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安二十四年前后的事,从历史和演义的不同角度客观分析。
一。魏方对洪水“毫无准备”
有的作者说,汉水泛滥,关羽有大船进攻,而魏军只有小船逃命,说明曹魏准备不足。这种说法未免单纯浪漫。自古善用兵者,以长击短,而不以短击长。北军所长,骏马矛戈,陆地争雄。当时鼎立之势初成,三方尚在互相消长,北方仍以陆战为主,发展水军还不在曹魏的战略高度。曹魏也从未建设自己的水军,赤壁时的水军不过是战利品(《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赤壁的情形大家都知道,曹公欲与孙刘“会猎於吴”,结局正如周郎所言:“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有了赤壁的教训,加之“长风破浪,顺江东下”的日子还早着呢,所以曹魏绝不会去劳民伤财,打造什么不合时宜的“大船”;曹魏的战术应该是依据陆军优势,岸上击敌。
水淹七军
而吴蜀一方自然是相反。荆吴地处水乡,久习舟船,纵横自如。以江河为依托,大船是吴蜀战略的产物。关羽自建安十一年前后就统领水军,自然经验丰富(能陆能水,难得将才!)。所以作为关羽的战略战术,应该像老毛的《十六字方针》讲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进则跨江登岸,牵制削弱;退则待机彼岸,使魏军望而不及。而关羽在战术上运用得始终是不错的。七军一到,关也迅速退回南岸,双方走的都是定式。
二。曹仁于禁屯兵“不知地利”
于禁总戎三十年,且为一代名将,不知道察天时,问地利,打仗不带地图?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厢情愿。即便是从未涉足的地域也必然略知其要。曹仁久居襄樊,当然知道秋季多霖雨,有洪水的可能。不错,是“可能”。秋雨年年有,可像建安二十四年的“大霖雨”不常有吧?樊城乃中原门户,屏蔽许昌。事在人为,志在必守。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观点,要“预防洪水”,那干脆提前举城搬迁好了(那样的话曹操可真要迁都了,司马懿和蒋济也二话不说,打点行装就是了)。再者,屯兵布阵讲究所谓“犄角之势”,保持一定距离而又不能太远,即有进退余地而又能互相照应。庞德“屯樊北十里”,那么于禁距樊城也不会太远。看一下洪水后的情形,于禁,曹仁,庞德三处皆被淹,这只能说明一点:樊城及其周围可用兵处皆为低洼平地。从战术方面看,水军登陆,当然不会选择悬崖峭壁,而是平缓滩头;于禁七军乃是主力,其屯兵之处当扼关羽登陆攻樊必经之所,正掠其锋。所以,说曹仁于禁不知地利,跟说樊城建的位置不对一样可笑。况且七军屯处还是依傍“相对高地”的,不然于禁何以“登高避水”?
虽然兵法上说多算胜於少算,但曹仁于禁不是不算,而是没有多少筹码可算的。100里外的高地绝对淹不着,可那还是解围之师吗。打仗要尽量避免冒险,可没有一定冒险性的战役又有多少(一边倒的海湾之战除外)。打仗若必求十拿九稳,用林彪的话说那叫“老爷仗”。
三。水淹七军“有可能是关羽决堤”
前面说了,关羽战术章法得当,以水军大船之便,及时抓住战机,大功不没。可如果再加上“主动决堤”,那就不仅仅是大功了,而是奇功。这样可比韩白的神武,居然能埋没於青史?不可思议!难道关羽手下的将士们都是聋子,瞎子,哑巴,健忘症?有人说魏书多有润色之辞,当然;可蜀记也可以“润色”呀。虽然西晋是继承了曹魏衣钵,可毕竟已改朝换代。纵观《三国志》,并无益美一方之感。且陈寿乃蜀人,在与诸葛亮有间接恩怨,蜀又曾是敌国的前提下,仍秉公执笔,使孔明光照史册,为何却要埋没关某功绩?即使有所谓的“政治因素”,不便直说,不是还有“春秋笔法”,还可以“旁证别引”,甚至还可以含糊其辞,如:“或言,羽曾遣丁壮,雨夜决堤於北岸,以灌七军”等等。就算陈寿不说,后世之人如裴松之等,对《三国志》多有发掘考证,也不见提及“决堤”半字。从洪水规模看,要决堤工程浩大,在当时非人力所及。至此虽不能盖棺定论,但可以说“放水”这支“花”,很难添到“水淹七军”这面“锦”上。
四。关羽攻樊是“北伐”
渡江北上,在北岸打下一块根据地,舍弃江河之险,舟船之利,这是要有实力为后盾的战略转变。无论从当时三国实力对比,吴蜀的矛盾危机,还是关羽的兵力来说,都远远谈不上。在初期,关羽的行动是呼应汉中战事,牵制削弱曹魏。刘备举国为战,元气大伤,无力再出;孙吴无北向之志,却有西进之心。在这种形势下,还谈什么“北伐”。
不过关羽的失败,倒从客观上修正了《隆中对》。毕业论文应用到实践中,难免要修正;可毕竟是出山之作,不好自损其说的。这一来方便了,一切归罪於关羽及东吴,而孔明甩掉了这个悬孤於巴山蜀水之外的包袱。桃园三杰相随而去,诸葛大权独揽。荆州物归原主,再向前是登天蜀道,吴蜀的矛盾实际上得到了缓解,短期内无利益冲突,更有利於联合。至此“两路伐魏”已不再是蜀一家两路,而是蜀吴各一路了。
本文标题:三国历史的转机点:建安二十四年
- 相关推荐
【三国历史的转机点:建安二十四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