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说永别!2017这些远去的教育人,教我们读懂真正的“师者”

2024-04-13 14:42:20

难说永别!2017这些远去的教育人,教我们读懂真正的“师者”

都说教育是慢的艺术,

于是有的人,择一事,终一生。

都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于是有的人,怀着颗赤子之心使灵魂不灭。

都说教育就是用心的陪伴,

可是有的人,却只能陪我们到这里了。

黄大年

让某国航母后退100海里!

现在多用点心,他们中就可能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1月8日,黄大年58岁的生命画上句点

1992年,

黄大年被公派英国攻读博士。

2009年,

他舍下海外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国,

成为东北第一个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

国外的事业再成功

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

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

才是最大的满足。

有外国媒体报道说:

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

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身为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他最在意的身份,

依旧是母校吉林大学的老师。

三伏天里,

他请学中医的妻子给学生们熬绿豆汤;

雾霾来了,他给学生们准备口罩;

甚至有学生没找到对象,

他都要帮着牵红线。

别人认为这是照顾太细,

婆婆妈妈。

而黄大年看来,

国家太需要人才,

现在多用点心,

他们中就有可能出大师、

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学生喜欢数学和编程,

他帮忙搜集资料;

有学生对无人机感兴趣,

他出钱给买航模、

还资助考取驾照。

快乐的源泉之一,

就是见证学生的成长。

他的电脑里,

有团队每个学生的读书报告和学习笔记,

甚至为他们私人订制的人生规划。

他舍得在学生身上花时间,

最后清醒的日子,

他倚在床上、打着点滴,

为学生答疑。

记挂团队成员参评副教授,

他用颤抖的手,

写下一段歪歪扭扭的推荐语。

他对自己却很吝啬,

身为中科院院士评审专家,

多次放弃院士申报机会。

他总说,

精力有限,名头的事不重要。

他说,

有学生的地方就是我的家。

他去世以后,

他的学生、包括团队成员一个都没有走。

钟扬

为国家的命运播撒种子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

9月25日,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53岁生命戛然而止

他是著名的植物学家,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本可以安逸地生活,

却为寻访植物标本,

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他叫钟扬,

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

他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地球的第三极,

他不仅是一位生物学家,

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他指导了藏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

哈萨克族第一位植物学博士,

他说,我想带出一批博士生团队,

探索一种高端人才培养的支教模式,

帮助西藏形成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

100年后我肯定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但我的学生们还在,

他们早晚有一天会发现那颗

改变我们国家命运的种子。

因为对科学纯粹的追求,

他用了整整5年克服高原反应。

因为对孩子赤诚的师爱,

他得到了每一位学生的真心。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所有的学生都吃过他做的饭,

一半以上的学生在他宿舍里住过。

多少个野外考察的清晨,

他都会忍着身体的不适,

赶早起来为大家生火做饭。

考察中出现高原反应,

他将氧气管让给学生,

靠意志力捱过长夜,

还不忘以幽默言语安慰学生。

作为研究生院院长,

他推动设立了研究生服务中心,

研究生论文指导中心等项目。

宁肯自己累点,

也要尽可能方便学生。

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

但我毫不畏惧,

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

袁苏妹

港大第一位平民院士三嫂

"拎出个心来对人。"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难说永别!2017这些远去的教育人,教我们读懂真正的“师者”

  • 相关推荐

【难说永别!2017这些远去的教育人,教我们读懂真正的“师者”】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