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忆亲人

2023-07-25 11:13:56

九九重阳忆亲人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又到一年重阳时,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浮现于眼前,时间愈久,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愈发清晰。
  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单从爷爷那身装束上就能看透家底的厚薄。爷爷带着爹和叔叔们拼搏在广阔天地,用汗水浇灌着一茬茬禾苗,辛劳都裹挟在了丰收的喜悦中。随着家境逐渐好转,爷爷奶奶拧干了日子里的苦水,默默操持着这个大家庭,给一个个孩子娶了媳妇成了家,这在当时的农村不啻为一美谈。爹和叔叔们即将打一辈子光棍的预言破产了,村里的流言蜚语也变成了一种羡慕的说辞。
  活是干出来的,财富是挣出来的。“出水才看两腿泥”,爷爷口中常挂着这句话,家徒四壁的生活,充满了枯燥和苦楚,爷爷领着儿女在田里耕耘。迎着春天熹微的晨光,淋着夏日的滂沱大雨,冒着秋收之时的焦灼,扯着冬日的酷寒,把一片贫瘠的土地慢慢改造成了良田,这一片田地也成了一家人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      农家人,最不吝啬的是时间,最富有的也是时间。爷爷带着家人在田里精耕细耘,除却汗水的浇灌,更有长久的驻守,像呵护自己的眼球一样精心细致。炎炎烈日暴晒,让家人们后背层层脱皮,却丝毫“打不退”他们执着的坚守,这信心里埋藏着对幸福的追求。功夫不负有心人,丰产成了最好的回报,也让乡邻的风言风语消遁于无形。
  对于奶奶来说,每天最让她头疼的是如何准备一家人的三顿饭。“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俗语不俗,恰恰是对这个贫贱之家最真实的写照。稀饭亮堂堂,饼子一张张,新饼未出锅,旧饼已吃光。待一盆面烙完,灶台上的饼子早已“不翼而飞”,而叔叔们还眼巴巴望着最后一张出锅的饼子。奶奶拿着擀面杖一顿乱打,爹和叔叔夺门而出,扛锄提筐奔向田里。
  拮据的生活,寒酸的出手,让吝啬成了家庭成员最妥帖的习惯。今天提到的节约,早已固化成了儿时的一种习惯:不敢大手大脚,不敢铺张浪费,更不敢喜新厌旧。这皆源于彼时生活的苦涩,那种渗入骨髓的酸楚让人领略了生活的真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清贫的生活给父辈上了一堂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体验课。时至今日,每每和父亲谈起曾经的过往,凝眸沉思中还有一丝悸动,屡次空腹劳作让其至今不堪回首
  用“极简”来形容爷爷的花销最恰切。随着生活条件好转,爹和叔叔们手中都有了一定的积蓄,时不常会给爷爷一些零花钱,而他却把零花钱攒起来,悄悄放在枕头夹层,舍不得添置一件新衣服,舍不得买一包卷烟抽,舍不得来一份凉粉打牙祭。“抠唆”成了邻里对他善意的“嘲讽”,他往往一笑了之,用乡村人的朴实来应和邻里无厘头的说笑。当孙儿嚷嚷买书时,他会毫不犹豫摸出一张大票来,绝无吝啬之态。
  随着爹和叔叔们各自成家单过,爷爷奶奶的生活也由“大锅饭”转为了“小灶”。每当我们放学回家,必然会趴在爷爷家门前嗅院里飘出的香味。年轻时,爷爷的厨艺在当地也拔得头筹,能够在四邻八乡的红白喜事中执掌大勺,每每活计忙完,必定给我们带肉丸子一类的吃食,这是主家给他的犒劳,他全部打包分给眼前的孙儿辈,看着我们津津有味的吃相,幸福溢满爷爷的心头。爷爷用一手好厨艺拴住了一帮淘气包的心,待春节临近,脚步最勤的就是奔向爷爷奶奶的住所,明着为拜年,实则为那一口好吃的。
  古稀之年的两位老人不愿与儿女同住,不愿叨扰儿女的生活,他们依旧用自己颤颤巍巍的双手做出可口的一日三餐,每当孙儿们端着碗在他们面前毫不遮掩地“狼吞虎咽”时,爷爷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又看到了爹和叔叔们小时候的模样。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九九重阳忆亲人

  • 相关推荐

【九九重阳忆亲人】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