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萌叔
有人开了公众号写文章,每天推送,风雨无阻,折腾4个月,不到50人关注。他很苦恼,找我出主意。我问他写文章的初衷是什么,他说的很实在:想提高阅读量,让更多人看。
我说既然如此,那你至少要统一写作风格,不能像现在,今天一篇随感,明天一篇日记,絮絮叨叨,没人喜欢看这些。
他极不情愿:“我的文章很专业,实在不想为了迎合读者,降低自己的身份。”
我立即给他介绍了一个名为“知识分子”的公众号,由三位顶级学者主篇。论专业性,它自称第二,没有哪个公众号敢说第一,但这也丝毫不妨碍人家阅读量飞涨。
文章无人问津的原因,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功夫不纯熟。
但这位仁兄仍固执地认为:我写不出阅读量爆棚的文章,只是因为我不愿迁就,不愿迎合大众而已。言下之意:如果我能降低身段,迎合读者口味,文章阅读量分分钟超过人民日报。
这位小哥实在是有些自嗨过头了。
这种心态,会导致许多问题,最明显的后果,是会营造一种“我本可以,只是我没去做”的自我欺骗的假象。
有些人考试砸掉了,心里嘀咕:哎哟,我本可以考得更好,只是最近玩得有点嗨。要是静下心学习,保准能拿个保送名额。
真的能拿到么?
多半是拿不到的。但这样的借口,会让自己舒服一些。我成绩差,这很正常,毕竟我还没有拼尽全力嘛。
经常这么想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拼尽全力。
还有刚入职时,身边有一些我看不上的人,油嘴滑舌,笑话和段子像机关枪,能讲一个小时不喘气。逢男人就称哥,遇女人就叫姐,一口一个兄弟姐妹,叫得比亲妈还甜。
公司聚餐,他们第一个举起酒杯,敬天敬地敬主管,敬左敬右敬上司,漂亮话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当然,在我眼里,这些话都是废话,低劣的拍马匹技巧罢了,谁都能学得来。
后来轮到我敬酒。话到嘴边,哑了。上唇碰下唇,咂了半天,喉咙里蹦出四个字:
吃好,喝好……
我感觉到空气中忽然弥漫了一种病毒,接触病毒的人都立即得了癌症。尴尬癌。
我向来瞧不起那些油嘴滑舌的人。我认为这些嘴皮子功夫,谁都会讲。那些端茶倒水的眼力,谁都能有。但每次聚餐,我都会被打击,动摇,直至脱得赤条条的现实,裸身站在我面前,我才发现:
我不是不屑,而是不能。
人们总是搞不清楚“不屑”与“不能”的区别。比如无处不在的鄙视链。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坐办公室的瞧不起跑大街的。
理科生以为文科生都是死记硬背,简单得很,但学了文的人才知道,文科哪有那么容易;小白领以为房产中介的销售只要脸皮厚就能干,根本不需要技术含量。但就是这些他看不起的销售人员,奖金没准比他年薪还多。
市场经济是相对公平的。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越高,价值就越大。与他是什么身份、文科理科、坐办公室还是跑大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让我想了一个曾经见过的实习生。说好听些是实习生,实际上只是廉价劳动力。公司把他招进来,只是想让他做最枯燥的基础工作:
收集数据。
百度、google,把关键字敲进去,挨个网站浏览,找到相应信息,填到表格里。就是这么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这位实习生硬是用Access做了个数据库出来,还写了篇文档,总结自己在搜集数据过程中发现的规律。
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这种程度。老员工也做不到。以至于我听说这位实习生几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盈利状况良好时,我毫不惊讶。
什么是不可替代性?
这就是不可替代性。
我设想过,如果刚毕业那会,让我去做类似收集数据的工作,如此毫无技术含量、枯燥至极的事情,我一定是不屑于投入精力的。我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远高于手头的工作。
我会懈怠、不满、迷茫,寻求跳槽,也许真的能跳成。但多半也会很快发现,新工作换汤不换药,照旧埋没了我的才华,枯燥无味。死循环一遍又一遍。
似曾相识么?
没有比陷入这种死循环更可怕的事了。
我以前想通过写文字养活自己。这很难,能写字的人多如牛毛,客户又凭什么选我?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笔耕不辍,一篇接一篇写,发表在专栏里、各个平台上。免费,分文不取。
写了近一年,换来些曝光量,才陆陆续续有一些公司愿意试着和我沟通,为我提供挣几个白面馒头的机会。
如果我没提前付出,想必现在仍然无人问津。毕竟,谁也不会相信一个证明不了自己能力、空口无凭的愣头青。
所以,重点在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实习生,如果他对待手头的工作采取排斥的态度,并把这种不屑的心态延伸下去,想必世上又会多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一个永远认为自己大材小用的人。
社会规则本就如此。想要升职或加薪,你必须要表现出超过本职工作的能力,并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仍然不屑于把当下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没人会认为你有胜任更高层级职位的水平。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相当于货物,公司相当于买主。
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你得先让买主认可你是件好货。
想要证明自己是玫瑰,你得先开一朵玫瑰花。
本文标题:想要证明自己是玫瑰,你得先开一朵玫瑰花
- 相关推荐
【想要证明自己是玫瑰,你得先开一朵玫瑰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