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山里 情系古镇

2023-10-24 11:47:25

结缘山里 情系古镇

  时值十月伊始,清凉的风吹落了枝间的黄叶,新学年已经过去了十天有余,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又一次开展了“外省同学淮安行”活动。淮水安澜,这是无数文豪诗人的梦,古淮文明历经2000余年,在那竹帆梦影里,搁浅了无数过往记忆。此类活动一直是文学院的特色,每年开学之初,学院老师都会携手新生相约楚州,一同品评淮水文化,在那悠长曲巷里,在那青苔拾阶下一起感悟古淮文明的魅力。

  人杰地灵,风流之辈数不胜数

  还记得否,依稀当年,漂母慈善,一饭之恩,成就了汉朝骁勇大将韩信?李白在《赠新平少年》一诗中说到:“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那是漂母不知眼前这个寂寥穷困的少年竟能在未来一日封侯拜相,成为史上赫赫有名的淮阴侯。而今漂母祠安静的坐落在淮水之岸,静静地看着人世轮转。汪枚《钓台怀古》诗中曰:“王孙城下独垂钓,淮水依稀似渭滨。”瞬载光阴滔滔逝去,然而英雄的光辉始终无法抹去,悠悠千载,任墨客文人凭吊。提及韩信,怎能忽视它留给后人的战术典故?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此类种种,俱是淮阴侯留予世人的旷世珍宝,不愧于“国士无双”这个名号!韩生之名与其创作的风筝一样,名传千年。可叹“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一朝名将,凄惨收场,让后人怎不呜呼嗟叹?歌大风思猛士,为之伤怀……

  还记否高中课本上那一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凄凉肃杀的塞外之地,长笛奏鸣,一阕离歌,高楼之上,青衫独倚,难叙此中悲情。此后,“赵倚楼”之名跨越的时间与空间,流连在我们的眼帘之下。又是一位从古楚河下走出去的名人,武有韩信,文有赵嘏。淮水悠长,淮剧浅唱,流不尽历史风情,唱不尽文脉旖旎。《长安月夜与友人话归故山》诗云:“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飞”不减倚楼滋味,反为我们又挥毫泼墨创作了另一幅山水画卷:杨柳多情,随风缠绵,潮水不息,浪花缱绻。蒹葭满地,冷霜相依,雁鸟南飞,呜咽啼鸣。:道他情深,让人心揪,爱姬魂断横水,日日相思,及至临终,眼前依旧有佳人昔日倩影徘徊,想他总该是死有所依了。这一世,不能携手终老,只愿下一辈子,你还是我一见不舍的人儿。

  在河下古镇浏览过程中,文学院同学在那古巷里,找到了这么一个地方,高高的匾额挂在门梁上,上面写着“吴鞠通中医馆”,这里展览了温病专家吴先生的一些资料,再现了其生活环境。《伤寒论》第六条中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学从战国时开始萌芽,历经了两千年,在明清时期正是形成,而吴配珩正是清代温病四大专家之一,编纂了《温病条辨》。悬壶济世,是一个医者的一直谨记的信念,鞠通先生挥手告别故乡淮安,行医京城,后又云游大江南北,做江湖游医,一柄油伞,一摞书卷,一席青衫,一盒银针,从此,挥别京城的奢艳繁华,畅游天地,在这世间扶伤救弱。淮水文化孕育的医者,以一颗仁心千史名垂。

  楚州文化定不是这三人能够道尽的,历史闻名的重镇之地,集聚英华。明清两代,这里走出了67位进士,玉阶殿前,窥见龙颜。此外,抗倭状元沈坤,考据学者吴玉,名翰林程晋芳,数学家骆腾凤,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围棋国手梁魏今俱出于此。游走此地,让人重拾昔日的繁华鼎盛,让他乡游子近距离瞧一眼他们在书本上瞧见,却朦胧难触的楚地名人

  文蕴浓厚,一部《西游记》癫狂四百年

  真是道不尽《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魅力,你可以不看《水浒》,不瞧《三国》,但没有《西游记》你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自八十年代《西游记》拍成电视剧,它造成的疯狂真是无法言明,那时的小孩,没把《西游记》看个五六遍,就绝不过瘾。这就是这部书的魅力所在,开启了孩童无法封闭的想象之门,天马行空的想象,诡辩莫测的法术,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囊括了想象力的极致。然而这部书的出处还是来自这座淮安城,如今我们携手走访创造出美猴王的作者——吴承恩。

  抵达吴承恩故居,文学院11级外省同学是相当兴奋的,急不可耐的想要往里面一探究竟。入眼,青竹摇曳,曲巷深处,亭台乍现。寻兴游览,想要一窥吴先生四百年前是如何在此地勾勒出那一幅奇妙仙境的。四个世纪前的故园风貌定是很难再拾回的,但点滴细节里,我们还是能够追忆些许的。想着曾经的某个午后,吴承恩也在我们走过的地上留下脚印,怎能不令人欣喜?

  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浓聚了吴承恩创作的灵感。进门没走几步远,就有一座假山石,石上有水倾下,如水帘,书中的花果水帘洞正是出自此景。吴承恩爱松,庭院皆植青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此种美景也焕发他隐居著书的灵感。“援琴对明月,试写松风声”,抚琴对月,铺宣研磨,听松写诗。吴家书斋前有一吴先生石像,书卷在手,沉思凝神,旁边是一棵芭蕉树,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乃从此书中得出灵感。纪念馆内结构复杂,有点古式江南园林的味道,人入其中,摸不清南北西东,只能跟着感觉走,穿过几条回廊,“缅恩堂”三字让人驻足,里面正中间有一个铜像,是根据吴承恩头骨复原所制,由铜像铸成的吴承恩,清风道骨之姿很有书中太上老君之态,只缺仙鹤相伴。往后走是悟园,取自“觉悟”一词,山水相依,亭台相抱,也就是在此地,吴承恩悟出了《西游记》。为了纪念吴承恩,就在故居内设立了一些纪念馆,在珍藏馆里,外省同学们欣赏着章氏猴王世家百年来收藏的有关《西游记》、猴戏和猴子有关的大量艺术品。猴戏馆内展示了猴戏剧用品、道具、服装、戏剧广告、张贴画等相关物件。《西游记》与淮安文化展厅运用了现代科技再现了吴承恩当年生活、创作的场景,直观映入了我们的脑内。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让吴承恩故居更加真实的显现在我们眼前。

  游览吴承恩故居,是一种回归,让我们重回作者身前的坏境,感悟灵感诞生的渊薮,告别书本,亲身践行,以此得到更多的启发与感动。

  古韵深深,白墙黛瓦引人遐思

  文学院114班的韩硕同学说:“今日来河下古镇,就是为了亲自感受一下江南古镇浓厚的乡土气息,追忆古运河两岸曾经的繁华景象。”古镇魂牵了多少人的梦,青瓦白墙,似乎走不到尽头的小路,让无数人心醉于此。而这些来自云南、甘肃、吉林等地的外省游子更是对这些地方神思向往,似乎只有在南方,古镇才有那书卷中的味道。

  千年河下,兴也运河,衰也运河,繁华至极处,堪比扬州。走在青砖小道上,因是初秋,苔痕不见,又或许是游客太多,将那抹碧绿抹尽。脚步停滞,被一处楼阁吸引,原是百年老店文楼,踏入游览,一上联落入众卿眼中,即“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还没享受美食,就被百年前的店家给考住了。楼内还有一联:“文友文心文趣,宜酒宜诗宜茶”,见到此联,便有种沁人心脾之感,仿似茶香已经在空气里漫延,四海朋友相聚于此,吟诗作赋,真是个绝妙佳地!

  路不长不短,走走停停,路过博雅斋、碧波轩、聚仙坊、圣明轩……雅致的楼阁都配有动听的名字,只是远远遥望,似乎就能瞧见文人墨客相聚时的胜景。1500米长的湖嘴大街浓缩了河下文明的精华,似乎从这里走出的人,每一个都能创造奇迹。古镇河下昔日又称北辰镇,似乎预示着它永远不会逝去,北辰当空,千年不变。很容易在转身的某个刹那,发现荒草立在瓦石的缝隙间,对着西风,苦苦抵抗,有点萧肃,却更添了笔古韵风姿。从小巷里出来,豁然开朗,五颜六色的灯笼挂在高空,若是晚上,点点灯火相聚,定是姹紫嫣红般美丽。远处,戏台上淮剧声起,围观的群众隔着水池,驻足欣赏,小孩子们沿着水岸打闹嬉戏,总之,热闹了得。

  清明上河图的胜景似乎在这也能显现,想起百年前先辈们在这里孕育出文学巨作《西游记》,在这里研究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在这里培育出榜眼探花郎,在这里创造出淮扬美食,怎能不让人由衷钦佩这方土地流水的神奇。古镇安在,静静的看着怀里的水静静流淌,时光轮转,守着不变的轮回。

  不走进河下,怎知其中文化的璀璨魅力?当一行人踏入古淮之府,那盘绕之上的古韵气息便蜂拥而至,贯穿你的口鼻,侵袭你的身躯,让你沉陷在古镇河下的姿色里。或许生长在淮地的我们对这浓郁的文明太过清晰,因而失去了那一点激动与好奇,然而当我们的外省新生们走进这个极富文化底蕴的地方,一种崭新的,陌生的感动会充斥他们的心房。未来,他们将与此地结四年的缘,不长不短,正好能够创造一个完整的奇迹。

  --淮师文学院外省新生相约古镇河下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结缘山里 情系古镇

  • 相关推荐

【结缘山里 情系古镇】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