,创作者给出了一种可能的思路。弟弟在游戏里组队四缺一时,春节时节仍在加班赶制PPT的哥哥突然挤了过来,要求一起组队,两人在游戏世界中找回了往日同喜同乐的感觉。在此时,平行蒙太奇画面将沙发上的俩兄弟俩送回了童年时代,那时,哥哥手中拿着挖掘机模型,弟弟则拿着一架飞机模型。

“烹羊宰牛过大年”曾是农耕文明传统之下,不少家庭的过节必修。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现代化,农耕社会的仪式性活动转换为一家人合力置办团圆饭。团圆与互动的本质从未改变,实现方式却发生了演化。如今,科技与新媒介飞速更迭,流动式生活已是时代底色,春节这一大主题之下,家人互动与家庭团圆的形式已在嬗变之中。

3

时代下的“新”团聚,或让我们走得更近

去年春节,年轻人黄歌言经历了外人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的春节体验。

弟弟在哈尔滨上学,黄歌言则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回到黑龙江老家后,姐弟俩与60后父亲“三排”《王者荣耀》竟成了两代人的全新互动方式。在“年轻人的娱乐项目”中,老黄把更显眼的刺客与战士交给姐弟俩,选择角色“鬼谷子”给孩子们打辅助。有个场面让黄歌言记忆颇深:“每次我和弟弟挨打,我爸就跑过来开大招,让我们加速跑。”黄歌言坦白道,父亲并不像弟弟那样研究技能效果或者游戏内的装备,因为“试试就能摸个大概”,老黄看中的是一家人在另一个共同语境下,原本身份与游戏身份重新排列组合,体会到的那种不同往日的生活乐趣。“那几天,我们仨玩起来笑声太大,我妈在一旁可劲儿的添乱,后来,她笑着给我们拍了一段小视频。”黄歌言说道。

▲《王者荣耀》游戏界面(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回到前面那个乔布斯的疑问,《啥是佩奇》传达的价值可能是通过“全家聚齐看一部合家欢电影”,带来的“亲情打破年龄与距离”,而对于《王者荣耀》而言,这个有关意义的答案或许是“以文娱的方式找到一起快乐过年的团圆之感”。

据艾瑞指数显示,2019年12月《王者荣耀》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23亿人,而其中包含了3%以上的中老年“玩家”,换言之,《王者荣耀》上的爸爸妈妈级群体可能达到了约370万之众。70后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田丰曾对《王者荣耀》进行过一段持续的体验式调研,他指出,游戏中的战斗和交流,构成了社交有效达成的所有情景,游戏背后的牵引力仍是集体行为与人际交互。

春节,或许是检验爆款游戏能否成为新社交场合的重要节点。

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是时代的必然,而游戏所代表的互动娱乐需求则是“必然”的副产品,它为人们酝酿和表达情感提供了一个媒介、增加了一段缓冲、搭建了一个熟悉的沟通场景。春节假期之时,和亲朋好友开一局黑、在各种群里抢红包或是发语音祝福都已经变成了再寻常不过的画面。《王者荣耀》的国民级影响力,让它开始成为部分中国人新的情感纽带。借助于游戏,人们和自己那些渐渐有些陌生疏离的亲戚朋友,重新变成“伙伴”或“队友”,双方的交流自然而然地打开,让春节不再仅仅是个流于表面的“尬节”。

▲《王者荣耀》春节短片也反映了游戏拉近人们关系的社会现象。

载体或将处于永恒变迁之中,每代人关注的事物都可能不同,但情感的传递与社交需求却是人的生存本能。刺破信息结界,让情感与沟通顺畅自如,或许只需一次放下固有话语体系的尝试——比如长辈也可以向晚辈讨教讨教游戏技巧,晚辈也会主动对长辈发起一次关于回忆过去的对话。

这样的团聚,挺好的。

【本文为专题内容】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何不用“团战”,来一场团聚?

  • 相关推荐

【何不用“团战”,来一场团聚?】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