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每个人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和他相遇。无论是他的才华、性情、格局,还是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你总能在苏东坡身上找到值得你喜欢的理由。
正如林语堂曾说:“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正因为我们对他的喜爱,写东坡先生的书很多,在我读过的众多写他的书籍中,要数角度和切入点新颖的,非这本《自爱自在》莫属。
这本书作者是衣若芬教授,一位研究苏东坡多年的学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自爱为切入点,带领我们看到大文豪苏东坡在生活中的真实模样。
东坡先生一生跌宕起伏,年少成名,功成名就,名动京城,却因王安石变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后因乌台诗案入狱,出狱后经历一贬再贬,经历心境跌落谷底又柳暗花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煎熬的,也是苏轼乐观自在人生的修炼之旅。
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苏东坡先生平生事迹,而是从新的角度对东坡先生更深入的剖析,作者深厚优美的文字功底读来美感顿生,书的结构明晰,条理清晰,不得不说是深入了解东坡先生的优秀著作。
全书分四大部分,分别从自我存在、自我安顿、自我管理、乐活自我来分析东坡先生的为人、品性及其乐观自在、自爱的品质。穿插其典型事迹和诗词文章,在史料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分析,力求给读者带来现世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特别喜欢自我管理这一章,其中讲到苏东坡先生的知识储备、时间管理、财务和行政事物管理、情绪调节、逆商等,对现世的我们有着非常深远的借鉴意义。
原来东坡先生的知识储备,同大多数智者一样,也是不停地学习、学习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贵在持之以恒。所以,你还再为三十五岁后的自己焦虑吗?其实大可不必,保持学习的人很难被时代抛弃。
东坡先生的好学,不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不仅仅为了应付工作,他终身不卷地读书,连其好学的弟弟苏辙都佩服,评曰”幼而好学,老而不倦“。
东坡先生读书不是毫无目的,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其一,抄读经典,博观约取。他读书的要点有三:自制、深思、熟读。
东坡先生说,经典的书,值得一读再读。他读《汉书》,手抄《汉书》三遍,边读边背诵。
其二,”八面受敌“,主题阅读。
除了多读几遍,东坡先生主张读书要有目标,知道自己通过读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有所成,才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也就是他主张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东坡先生的主题阅读,在目前我们每天接触海量信息,甚至各种图书琳琅满目的环境下,尤为值得借鉴和推崇,运用主题阅读,才能过滤出正确、值得信赖的有用信息,而不是一本书读完,合上书本啥也不记得,这样读书时没用的。
其三,学以致用,厚积薄发。
东坡先生读书,特别注重活学活用。精要读书,积累学识逐渐发挥出来,他的”八面受敌“阅读法,即是取自书中《孙子兵法》的启发。
多读、抄写、背诵为苏东坡写作打下深厚的基础。对于我阅读创作书评,这个办法特别有借鉴意义。如果仅仅停留在读完,就很难融会贯通、把知识存储在脑海中,将其理解并记下来,才能在下次的创作中,将相关知识从脑海搬出来,这也是学以致用。
苏东坡之所以一直有时间阅读和学习,这得归咎于他的时间管理术,他擅用工作清单、善用睡前夜读,也懂得适可而止不熬不内耗。比如,他读书困了就及时休息,这样身体恢复快,效率自然就高。
书中讲到诸多东坡自爱、乐活自在的案例,对于无处不在焦虑如影随形的今天,都极具启发意义,苏东坡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给身处迷茫的人一丝丝希望和温暖。但愿我们都能读到这本书,无论逆境逆境,都能如东坡般乐观自在,倍万自爱。
本文标题:如果人生无常,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 相关推荐
【如果人生无常,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