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事情:明朝的庚戌之变终究由谁承当差错

2023-09-28 04:58:45

明朝大事情:明朝的庚戌之变终究由谁承当差错

  明王朝的没落始于正德,却在嘉靖一朝加速了质变,嘉靖29年的庚戌之变和自嘉靖26年起的东南倭患看似只是外族对明朝边防、海防的挑衅,其中却暴露出明朝边防军制弛废,军队腐败成性的深层次原因。庚戌之变谁之过?我们不妨来评点一翻。

  庚戌之变的起因是由于明朝和蒙古俺答部落之间互市的中断。明成祖时期朱棣在明朝边防宣府、大同一带设立卫所,中断了和蒙古各部的互市贸易,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蒙古各部通过互市贸易逐渐做大做强,与明王朝为敌。成祖的后代一直秉承祖制,明朝和蒙古的边贸往来一直出于中断状态。

  直到16世纪中叶的嘉靖朝,蒙古土默特部逐渐强大,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要求明朝开放互市贸易,被明世宗朱厚熜拒绝,并斩杀蒙古使臣。俺答汗恼羞成怒,嘉靖二十九年开始发兵骚扰明朝边防重镇大同,这次发兵已经不是掠夺财物那么简单了,俺答汗的真实目的是对宣府、大同一带的明朝边防军给予痛击,从而逼迫嘉靖皇帝答应互市的要求。可是土默特部只是蒙古的一个部落,军事实力非常有限,而明朝地域辽阔,九边卫所守军兵力达30万,因为防范蒙古部落入侵一直是明朝军事战略中的重点,宣府、大同一带的守军数量不下10万,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小小的俺答汗怎么就敢轻易犯边呢?

  这其中的原因竟然是:吃空饷!

  自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北部边防虽然经常遭受蒙古骑兵的骚扰,但几乎没有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到了嘉靖朝,军备废弛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边防军总兵向兵部虚报军士数量,私吞粮饷的情况比比皆是,只宣府、大同两府就虚报了近一半的空饷,再除去开小差跑路的逃兵和老弱病残,能战之兵已不足两万。但如果凭这两万卫军还是可以与俺答骑兵周旋的,但当时的宣大总兵仇鸾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他的官位是向内阁首辅奸臣严嵩行贿买来的。

  在俺答进攻大同时,贪生怕死的仇鸾竟然重贿俺答汗,请求其不要进攻大同,以求自保。这样一来俺答军队的作战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计划进犯大同的骑兵调转马头,兵锋直指京师而去。

  (图)俺答汗(1507年—1582年),16世纪后期蒙古土默特部重要首领

  明朝苦心经营大同多年,本来凭借两万边防军如果拼死一战,胜负还未可知。但就是因为总兵仇鸾的贪生怕死的避战思想,俺答大军直接绕过大同,从古北口长城一路南下,直逼京师。可能各位看官觉得北京可是明朝的首都啊,其防御的严密程度不是大同可以比拟的,俺答大军就是南下也一定会受到顽强阻击,很难占到什么便宜吧。但战事的发展还就真不是这样。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要从古北口长城入关南下北京,首先要经过怀柔、顺义、通州,才可抵达北京城,而以上三城在明代都是拱卫京师的重镇,理应有重兵把守。但当时明朝的军队已经烂到根了,和宣府、大同一样,京师周边军镇一样几乎是不设防,军备松弛,有点本事的人都跑光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兵油子,平时耍把式还成,真打起仗来比谁跑得都快。俺答大军一来,三镇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蒙古人根本没遇到什么阻拦就轻轻松松的打到了北京城下,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苦了长城沿线的老百姓。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明朝大事情:明朝的庚戌之变终究由谁承当差错

  • 相关推荐

【明朝大事情:明朝的庚戌之变终究由谁承当差错】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