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的人应该是一只候鸟

2024-04-09 22:04:16

写故事的人应该是一只候鸟

在新媒体时代,富有信息含量和深刻关怀的非虚构写作切近社会神经和个人命运,很多广义的非虚构作品频频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随着非虚构写作在中国内容行业的应用不断发展,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也变得更加重要。想要写出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就要先了解它,把握其中的要领,才能事半功倍。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新年饭局获得授权,公开腾讯谷雨高级编辑金赫做客真爱读者群的分享内容,和大家一起聊聊有关非虚构写作的那些事儿。

金赫,腾讯谷雨高级编辑

文字承载生动的故事

问: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传播介质发生变化,衡量内容价值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答:我是调查记者出来的。对我来讲,可能并不存在一个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过渡的问题。这是因为,一个人要把自己定位成写东西的,他就直接跟词语打交道,不会用“传播介质变化”的框架来评价内容。这不是一个维度的事情。其实一个想写东西的人,他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概念框架里面跳出来,直接接触生活的源泉。他的头脑不能被这些概念禁锢。

写作者需要一个态度。这个态度就是对任何被给定的意见保持距离,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敏感。比如经常说到的传统媒体、新媒体,这大概是10年前我们就在讨论的事情了。但是现在这些词语的意思本身,它已经发生变化。10年前我们所谓新媒体和今天所谓新媒体可能不是一回事。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在10年前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地平线上。那时候构成我们地平线的,是另一些价值。

这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不同的框架里面谈论同一个词。那这个概念,或者说这个词,它就是不好捉摸的。也可以说是无效的。像数据时代、传播介质,我理解这是物理层面的概念,不是评价内容价值的一个合适的框架。所以,对我来讲,首先是从这些概念里跳出去。

问:那么内容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答:内容不会因为载体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它的价值和标准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它在今天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主流意见,它在明天的价值取决于明天怎么定位今天。我不觉得有一把尺子,可以把古往今来一切书写都予以评判。一个写故事的人,对这种变化要有直觉。

故事从人类一开始就存在。可能是口头的,那时候的“传播介质”就是空气,它会很快消失,但那时候的故事是最有活力的。真正的故事大师,有时候故意不立文字,比如耶稣、佛陀、苏格拉底。这是因为真正的大宗师并不相信文字的可靠。柏拉图有篇对话,叫《斐德罗篇》,其中就专门讨论过何以文字是不可靠的东西,是阿多尼斯苗圃。

在书写的历史中,形式不断变化,语言也不断变化。比如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比如古希腊,先是荷马,然后悲剧,然后喜剧。因为词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上面附着的人类情感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僵化。所以,激活人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这是一个写字的人的主要任务。

有的人会写昨天的东西,但不会写今天的东西。今天和昨天的区别,并不是传播介质的区别,也不是诸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而是时代的主潮不同了,词语的用法和文本的形式也就不同了。

我们今天仍然能够通过索福克勒斯的悲剧感受到一个古希腊人,我们自己的情感也能被这种情感所激发。但是,一个今天的人按照索福克勒斯的方式写作,我们就完全感受不到他了。因为这是不自然的。

词语跨越理解的壁垒

问:碎片化阅读的环境下,注意力资源愈发稀缺,它们会不会对体量较大的非虚构写作构成挑战?

答:我觉得首先,我们要理解专业词语是一套护城河。比如康德哲学,有一套专门的术语,叫做行话,外人是听不懂的。再比如佛学,除非精研多年,是不可能有所顿悟的。吴秀波研究《金刚经》也有时日。在今天,如果你想成为某方面的权威,必须有一套专业的词汇。这是学术分科的必然结果。而科技领域是发明新词最多的领域。比如,已经随着贾跃亭破产的“生态化反”就是一个完全使人奇怪的词语,但它曾经镇惑过很多人。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有能力跨越词语造成的壁垒。

“注意力稀缺”“碎片化阅读”,这些都是理解的壁垒。它们假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存在着这么一个事情,你需要使用这些词语。要用资源、稀缺,这种商业供给的词语来描述阅读。但是,实际上阅读是照料灵魂的,它跟商业供给无关。所以,这些词语就假设了商业或者技术的统治权。

如果一定要这样表述,我觉得注意力从来都是稀缺的。今天人们在看抖音,但是在古罗马的集市上,人们感兴趣的可能是来自远方的狮子、角斗士。普鲁塔克分享过一个古希腊的细节:亚历山大曾经说,波斯美人的秋波一转能让他神魂颠倒。但他从未有专注过这些事情,否则他也不可能征服世界。

我觉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用碎片拼接的。人的意识流淌不定,所以有一种专门的写作就叫意识流。我们与其谈论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不如谈论一下每个人设身处地的位置,以及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打开的主要方式,是采用一种智者的方式?商人的方式?政治家的方式?文人的方式?还是别的什么方式,这都是完全不同的。

问:那 “非虚构写作”应该如何吸引和满足多元化受众呢?有没有独特的经验方法或者建议?

答:“非虚构写作”,这个词语按照我刚才说的,其实已经是一个值得怀疑的概念了。写作似乎从来没有这样标注自己的位置。古希腊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叫克拉底鲁。他蹲在墙角,别人问他什么,他就摇摇手指,拒绝给万物命名。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在流变之中。所以是没有办法把它框定下来的。

近代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剧作家,叫皮兰德娄,他笔下有一个人物帕斯卡尔。他说,我只掌握一个真理,那就是“我叫帕斯卡尔”。别人问他什么意见,他都这样回答。他不认为自己掌握真实。而是认为自己无知。这样看,似乎不可能存在一种真正的非虚构。我们没必要被这个概念镇惑。

只可能存在一种有视角的写作,托尔斯泰在一本日记或者书信中说(我忘记了)“我们永远无法写人,但我们可以写人留给我们的印象”。这也就是说,没有非虚构这回事。但既然我们采用了“非虚构”这个概念,我们要缩小地平线,回归到日常的理解中来,不要把它变成一种教条。不要钻牛角尖。因为这种写作是有价值前提的。

非虚构写作,首先要分享的一个前提,那就是,它是一种基于大众意见的写作,因此,它必然永久存于大众视野之中。按照修辞学的说法,它是或然性的,也就是说不是必然性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非虚构写作的本质,是要通过故事(只是我们把它描述成非虚构的)说服别人。

我的意思是,不可能存在一种超越某种意见框架的“非虚构”。我们只是在一个意见框架内去谈论某个话题。既然人们的意见是多元化的,也没必要强求满足多元化的受众。

但仍然有一种天才的写作,能够跨越各种各样的理解的壁垒。这依赖于一种超越的视角和一种高超的修辞术。因为认同某种价值前提的书写,并不意味着取消了反思的维度。比如,塔西佗生活于暴虐的罗马帝国时期,但它通过编年史,以及描述马特努斯的演说家对话,表达了一种高韬的生活姿态,超越了他生活时代的主潮。等等,等等。

问:你刚才说的“壁垒”,这个应该怎么跨越?

答:词语像一座金矿,它的意思会被不断挖空。这就需要写作者不断使词语跟词语之间产生碰撞,激活词语的意思,让人们重新对它产生新鲜感。

比如说我们写散文,它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全部用平庸的表达,但是也不能用太多标新立异的词语,我们需要合理搭配。而不同的时间,我们对哪些词语是平庸的,哪些词语是标新立异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范雨素就很会写东西,她在写作当中自然地运用了“如夫人”这个表达,而不是常用的“二奶”、“小三”,这个词语跨越了古今的概念范畴,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所以当我们今天读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惊奇,她的成功就是基于她对生活的直觉。

今天,词语流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佛系”这个词语流行一时,然而现在已经变得索然无味。再比如“理想主义”,它是一个很好的词语,但是在今天它显得陈腐不堪。也许只有在浪漫激情的前提下,理想主义才是一个好的词语。但是今天社会的主要情调显然不是个体的激情,所以这个词语也就不那么使人感动了。

为了激活人们对于词语的感受能力, 需要尝试让不同概念的词语相互摩擦,使词语跟词语之间产生对话,产生陌生感。这很可能依赖于写作者的直觉和天赋。但如果说写作是可以教的,那么可以读读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诗学》。里面都有涉及到写作时如何使用词语。我觉得比一切写作教科书都好。

选题还有无数朝霞

问:有人说记者天花板很低,今天这个行业还有价值吗?

答:那要看这个价值指的是什么了。我们谈论的“媒体”,它的概念是很难把握的。我们过去假设一个共同体的存在,并假设这个共同体存在共识。但是,当激情撤离,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存在一种稳定的共识。

在不同的社会中,媒体的从业者所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假如读读韦伯的《学术与政治》,大概有十来页纸,对新闻从业者有过一段很直白的描述。我想它的描述本身仍然是相当精彩的。

作为一个职业,它在今天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社交网络,或者说技术,对这个职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改变了它存在的价值前提。或者说,使这个价值前提不那么稳定。因为价值消失了,自然它的存在根基就动摇了。对于这个职业来讲,从业者的成就感也就降低了。最有意思的事情很快变成了最没意思的事情。

但这只是表面看法。事实上,我们只是突然遭遇了这个冰山而已。但是,这只是一座冰山。气候变暖,它很快会消融。从文字的角度看,我们刚刚已经谈过了故事的价值,它不会因为任何物理性质的改变而改变。尤其是,我觉得这种变化恰恰提供了新的可能。我们只是要找到适合我们的选题而已。

对我来说,我们的选题可能集中在科技领域。因为它至少在过去几年代表着一种浪潮。它是适合栽培写作的土壤。但很可能明天我们会有新的选题。这个领域很快也会变得萧索。

这么看,其实写故事的人像是一只候鸟。他要能敏锐地判断时代的主潮是什么。一个写字的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要明白自己写什么。托克维尔用了很长时间寻找选题,他为了选题伤透了脑筋。这个选题既要能使他振奋并为之献身,又要能使公众感兴趣。最终确立的一个题目是法国大革命。这个过程会相当痛苦。但是我非常喜欢一句印度吠陀经书中的话(我是从尼采那里借来的):

还有无数朝霞,尚未点亮我们的天空。

能力修辞、专注、开放

问:有志于新闻传播行业的学生或从业者,在写作方面需要着重培养哪些能力?

答:对于认同写作是可教的人来说,一个写作者要学习怎么恰当地用词,这点常常被人忽略。很多充满激情的写作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有的对生活有一种天然的直觉,然而落实到文本上的时候,就会暴露出不会搭配使用词语的缺陷。写作就像是推一座沙丘,作者必须有能力把这些印象推起来,使它服务于一个具体的讲述,单纯依靠对生活碎片的敏感和写作天赋是不够的。

我刚才提到《修辞学》。修辞是一门说服的学问,而说服不仅需要对人的情感有所把握,还要有合理组织素材的能力。学修辞学的必要之处在于它能够给写作提供一个牢固的框架。很多非常出色的作家都曾经接受过修辞学的训练。

其次要明白写作是有价值前提的。因为写作是一种行动,而所有的行动都是冒险。我看到很多有才华的人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激情。所以要找到这个时代的主潮,要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开放的心态。这点非常关键。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写故事的人应该是一只候鸟

  • 相关推荐

【写故事的人应该是一只候鸟】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