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阅读答案

2023-09-28 06:31:35

洱海阅读答案

  《洱海》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洱海》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⑴云南大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这是人们对大理自然风光最为集中的概括。苍山洱海是大理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的代表。在横列如屏的苍山脚下,荡漾着风光明媚的洱海。

  ⑵洱海是一个高原湖泊,古称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位于大理县城东约2千米,因形似人耳、风浪大如海而得名。其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宽为3~9千米,平均水深接近12米。

  ⑶洱海形成于约12000年前。当时,在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⑷洱海地区是南北气流辐合的地带,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15℃~16℃,所以湖水从不结冰。洱海地区因受沿横断山脉北上的孟加拉湾海洋风的侵袭,下关、大理一带经常刮风,所以湖面多浪,一遇大风,波涛汹涌。

  ⑸洱海风光绮丽,景色宜人。岛屿、岩穴、湖沼、沙洲各具风采,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尤以金梭岛、玉几岛、赤文岛为寻幽览胜的最佳去处。金梭岛是洱海中最大的岛屿,长约2千米,中部略低而窄,是个良好的避风港湾。赤文岛是一座群鸟栖息的小岛。

  ⑹洱海湖水碧绿,波光粼粼,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大理风光画,故有“银苍玉洱”之誉。洱海盆地“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这四大奇景系指: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每逢农历十七至二十日,洱海中稍缺的月亮倒影,与苍山雪峰在海中的倒影交叠,仍似满月,这就是“洱海月”。相传,月宫里的七公主思慕人间美景,来到洱海,爱上青年渔民段岸黑,结成连理。七公主为帮洱海渔民多打鱼,把自己从月宫带来的宝镜沉入洱海,照见海中的鱼群。从此,鱼打得多了,渔民都过上了好日子。后来,宝镜变成了月亮,永远在洱海中放射着光芒。

  ⑺洱海的鱼类资源丰富,常见的有鲫鱼、鲤鱼和细鳞鱼等,年水产量约为100万千克。洱海中有种体形瘦长、鳞细肉嫩、味美可口的弓鱼,在当地有“鱼魁”之称,但资源已遭严重破坏,目前无产量可言。

  ⑻洱海不止是风光旅游胜地,也是白族祖先的发祥地。迄今为止,在洱海及其周围的山坡地上所发现的新石器和青铜文化遗址共达30多处。环湖而居的白族土著先民被称为“西洱河蛮”,难怪人们都把洱海称为“白族的摇篮”。

  阅读题:

  1.阅读选文,理清思路,请概括⑵~⑻段的内容,按照示例依次填入A、B、C处。

  洱海的位置及得名→A→B→洱海的自然风光→C→洱海的文明史

  2.请说说选文第⑹段引用传说的作用。

  3.选出下列表述中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按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运用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生动。

  B.约12000年前,大理附近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壳断裂为一个大的内陆盆地,而后聚水成湖。

  C.古人将洱海的岛屿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金梭岛。

  D.洱海是白族祖先的发祥地,所以人们把洱海称为“白族的摇篮”。

  4.清晨和傍晚,群鸟栖息的赤文岛,是一幅极美的图画。请你发挥想像,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赤文岛清晨或者傍晚群鸟活动的景象。(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

  5.请阅读以下材料,探究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①洱海盆地“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享誉中外。

  ②大理白族少女的头饰漂亮别致,人们将她们头饰左侧的白穗称为“风”,把头饰顶部的白绒寓为“雪”,整个头饰形如满月,镶边上绣着鲜艳的花朵。

  ③纳西族妇女勤劳、能干。她们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在她们的服饰上有着形似星月的装饰物,意为“披星戴月”。

  ④郭沫若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参考答案:

  1.A洱海的形成原因;B洱海的气候特点;C洱海的鱼类资源

  2.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洱海月”的特点;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③给四大奇景中的“洱海月”增添了美感和神奇色彩。(答对两点即可)

  3.C

  4.开放性题目。

  5.①民族服饰的特点往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自然风光;②民族文化的内涵往往具有特定的地域色彩;③艺术源于生活

  《洱海》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洱海》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洱海阅读答案

  • 相关推荐

【洱海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