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其实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状态,我们拼尽全力地追逐,而这一生却依旧不完美。或许,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波澜起伏才更为动人。
1982年,一部发表在《收获》上的小说震惊了文坛。这就是路遥创作的第一部经典中篇小说——《人生》,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学术争议,在争议与吵闹之中被推上了巅峰,收获了一大批读者。
导演贾樟柯曾经说:“《人生》这部书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著名企业家马云也说过,“我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奇书?为何社会名人对他推崇备至?或许我们可以走进这本书,一探究竟。
路遥写《人生》
1949年,路遥出生在陕西榆林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这片朴实的土地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无论是被人熟知的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还是影响了无数人的《人生》,似乎都能从字里行间嗅到黄土的气息。
幼年时期,因为家境贫困,他被迫过继给了延川县农村的伯父,那时候他是一个叫王卫国的普通孩子,未来的才华还没有显露一点儿,但是眼中的灵气却是怎么也抹不掉的,少年清澈的眸色望见的都是黄土高原之上的风沙和贫瘠。
虽然伯父的家境也不算好,但还是将路遥送到了学校,在延川县立中学,路遥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然而他身处在一个不平静的时代。1969年,刚刚20岁的路遥被迫回乡务农,他教过书,种过地,亲眼目睹着古老原野的沧桑变化,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心中萌生了写作的想法。
1973年,路遥被推荐到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正式开始文学创作,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走上了文艺创作的道路,文坛的一颗巨星渐渐显露出他的锋芒,1982年的时候发表了中篇小说《人生》,后来被拍摄成为了电影,反响热烈。
2018年9月27日,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成为无数文艺青年的枕边必备书。
有人说一部成功的作品,主人公身上难免会带有作家自己的影子,高加林的身上就带着青年路遥的影子,青年人的挣扎与徘徊倾注在笔尖,书中描写的人生凄凉,伤感,说到底是那个时代农村知识无数知识分子的人生,年轻的灵魂渴望外面的世界,却不得不回到乡下,理想与现实在挣扎,梦想与爱情也充满了矛盾。
《人生》中的矛盾与挣扎
高加林是一个出身陕北农村的知识分子,他的父母都是农民,高加林的人生放在今天就是一部农村青年的奋斗史,他有野心,有梦想,渴望摆脱贫困,摆脱土地,成为一个城里人,但是,他的命运一直被安排,被左右,他的理想一直处在一种求而不得的状态。
但是高加林命运的悲剧不单单是时代的原因,还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的思想并不能匹配他的野心,他的性格本身就是充满矛盾性的,他热爱学习,却也浮躁不安,他自尊自爱,却也自卑自负,他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他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想要反抗,又不得不对现实妥协。
有人说爱情和事业是人生最难的两大选择,高加林一生的矛盾就纠结在他的爱情和事业之上,理想与爱情发生冲突,梦想与现实背道而驰,他的每一步抉择都带上了悲剧的色彩。
他是村子里少有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崇尚知识的年代,他受到了村民们前所未有的尊敬,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他自负的性格,他成为了一个乡村教师,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守在土地上,日子倒也过得去,然而有一天村长的儿子来了。
这个村里最为光鲜的位置成为了别人的,当不了老师就要成为农民,可他不甘心,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刘巧珍,这个温柔而又美丽的女子,给了她生命最初的慰藉。
他不愿意回到城市去了,他想一切都在变好,然而命运总会发生转折,有一天他遇到了自己的同学黄亚萍,黄亚萍生活在城市之中,她热情大方,见识广博,他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清秀落魄的才子,并且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最后高加林屈服了,他抛弃了刘巧珍,跟随着黄亚萍去了城市,如同他曾经期望的那样,成为了一个城里人,他想要跟随着黄亚萍去大城市谋取更大的发展,而不是和刘巧珍整日里只谈论着那些田间地头的琐事。
“家林哥,你不知道,我是怎样爱你……”这是他们分别是刘巧珍所说的话,这个善良而温柔的人用一颗赤诚的心爱着眼前这个对她说谎的男子,只是为了那所谓的理想。
但是他是在黄亚萍找的关系下成为他所向往的人的,曾经他厌恶走后门成为乡村教师将他排挤走的高明楼,结果他也成了那样的人。
然而他的理想没有来得及实现,就被人揭发,他不得不再次返回农村,成为一个农民,然而高傲任性的城市姑娘是不会跟他回来的,他又变得孑然一身了,这个时候那个费心安慰他的姑娘,已经嫁为人妻,幸好乡民对她还是温柔的,“慢慢看吧,将来有机会还能出去哩。”那些人这样安慰她,这片温柔的乡土或许可以治愈他。
所谓梦想与现实,其实就是我们一次次地选择造成的,或许选择现实,或许选择梦想,没有人能够两全,毕竟人生的道路很少可以铺满鲜花。
人生——“不完美”的“完美”
人生到底应该怎样过去,书中并没有明确表明。书本也没有完完全全地描写了高加林的一生,只是高加林人生了一个很小的片段,但是让无数人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其实作品如果真正表现人生这一命题的,是德顺老人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人生不过就是最后归于虚无而已,一生的波澜起伏化为尘埃,融入黄土高原的泥土之中,成为脚下所踩的这片土地,见证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与泪水,高兴与悲伤。
用一个普通平常的爱情故事真的可以讲述完人的一生吗?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很多人第一次读《人生》的时候,觉得这就是一部有关男女三角恋的爱情故事,但是文学大家怎么甘心如此,他用一支生花妙笔,巧妙写出了人生中所有的挣扎,希望,选择与期许。
我们从一片虚无之中来,最后归于一片虚无之中,人海沉浮,我们或许平平淡淡,或许轰轰烈烈地走完这一生,但是没有人会完美地走完这一生,毕竟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人生怎么可能完美呢?顺顺利利,成功地走完一生,不也是会怀有一种没有经历过失败的缺憾吗?高加林从农村出发,经历了一系列的起伏,最后又回到了农村,这就是路遥笔下的人生,我们不管经历多少的波折与苦难,最后都要回到原点。
至于人生的岔路口到底该怎么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从来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不管选哪一条路,都会经历波折,都会有不完美,这才是人生的真正的意义,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条道路,但是人生的所有波澜都无法避免,该经历的一切从来都不会少。
本文标题:路遥《人生》: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 相关推荐
【路遥《人生》: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