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话
自从有了社交网络,我们好像都变得更加暴躁了:以前为了维持生活中人际关系,很多火不能直接发出来,而有了匿名的网上社交环境,就算一言不合开始骂人,似乎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
所以,当“键盘侠”和“杠精”们层出不穷,就算你是一个冷静又文明的互联网良民,也难免被波及,甚至会有被激怒想要大杀四方的时候。
而每当这时,那首流传甚广的口诀《莫生气》就显得十分有用了:
世上万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想起来又何必。
他人气我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生气伤肝又伤脾,促人衰老又生疾。
既然陷入暴躁的负面情绪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排解呢?
1.
《与生命相约》
一行禅师
繁忙的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不如意,小到一丝怒气的产生,大到人的生老病死。漫长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工作、感情当中的种种纷扰?如何关照我们的内心,安顿好生命?本周就让我们从一些高僧大德的佛学领悟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先从一个高僧和一位比丘尼的初恋故事开始讲起。
一行禅师直言不讳的说,他到今天还爱着那个比丘尼。就算那个比丘尼现在不在他身边,其实就在他身里面。
他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我跟她的爱可能会变,她也会变,我也会变,但是由于我是这么多的因缘构成的,所以我对她的这段感情已经在我身上了。就算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上面,因为她跟我这段感情成为了我们对佛教更高的追求,还会在我的书、我的别的作为里面继续延续下去,影响下去。我们要感知到花的确是很美的,但是我们能够在这朵花身上,看到它最后将成为肥料,也看到它之前在树上的形态。在一朵花里面,我们就能够了悟到万世万物之间彼此包含、彼此因缘的种种作用。在这时候难道你还不能解脱出来吗?我的朋友。
这本书是由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集结而成。在《初恋三摩地》,你可以看到在一般大师身上绝对听不到的“一行禅师说自己的初恋故事”,而由此来了解大乘佛教经典。《般若之心》谈《心经》。《与生命相约》则是谈小乘佛教的《上座比丘经》,告诉人们如何活在当下。
2.
《一行禅师释佛》
一行禅师
净化心灵的修习其实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时刻。走路、吃饭——这些看似最平常不过的事情,要想做得非常专注都是一门学问。呼吸也是一种修炼方法?一行禅师教你在一呼一吸间摆脱妄念。
修习呼吸:吸气的时候保持觉知,然后想“我正在吸气一”,呼气的时候也要保持觉知,“我正在呼气一”,记得从腹部呼吸。然后开始第二次吸气的时候也要想“我正在吸气二”,然后慢慢呼气,“我正在呼气二”,这么一直数到10。
这种呼吸的修习方法能够让我们变得非常的自觉,非常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保持一种当下的觉知,能够让我们认识自我,让我们认识生命的流动。这个专注就是要摆脱妄念,专注于当下。百分之百的专注于当下的活动是非常困难的,你不可能永远的都很专注知道自己正在呼吸或者自己正在走路,而我想一个得道的人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在世界范围内,一行禅师将佛法成功地融入日常生活,使佛教大乘的人世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他的语言是诗的语言,他的佛法是生活佛法,一行禅师对佛法的独特领悟和诗意表达,使人们得以了解佛法,掌握净化身体和解脱心灵的艺术。
3.
《你可以不生气》
一行禅师
大家常以为愤怒是负面情绪,需要压抑它,丢掉它。但在一行禅师看来,愤怒并不是快乐的反面,愤怒也并不应被粗暴地对待。到底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和自己的愤怒和解呢?
在暴怒之中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怎么样可以不生气,不让愤怒折磨自己呢?首先就是看见自己的愤怒,观察它。一行禅师教我们把愤怒的能量转化,他说:要像母亲呵护发烧的孩子一样呵护自己的愤怒。想象一下自己跟那些惹你生气的人(尤其是你的朋友、亲人)说这样一句很难讲出,但有奇妙效果的话:“亲爱的,我要你知道,我觉得很痛苦。我正在努力,正试着不责怪别人,包括你。因为我们如此亲近,曾经互相承诺,所以我需要你的支持与帮助,帮助我走出这生气、痛苦的心境。”
当你这么和对方沟通,对方很快的也获得安慰和解脱,于是你们就能够解脱出你们的痛苦。
这本书以许多实际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学习谛听、深观,并透过正念转化我们的习气,把内心积蓄的负面能量转化成正面能量,将生气的怒火转化成慈悲的甘泉,才能更有智慧地对待别人,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痛苦。
4.
《不生气的生活》
[泰]W.伐札梅谛
我们在公共场合、网络上常常看到有很多人互相批评、攻击、谩骂……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愤怒解决问题,惩罚自己。每个人都会生气,我们到底要怎么理解这些情绪?怎么样才能够在愤怒的时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伐札梅谛说,愤怒的根源是无法忍受别人的批评、训斥、诽谤或谣言。我们总认为自己在某方面高人一等,因此当听到违背自我认知的批评,我们会满腔怒火。
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的。但你怎么能确定自己真的了解自己?你怎么知道心目中那个自己不会犯错?我们眼中非常完好的自我,是一个真正的自我吗?当你被激怒时,你应该想象你的心是大地。人们总是践踏大地,往地上倾秽物、粪便或尿液,或者把花朵丢撒在地面,把已有香味的水淋在地面,或者用锄头或铲子在地上挖洞。
然而无论人们怎么污损或滋养大地,大地总是如如不动,不曾抗议、不曾要求公道、不曾因为自己被珍爱照顾而欢喜。大地总是如此稳固坚强,且不为外界的冲击所影响。
本书由泰国高僧、“心灵管理”大师伐札梅谛写给弟子的19封信组成。他运用浅显亲近的事例,悠扬淡定的语言,循序渐进地跟弟子谈论愤怒的根源和本质,以及当心中生起愤怒情绪时,我们该如何自处、面对和处理,从而有效帮助人们稳定情绪,从愤怒的险境中突围。
5.
《真爱的功课:追随一行禅师五十年》
[越]真空法师
一行禅师说真空法师是真菩萨。她小小年纪,已从父母身上学会体察贫者,经常把余钱买晚餐分赠街童。关爱的种子早在她敏感的心灵孕育。五十年代末期,她渴望削发为尼,矢志不渝继续服务贫苦大众。越战来了,她抱着血流不止的婴儿穿过交战地带;她焦灼沉痛地埋葬无辜死去的平民百姓;她在大海中向逃离家国的同胞伸出援手……
佛教徒不仅有平和超然的一面,也有激进和热血的一面。在越战时期,一群年轻的佛教徒冒着炮火救伤员、收尸体,甚至通过自焚的方式抗议。
在残酷的战争中,我们大概很难理解那些不会谴责敌人,而是选择体谅甚至感谢杀手的人。那是怎样“真爱的功课”?真空法师注意到那些杀手说的那段话:“对不起,我要杀死你们”。这句话使她想到:这几个杀手是被迫杀害我们同学的,如果他们拒绝了杀人任务,他们自己就会被杀。所以她为这些学生写挽词,特别感谢了杀手——他们是被迫杀人的。
她说:“这就证明了你们不是甘愿杀害我们,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迫于无奈的,我希望你们有一天也会参加我们和平的工作。”所以这本书叫《真爱的功课》,在战争中她学到的居然是连杀手都能体谅。法师说的很好,没有一个人天生下来就是杀手,他的背后也有很多的力量和原因造成他,在这样的前提底下去做的和平工作才是真正的和平。
本文标题:做人,开心最重要
- 相关推荐
【做人,开心最重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