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提醒着人们重要的节日里,不要忘记关心身边的人。它可能是给对方的一句诚挚的问候,也可能是给对方的一个
温暖的拥抱,又或者是给对方的
一朵娇艳的
玫瑰。 ——题记
仪式的释义是这样的:有意义的形式。对于个人来说,有情感倾注的形式才叫仪式。
生活需要仪式感,它让人们学会去花比日常多一点的心思来纪念这个重要的节日,让朝夕相处的亲人感受到不一祥的
亲情味儿,让久别重逢的
朋友感受到记忆中的青春时期的浓浓情谊,让那个要陪伴你到最后的伴侣体验到更深切更可靠的感情。
当然,这里提到的仪式感与奢华和清贫没有关系,它在意的是仪式感内核的情感。
殊不知,现代人急于混淆这样的区别,他们认为所有的仪式感要昭然若知。
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的情况下,结婚的新人要求婚礼隆重举,行昭告天下朋友。然而,若不爱那个人,婚礼就只是一种形式;
毕业即将走入社会的学生,毕业时大放异彩,寻求各种形式的毕业主题,然而如若不
喜欢那个学校,毕业典礼就显得无足轻重;
一个侵犯国家法律却又浑然不知的人,蔑视法律的存在,审判时那种庄重严肃的仪式感也毫无意义;
如果
一个人没有任何信仰,对于宗教没有敬畏感,那么就不会在神像的面前虔诚下拜;相反,这一切,都将是恼人和无聊的形式。
当一个人开始讥讽某种仪式为形式时,仪式的发起者应该检讨,是什么原因让其疏离?
恍惚想起儿时,
生日就是当天早晨妈妈煮的一个鸡蛋。在众多人羡慕的眼神中,自己一边用嘴吹着,一边用小手小心翼翼地剥开热腾腾的鸡蛋,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掉,对那时的自己而言,这就是生日的仪式。
上小学毕业时,没有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而是小学老师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把他用了多年的钢笔送给了那个最为优秀的学生,在一片殷切期待的眼神中结束了小学的毕业仪式。
工作后,对于优秀的员工表彰不再局限于奖金的发放,而是奖励员工带着家人一起出游,于是,这样的嘉奖让一家人都感受到的是优秀的
孩子带给他们至高而荣耀的仪式感。
婚姻生活里,特别的节日不是追求朋友圈里发出的可以夺人眼球的照片,而是那个用心准备的一个小小的礼物,或者是一顿亲自烹饪的晚餐,又或者是一捧鲜艳的花朵,这就是仪式感。
当然,仪式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沉溺。更不能因为它的存在而喂养了虚荣,带走了幸福。
而是因为利益、情感、信仰的多元,才需要仪式感去强化、去渲染、去暗示,进而成为最特别的存在。在这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进行中,最终深化了人们心中的感情,让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更加呼之欲出。
记得: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节日,给他们最好的仪式。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生活里的仪式感
【生活里的仪式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