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言太语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谈论深度思考,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从大脑思维的角度提供一些思维框架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来帮助你更好地独立思考。
试着用这种思维方式,自己来思考、分析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这才是真正的「一起成长」。
作者| Lachel
来源|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周一发了一篇文章,「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教大家:当面临一个陌生的议题时,该如何去搜集信息、思考前因后果。
结果在后台看到这样的评论:
扯这么多有的没的,连个结果都不给;
连电影都没看过就敢乱写?蹭热点也不是这样蹭的。
这些所谓的思考分析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起到什么作用了呢?
……
每个人都期待「答案」,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
我们的大脑,处于安全和保持能量的需要,它最排斥的是什么呢?
三点:不确定,不可控,以及未知。
这三者结合起来,我将其称为「混乱」。
所以,当我们面临任何问题时,我们会有一个强烈的「自上而下」的需求 —— 那就是减少「混乱」,把这种局面,变成更加确定、更加可控,具备更多信息的「有序」状态。
当某样东西符合这种需求时,我们就会更喜欢它,也会更倾向于接受它。
反之,当某样东西违反这种需求,甚至变本加厉,把局面变得更复杂、更混乱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排斥它。
这就是我们的认知模式。
我们会事先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原型」(prototype)。当我们感知到任何事物时,我们所做的,实际上是把它跟「原型」进行匹配。
如果能匹配起来,我们就倾向于用「原型」来解释它 —— 这可以有效节省大脑的空间。
所以,我们天生具备的倾向,就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这就是为什么,各种鸡汤文,以及充满逻辑谬误的文章能够盛行的原因 —— 在这个「原型匹配」和简单化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丢失许多信息,会作出种种不严谨、不充分的推论。
我想,大家面对一个热点时(比如药神),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吧:
问题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我们应该做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是说不能这样问 —— 这些都很重要,也都是问题的本质,但是,当你过于重视「结论」「归因」「方法」时,你多多少少,就会有意无意地,让自己的思考过程往你想要的结果倾斜。
所以,为什么我要说「思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出最优解」?就是因为,如果带着这样的目的性,你就很难保证思考的缜密和全面。
你可能会为了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去牺牲和模糊掉部分在你看来「无足轻重」的细节。
但这些东西积累起来,有时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思维能力的差距。
所以,我常常说一句话:不要急。
如果急着找到答案,那么你找到的答案,通常也未必是最好的答案。
这里又要牵扯到一个话题:那就是大脑和复杂性。
如何才能摆脱对于「有序」的追求,以及对于「混乱」的排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拥抱复杂性。
主要来说就是两点:
1)通过锻炼,拓展思维空间,让大脑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和元素;
2)摒除对于复杂性的排斥,建立起「世界是多元的」心态和认知。
前者是能力,后者是心态,这两点同等重要。
让自己拥抱复杂性,能够在脑海中容纳多元、复杂的元素和联系,你看待事物的目光才会更加清晰。
我们总是喜欢简单,但真实世界往往都并不简单。一切原则、模型、理念,都只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拟合」。
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完善和理解这种「拟合」,而不是把它当成真实世界本身。
这显示出来的,其实就是不同的思维层次。
前几天在群里,有读者分享了一张时间表,是记录自己一整天的事项,几点几分做某事、几点几分又做某事……表格密密麻麻,详细到5分钟。
他说,这是某位大V分享的时间管理法。通过把一整天的时间耗用巨细靡遗地记下来,再逐个进行分析和反省,就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效率。
这是很经典的「柳比歇夫方法」,流传得非常广,也是很多时间管理课程必讲的内容。
那么,这种方法究竟有没有用呢?
思维比较简单的人,可能会想:原来高手就是这样管理时间的。原来我之所以效率这么低,就是因为我做不到这一点。真的是太厉害了。我要自律,要向高手学习,养成这个好习惯。
层次稍微高一点的人,会去质疑:这种方法真的有效果吗?会不会反而造成压力和焦虑?他们标榜的效果是真的吗?还是只为了制造焦虑?
再高一点的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方法?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机制是什么?它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它不适合我,那我可不可以把它修改一下,或者换成另一种更适合我的方式?
更高一点的是什么呢?他的思维是成体系的,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连成了一片」。即使他对这个方法闻所未闻,当他看到这个方法,就会下意识地,把它放到思维中的某一个具体位置。再结合相关联的知识点,全方位地去理解它。比如:
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它跟其他方法有什么共通之处?有什么差异点?
它适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什么样的人?
它会带来什么结果?还可能带来什么结果?
它的本质是什么?哪些可以修改?哪些是核心?
……
你会发现,这张梯子,越往上,思维越主动,也越「复杂」: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们思考的东西会更多,考虑的因素也会更为全面。
这当然很难,因为这是反人性的 —— 但是,比起不假思索的接受和认同,经过你自己思想检验过、加工过的,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否则,你就只能永远当一个嗷嗷待哺的观众。
所以,我一向以来所强调的,都是这三点:
1)不要太重视结果,而是要看重过程。
2)不要过于关注操作,而是要关注思维方式。
3)不要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要认清楚问题。
这一点,我就将其称为「深度思考」。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到达某个点、在某个地方停下,而是为了更好地「拟合」这个世界。
深度思考所锻炼和完善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心智模型」。
越复杂,越全面,越「拟合」现实世界,这个心智模型也就越完整。
它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学习、思维和理解能力。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练习批判性思考、独立思考,究竟有什么用?
包括之前跟一些平台合作,也有人提了相同的问题。
其实,思维确实是「无用」的:它既不能帮助你升职加薪,也没法帮你解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问题。有也好,没有也好,你的生活未必会有什么变化。
就像,如果你只是天天三点一线,规律作息,不让身体过度负荷,那你健不健身,也没什么关系,对你基本没什么影响。
但是,如果你天生不安分,不满足于这个可知的、常规的世界,喜欢去探索未知的东西,接触全新的东西,拓展你的认知边界,理解世界背后的规则和原理 ——
那么,思维能力,就是你的臂膀、视野和触点。
它能帮助你不断跳出自己所圈定的边界。
这大抵就是它的「无用之用」吧。
最后,分享几个我常用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锻炼思维能力,跟我一起花时间在这些「无用」的东西上,不妨参考。
1)正-反-合
经常有读者问「正-反-合」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看到任何一个观点、断言时,都问自己一句:
它的支撑点是什么?
如果我站在与之相反的立场,我会怎么看?
结合这两点,我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新论点?
简而言之,它预设的思维是「我所接收的信息、所看到的事物,都是不全面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追问,去通过这个局部,来找到整体。
这就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拓展认知边界和视野的过程。
2)定义和审问
我常常跟学员说:很多时候,你要看得比别人更远、更深入,其实只要在遇到任何问题时,停一下,排除「下意识」的认同和接受,先审视一遍。
这里面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对信息进行定义和审问。
举个例子:这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论战,有一位老师说「游戏容易致使学生上瘾」,受到许多人的反驳。
其实,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犯了一个毛病:把不同层次的信息混淆在一起了。
简单来说,就这个论题而言:
游戏容易致使学生上瘾。
游戏是不好的。
我不喜欢玩游戏。
我呼吁大家拒绝游戏。
我鄙视开发游戏的厂商。
……
这几个论点,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所需的支撑,所针对的反驳,也完全不同。
所以,很多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定义清楚讨论的内容,完全只是在自说自话。
3)系统性思考
什么是系统性思考?
其实,在前文,以及 一文中,已经讲得很清楚。系统性思考,就是以这几个原则为基础的思维:
认为世界是复杂的;
着重于元素和元素间的联系;
考虑整体而非局部。
当然,系统性思考也只是一种思维技巧,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
但很多时候,用这样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往往能拓宽你的视野,把你的目光从「简单归因」「诉诸个例」等陷阱里,转移出来。
你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END-
推荐阅读
2019天使投资人打死也不投的创业黑名单
▽
知乎万赞回答:2019,我们回答了创业者关心的4个问题 | 创业
迄今我收到的9个最有用的创业建议 | 创业
为什么中国的“类Costco创业者”都失败了?| 以太荐读
本文标题:动脑这么累,为什么要动脑?| 以太荐读
- 相关推荐
【动脑这么累,为什么要动脑?| 以太荐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