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者周国平说过:“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绕来绕去,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低处开始,走向高处,然后回到低处。
从小到大,使劲追求诗和远方,长大了,疲于工作和生活,追逐金钱和地位。
直到快退休了,发现自己的职业到了天花板,命运也基本定型,再去思考人生,一切都淡然的。
深秋到了,繁花落了,大地的真实面目就露出来了。人生,也大抵如此。
终于明白,人生有三重境界:笃定进步,从容退休,进退两忘。
01
笃定进步,自信。
从小到大,都在读书,逼着自己把枯燥的文字,变成深刻的记忆。
反反复复做题,抓耳挠腮。
每一次考试,但凡能够准备充分,也就能成绩优秀。
走进了社会,开始寻找工作,又频繁更换工作,为了多几两碎银。
人到中年,养家糊口,生儿育女。看起来轻松,其实是在逼着自己进步。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风口浪尖,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有更多的胜算。
东晋时,谢安长大后,一心想做一个隐者。
当他看到家族开始没落,生活也没有了着落,不得不出山,入朝为官,一步一步变成了权臣。
淝水之战爆发了,谢安调兵遣将,一开始就胜券在握。
前线不断送来战报,谢安却不予理会,和客人下棋。
客人非常着急,问:“什么情况。”
谢安说:“没啥,是孩子们打了胜仗吧。”
下完棋,打开战报,果然是“赢了”。
人要进步,不靠夸夸其谈,也不靠什么裙带关系,需要“胜券在握、万无一失”。
有一位总统在演说中指出:“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
诚然,人到中年万事休,并且没有退路。唯有努力提升自己,去应付各种未知的东西,把输赢的结果,都把握在自己手里。
经过多次磨砺,终于活成了苏轼笔下的样子:“古之圣人,必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毕陈于前。”
谋大局,成大事,洞察机遇,越危难越冷静,人生多了一份自信,生活多了一份喜悦。
02
从容退休,自明。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一晃,我们就来到了五十多岁的年纪,即将退休了。
人生到底要何去何从,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总是告诫自己,不要瞎折腾了,应该让位给年轻人,应该学会享受往后退的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羡慕陶渊明挂印辞官的洒脱。
工作了多年,真的很烦恼了。今天要应付上司的检查,明天要确保考核指标不落下,后天还得去见客户。
很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为了生活,强作欢颜,给人倒茶、端饭。做过的一切,都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临近退休了,开始对职场上的风云变幻,不闻不问。
事实上,很多人退休,只是离开了位置,形式上接纳了,但是内心却并不坦然。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指望能够返聘了。
唯有活得通透的人,才真正降低了心态,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模式。
陶渊明在挂印辞官时,看起来很冲动,其实早就有了准备:回到老家去,依靠几亩地而活,老家还早早就修建了房子。
离开职场后,他也没有闲着,而是读书、写文、教育孩子。甚至把田间地头当成了舞台,做起了直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无数的人,看到陶渊明的台词之后,前来打卡。还有人送来了礼物、打赏等。
当一个人把退步,当成在向前走的一种方式,人生的境界就更高了。退休了,好好休息几天,再出发,去做点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充实而有希望。
03
进退两忘,自由。
人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收场?还是那句老话,赤条条来,光溜溜走;出生时,自己哭了,作别时,子女哭了。
看透了人生,所有的烦恼、幸福、惊喜、财产、仇恨,包括家庭的感情,都能释然。
北宋时,尹洙考上了进士,还成为了范仲淹的朋友。
有一次,尹洙被贬,要去乡下做官。他路过汴梁,和一位佛家弟子交谈。
尹洙说:“无官一身轻啊。”
弟子说:“你还是有所牵挂的,不如进退两忘。”
过了一段时间,尹洙去邓州做官,写信给范仲淹:“我要安排后事了......”
范仲淹很惊讶,赶紧去拜别。
尹洙说:“生死是人之常理,难道你不明白?”说完,就过世了。
“死去元知万事空”,人总要领悟这一句古诗,别活得太较劲了,日子千万不要拧巴。
进步,退步,得到失去,都没有关系,全部当成人生的过程,那就没有什么舍不得、看不开,下不来,忘不掉了。
到头来,就是陆游说的:“看尽人间兴废事, 不曾富贵不曾穷。”
亦如苏轼所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来,人生最大的追求,不就是自由吗?
赚钱,老想着财务自由;上班,总是希望假日;买房子,为了有自由的空间——自由的最好方式,就是物来顺应,物去不留。
04
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的境界不同,活着的质量,也相差十万八千里。
从平凡,走向伟大,还能返璞归真,历练过了,又放下了,就有了真正的“无欲则刚”,生活安静,心灵干净。
终于明白,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本文标题:临近退休才明白,人生有三重境界
- 相关推荐
【临近退休才明白,人生有三重境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