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最早出现的诗歌当中,应该是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当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那首古诗一开头就是两组叠词,就引出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说明在至少当时(东汉末年)牛郎织女的历史神话传说就已经定格。
千百年来关于牛郎织女的诗歌内容非常之多。除了《古诗十九首》之外,唐诗当中也曾经写到。,而在宋词当中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是关于牛郎织女题材的最经典之作。一般这一题材的诗歌都在诗情画意的爱情,但是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一首古诗却并非如此。前三局都是在写牛郎织女七夕节的民间传统,他最后一句求暗含着讽刺,直指人间尔虞我诈的丑恶。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这首古诗就是宋代诗人杨朴的《七夕》,其目当中就能够看出这首古诗写的就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佳节。诗歌的一开始就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提出了质疑。“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弄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是怎么想得,非得邀天上的仙女来织满天的锦绣云霞。意思就是牛郎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为什么偏偏打上了七仙女的主意?以至于后续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讴歌他们俩的爱情故事。
前两句古诗质疑他们俩的神话爱情,后面两句更是对由他们俩的爱情所带来的民间习俗的质疑。“年年乞与人间巧”,这里就牵扯到了民间的习俗,就是七巧节。农历七月七日,郎织女此夜将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旧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对空摆上织物,向织女乞求智慧机巧,称为“乞巧”。
最后一句的讽刺意味太明显了。“不道人间巧已多”,世界上的人们七夕节这天祈求织女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心灵手巧,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巧”已经太多了,早已经超出了针织女红的范畴,引申到勾心斗角的范畴,完全没有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那种真诚平淡的关系。
这一句的讽刺意味非常深厚,今天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人际关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学位,每个人的道德追求,每个人的品质、人格都不相同,每个人的行为影响到自己也会给别人带来影响,却也总有人为了自己的自私而不顾他人,彼此间争名夺利,勾心斗角,见过的也太多了。年少的时候觉得这就是并无太多深意,但是等到人对这个世界看得越来越透,也就会更加懂得这样的古诗,是有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标题:年少不懂古诗的深意,但越长大越明白,这首诗歌写得多有哲理
- 相关推荐
【年少不懂古诗的深意,但越长大越明白,这首诗歌写得多有哲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