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花200万,实习工资1300:没什么,很正常

2023-09-30 16:22:14

留学花200万,实习工资1300:没什么,很正常

新闻链接

近日一篇《济南市民卖大明湖畔小院供女出国留学,回国却难工作》的新闻走红,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费了约200万学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回国后的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

2019年,高中毕业的晓晓(化名)去到澳大利亚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晓晓说,当初出国也是迫于自己的高考成绩一般。按照估分,上本科很有难度,因此从高三开始,就准备出国事宜。在澳大利亚读完了本科后,晓晓考入了昆士兰科技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

原本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回国之后的晓晓才发现,未来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无从下脚。晓晓出国5年,学费加生活费大约花费200多万人民币,虽然200万在现在已经算不上一笔巨款,但以工资计算想要“回本”,却不啻于一笔天文数字。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光明观点:

海归实习工资1300,平常心看待就好

作者:朱昌俊

据媒体报道,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费了约200万学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回国后的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原本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回国之后的晓晓才发现,未来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对于未来怎样,晓晓说自己也有些迷惘,“先安心考博吧,博士毕业估计找工作就容易多了。”

留学花了200万,回国工资只有1300。类似充满强烈对比反差的案例,这几年见诸公开报道的不算少。它之所以引发关注,对应的潜台词和价值预判,无非是,海归就应该天然获得比非留学生更好的待遇。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出国=镀金”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其实,拿这个案例来论证海归贬值,并不算太恰当。要知道,所谓的工资1300,实际上是实习工资。熟悉业内情况的人应该清楚,这在国内传媒业并不是多么不堪的实习待遇了。当然,其海归身份并没能获得特殊优待,可能也是事实。而这,恰恰揭示了某种现实,即海归的价值正在被重估,并且愈发趋于理性。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升,过往的“海归崇拜”降火有关,也因为不同层次的海归数量增多,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海归与海归之间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事实上,此前媒体的调查就显示,不少人出国留学,只是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那么,这部分人在留学阶段若缺乏足够的能力提升,仅仅是借助不菲的投入在海外逛一圈、混一张文凭,当然无法承载对高薪的期待。

这再也不是那个靠着海归身份就能够自动收割高薪的时代。这种学历价值理性的回归,其实并不特指海归,即便是国内的名校毕业生,除了一开始可能在求职阶段多了一块敲门砖,职场的晋升和发展空间,最终也多还是得靠个人能力。学历的镀金效应正在下降,这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现实。

习惯于直接拿留学生的教育投入与工资回报作直接对比,并以此来衡量留学的“性价比”,也透露出我们对于教育价值的认知还是过于功利。的确,教育作为一种投资,重视投入产出难以避免,但问题是,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如果仅仅是看工资这一个指标,是狭隘的,也是对于真正教育价值的扭曲。

即如这起事件中的当事人所言,“经过了在国外的锤炼,我觉得我的抗压能力、学习能力都在这几年里得到了培养。这些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且国外见识更是无价的,留学经历让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也不一样。”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经历,它的最重要价值应该体现对于人的全方位塑造,是作用于“人”的发展,而工资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不管是看待留学价值,还是一般的教育作用,都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类似的留学生故事,近几年被密集关注,与海归的大规模回流有关。这是过去多年来中国的海外留学热的一个自然结果。除了要正视海归价值被重估的现实,看待这类现象时,社会也应该警惕两个方面的倾向。

一是,将部分海归的“泯然众人矣”,当作最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新证据;二是,海归回国“遇挫”,不能把改善的希望过度寄望于“继续深造”。此前的媒体报道就显示,近年来国内的考研热,有相当部分人只是为了逃避就业。如果以为只要拿到一张更高的文凭,就能够想当然的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这与希望海归回国就能够拿到高薪,其实是同样的逻辑。当学历的镀金效应式微,每个人都应该更“诚实”的面对自己。正视自身短板,规划好职业方向,或许比盲目的继续扎进“刷学历”之路更显重要。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期编辑:常莹 孙岱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留学花200万,实习工资1300:没什么,很正常

  • 相关推荐

【留学花200万,实习工资1300:没什么,很正常】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