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马邑之谋失败的缘由是什么

2023-09-13 23:35:31

历史揭秘:马邑之谋失败的缘由是什么

  汉朝草创伊始,民生凋敝,财匮力绌,百废待兴。这时候北方强邻匈奴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多年的休养生息让这群本就剽悍善战的草原斗士们气焰也愈发嚣张。但是汉朝根本无力与强大匈奴长期鏖战,只得采取笼络、羁縻的和亲政策。所谓和亲,就是挑选姿容秀丽的宫女或民间女子,冒充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或左右贤王,并陪嫁大批金银财宝,用容忍退让的韬晦之法,换来北方边境短暂的安宁。

  西汉前期的主动示弱之策,亦是力不如人窘境下的无法之法。

  汉廷用时间换空间的做法看似憋屈,其实也是用争得的时间做好自己内部的事情,在彼时亦是正确抉择。汉初采取的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国策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文景之治”积累下来可观的财富,国家的府库里财货堆积如山,早已是粟陈贯朽了。

  曾经处处残垣断壁、赤地千里、人民贫弱的汉朝破茧成蝶,逐渐强大,可匈奴却并不因为做了汉家女婿而安分。劫掠成性的匈奴骑兵总是不断地杀进汉塞,杀害汉朝官员,抢夺汉朝边民的财富,还掳掠大批汉朝子民给匈奴贵族做奴隶。史料记载,光在汉文帝执政时,匈奴突袭西汉上郡与云中郡,被杀戮以及被劫走的汉朝百姓就多达一万余人,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一位君王终于闪亮登场了——他就是雄才大略但极具争议的汉武帝刘彻。经一系列酝酿、准备,从公元前133年开始,汉武帝对桀骜不驯、贪得无厌的匈奴人发起了漫长的讨伐攻势。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公孙弘、王恢等人的建议,开始向北方边境大量移民,充实边境人口,同时派驻军协助边民屯垦开荒。他针对匈奴阵营不同情况,纵横捭阖,上下其手,采取远交近攻的手法,一举切断了匈奴与其他游牧民族的结盟,他派出大量使者携带重礼与邻邦交好,分化瓦解他们与匈奴的联系,待时机成熟,就派遣大军从正面攻击匈奴主力,最终达到削弱乃至一举歼灭匈奴军事力量的宏大战略目标。

  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源于一次剑走偏锋的冒险战术谋划——史称“马邑之谋”,也叫马邑伏击战。马邑是个地名,位置大约在今天的山西朔州一带。马邑是西汉初年册封的诸侯韩王信的国都,后来韩王信遭刘邦猜疑,被逼投降匈奴,马邑也就成了匈奴属地。马邑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汉武帝上位后,发兵将马邑夺了回来。匈奴人并不甘心,总是想重吞马邑。匈奴人经常派兵袭扰马邑,虽然未能重新攻占其地,但也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见汉武帝颇为焦虑,将军王恢献上一计:关门打狗。史书把王恢献上的这一奇策称作“马邑之谋”。

  王恢对汉武帝说,他和马邑当地的一位豪强聂翁壹颇有交情,此前聂壹虽然沦陷敌占区,但一直心向汉室,帮咱做了不少事。而且这位聂姓土豪与匈奴长期贸易,和军臣单于很熟,很得大单于信任,马邑被咱们夺回后,匈奴军臣单于经常派细作找聂壹打探马邑的军情,目的是想重霸马邑。我们不妨利用聂翁壹,用他做钓饵引匈奴人上钩,然后来他个关门打狗,一鼓聚歼。

  许多大臣不同意王恢的建议,认为还是继续与匈奴和亲最稳妥。汉武帝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冒险一试。他对反对者们说:“让王恢去试试吧,如成功当然最好,若不成将匈奴人打痛或赶跑也好。”此时年少气盛的汉武帝,已经下决心和匈奴彻底翻脸,同时他也想利用“马邑之谋”试探下匈奴人的真正实力与底线。

  以将军卫青为代表的主战大臣们都非常赞同武帝与王恢的谋略。大家分头准备与匈奴进行持久恶战的各项部署,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至此缓缓拉开序幕。

  汉武帝命护军将军韩安国、轻车将军公孙贺、材官将军李息率三十万精锐埋伏在马邑周边的山坳里以逸待劳,待机聚歼进入包围圈的匈奴人。为保万无一失,武帝命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领三万骑兵出代郡以为侧翼掩护,任务是截杀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准备妥当后,武帝命聂壹携带货物以贸易为由引诱匈奴军队入塞。

  王恢请来马邑豪强聂壹,二人彻夜商议,计划逐渐清晰:汉廷调遣三十万大军,悄悄埋伏在马邑周边的山坳里;聂壹扮作邀功领赏的“汉奸”,告知匈奴单于马邑防守空虚,用利益诱惑单于率匈奴主力倾巢而来,然后将汉匈边贸重地马邑重新抢占;待匈奴大军进入马邑,埋伏在马邑周围的大汉虎贲将匈奴军队合围起来,然后一举歼灭之。

  聂壹见到军臣单于,献上厚礼,表示自己愿为内应,率门客家丁将那马邑县丞给宰了,那么,马邑城内所有的牛羊畜牲和堆积如山的财货都属于大单于您的了。那单于果然被聂壹一番话给说服了,压抑不住的贪婪让他决定亲率匈奴主力冒险进入汉塞。军臣匈奴率大军朝着马邑的方向衔枚疾进,不料,沿途所见的一些反常现象让久历战阵的匈奴王起了疑心。进入汉塞后,只见天高地阔的草原上牛羊遍野,骏马撒欢,却不见一个放牧人。这么多畜群却无人看管,这诡奇现象让匈奴人止步不前,正委决不下,刚好路旁的山岭上有个汉朝的烽燧,单于命人将它攻下,并活捉了一个负责守卫烽火台的汉军亭尉(戍边的下级军官)。

  军臣单于拔刀恫吓那位被俘的亭尉,不料那厮是个怕死鬼,稍微威胁几句就把马邑有埋伏的真相全给招了。此地距马邑只有百里之遥,单于大呼侥幸,忙下令后队变作前队,大军迅疾回撤漠北。数日后,军臣单于回到漠北龙庭,喘息方定,命人将那个俘获的汉军亭尉唤来,当众赏了他个小王的头衔以示奖励。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次出乎意料的叛降,却无意间改变了历史走向。

  王恢已经率众兵出代郡,预备袭击匈奴的辎重队,谁料突见匈奴三十万大军突然朝漠北方向疾驰,不胜惊讶。他揣度凭自己的三万人马敌不过数十万敌军,只好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敌人绝尘而去。韩安国等人在马邑设伏数日,仍不见匈奴人自投罗网,于是改变事先计划,率队主动迎击,结果连半个匈奴人的影子都没见着。

  “马邑之谋”功亏一篑,汉武帝恼羞成怒,他以王恢主动求战却临阵逃脱为由将之逮捕下狱,廷尉审讯后定了个论罪当死。王恢托人求情无果,自知难活的他只好在狱中自尽谢罪。

  《素书》曰:“阴计外泄者必败”。“马邑之谋”之所以惜败,和事先谋划不周有关,亭尉被匈奴人活捉后泄露了机密,导致最后结局完全是个意外,也不能全怪王恢。汉武帝此举,不过是拿王恢泄愤罢了。

  匈奴单于逃出生天后,内心深恨聂翁壹与汉廷,从此拒绝与汉室和亲,他派兵四出袭扰汉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聂翁壹不知所踪,或许是举家从马邑出逃,改名换姓在别的地方藏匿了起来。也有人揣测说聂壹被匈奴人所杀。“马邑之谋”虽然败露,但从此却掀开了汉朝反击匈奴大战的序幕。

  对于长期韬晦的西汉王朝来说,开弓岂有回头箭?既然已经暴露了战略意图,那么就必须马上做好全面出击的准备。已经下定决心的汉武帝刘彻,从此指挥汉军正式开始了对匈奴的绝地大反击,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烈大搏杀即将在塞北、西域的广袤大地上轮番上演。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历史揭秘:马邑之谋失败的缘由是什么

  • 相关推荐

【历史揭秘:马邑之谋失败的缘由是什么】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