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国问禁,入乡随俗”,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民间传统,而其中的民俗文化更是经过人们世世代代传承,流传至今。中国古代的俗语种类繁多,内容也是丰富多彩,还有很多涉及出生年月的俗语,其中就有“有福生六月,无福生腊月”这样的说法。
古人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难道腊月出生的人真的是没有福气的人吗?这其实跟古代的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众所周知,六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不仅如此,六月还是一个气候宜人、鸟语花香的时节。古代的人们,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没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科技加持,他们只能靠天吃饭,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收成,决定着他们一年的生计。
因此一年四季当中,唯有冬天是最难熬的,这个时节天寒地冻,农作物不易成活。如果此时有孩子出生,那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有丰富的食物,天气又非常寒冷,年幼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容易生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并不发达,所以孩子的成活率也很低,久而久之,就有了“无福之人生腊月”的说法。
反之六月则不同,气候温暖的六月,万物生长茂盛,温暖宜人的气候,使得各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人们家中不缺物资,如果此时有孩子出生,那便是一件大喜事,人们既不会为生计发愁,也不担心没有足够的食物养育孩子,所以此时出生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夭折。
与现代不同,古代遇到寒冷的冬天,人们不仅缺乏生活的物资和来源,还要与寒冷的天气做斗争,那个时候不像现代有取暖的东西,在没有柴火的情况下,还要外出寻找。所以此时出生的孩子,母亲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解决不了温饱,因此十分难熬,这个时候孩子年幼,容易夭折,所以古人就认为,腊月出生的孩子是没有福气的。
不过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存在于一般的平民百姓中,换做是家境富裕的高门大户,则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一个人的福气好坏,与自身的的品行脱不开关系,古人之所以有“有福生六月,无福生腊月”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所致,而并非是个人自身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说法并无任何可取之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正是寒冬腊月时候来临,如果此时家中添丁,有出生的小孩,那么会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大事,加上年底人们准备了足够的年货,因此母亲的营养更是不成问题了。
“有福生六月,无福生腊月”,这句俗语本身就有局限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更是大大提高了,并不像古代那样恶劣,所以这句俗语如今看来已是不可取,一个人福气的好坏,与自身的品行息息相关,而不是单单靠出生年月来决定。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有福之人生六月,无福之人生腊月”?古人的经验之谈
-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有福之人生六月,无福之人生腊月”?古人的经验之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