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济南市某公交站牌处,一名骑自行车的老人倒地,骑摩托车的张先生将老人扶起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医。老人清醒后指认张先生为肇事者。
被指认后,张先生发布了在事故现场以及在交警中队遇到老人家属时拍摄的视频,以图自证清白。在事故现场的视频中,有一位路过的女士表示可以为张先生证作证,老人是自己摔倒的。视频发布后,网友们纷纷认为这是一起“扶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对老人一家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1月1日,济南交警在调查取证和痕迹鉴定后进行了事故通报。济南交警通报表示,经公安交警部门调查取证,并对事件涉及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做了痕迹检验鉴定,初步查明这起道路交通事故基本属实。这意味着交警部门通过技术手段确认了摩托车车主张某某造成了老人的摔倒。随着调查结果的公布,事件出现了反转。
10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大巴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大巴车从万州长江二桥冲下,坠入江中。
在万州有关部门发出正式调查结果前,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事故系一小轿车女司机驾车逆行所致。一时间小轿车女司机成为了众矢之的,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对女司机予以谴责,甚至整个女司机群体也跟着倒霉。
而后,随着重庆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到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围攻”女司机的“吃瓜群众”恍然大悟,舆情发生180度的大逆转,“吃瓜群众”又开始同情女司机。
光明观点:
后真相时代,事实应大于情绪
作者:常莹
近日,山东济南一桩老人摔倒反转事件引起了舆论热潮。老人摔倒被送到医院,指认说被扶人的男子撞倒,老人家属在医院和扶人的男子相互指责时,网友都站到了扶人男子这一边。
随后,警方通报的结果一出,舆论哗然,警方证实撞倒老人的就是扶他起来的骑摩托车人,老人确实被撞,而非讹人,之前男子信誓旦旦的话被“打脸”。
诸如此类的舆论反转事件有很多,重庆公交坠江案、王凤雅事件、“80后白发官员”走红事件等等。一些网络事件,往往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信息片段就情绪性的在网络上口诛笔伐。事件酝酿之后,被冤枉、被误解、被道德绑架、被舆论施压的当事人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做一个“键盘侠”无需思考就可构建一个符合大众心理预期的故事。仿佛,宣泄情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根网线就够了。一根网线就可以让不同的人结为两帮阵营,一根网线就可以人肉搜索找到当事人的现实信息。不明所以的人,会被形形色色的解读带偏了节奏,对于事件本身围观的好奇心和表达欲已大过关注事实本身。
一个事件要出现在公众视野,需要舆论酝酿到形成热点到集中报道等一系列过程,每个时间段的信息差光靠脑补是不够的。许多网友仅凭一点点事实,就在网络上发出许多尖锐的、极端的、一边倒的评论,不问真假是非,仅凭刻板成见来判断,这种非理性的集体情绪的表达最终变成了大众狂欢。缺乏理性的思考为事实填了很多臆想空间、少了很多真实论断。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对当事人的语言暴力和舆论压力、对涉事双方的道德施压、网络群体情绪的激化甚至社会信任的缺失。人们只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观点和想象的事实,而非完整的真相。
后真相时代,人们用情绪化的表达来建构事实,情绪的影响力已超过真相。无论是自媒体还是网民,在舆论表达时,更愿意用替代拼接、挪移的事实碎片代替严肃事实。当情绪和偏见取代对客观事实的尊重成为一种主流氛围,严肃的事实逻辑被情绪化、肤浅化的主观感受所侵占,互联网的空间秩序很容易受到严重的冲击,长此已久,网络谣言、舆论反转、舆论绑架也将成为常态。
当一个事实碎片漂浮在互联网这片汪洋大海中,请给事实多一点时间,让它们全部浮出水面。作为一个网络使用者,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多一些理性客观的表达,多一些对事实的尊重,多一些对真相的敬畏,少一些情绪偏见,等一等证据、缓一缓事实。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主流媒体也应担负其社会公器的角色,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
互联网时代,不妨让真相多飞一会儿。
来源: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吴亚琦 张永群
本文标题:这次被撞老人真的没讹人:为何老人一倒就觉得是讹人,一出事故就怪罪女司机?
- 相关推荐
【这次被撞老人真的没讹人:为何老人一倒就觉得是讹人,一出事故就怪罪女司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