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把电影和小说作对比,说电影拍得不如小说好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小说的媒介是书,故事片的媒介是电影,只能将书和电影(两者都从媒介的角度来说)、小说和故事片作比较。也就是说,要么进行媒介比较,要么进行美学比较。
今天是情人节,推荐各位一部浪漫喜剧《安妮&1霍尔》,是喜剧大师伍迪&1艾伦的著名作品,荣获第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剧本四项大奖。其实我最近看过的涉及爱情的好影片还是有的,《一个明星的诞生》中杰克逊和艾利,《波西米亚狂想曲》中皇后乐队龅牙叔弗雷迪的双性恋。但是《安妮&1霍尔》是唯一真实的虚构作品,探讨了爱情如何萌生、成长直到消亡的过程。
当然《安妮&1霍尔》的获奖对伍迪&1艾伦来说是毫无价值的,实现个人艺术诉求才是终极目标,所以他不会去领奖。但是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对他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标志着他个人影视风格从搞笑喜剧向严肃正剧的成功转变。
我看过好几篇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说实话,影评这份工作,并不是复制粘贴或者多看电影就能做好的,电影分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显然我对他们是失望的。我只好自己尝试着来做这个事情,学着试图对电影进行解构,当然现在还是初学者,这一切都是仅仅满足自我看电影的需求,不想仍停留在普通观众看电影是为了愉悦享受的阶段。电影是需要被分析的。
虽说《安妮&1霍尔》是一部浪漫爱情喜剧,但是没那么容易就能看懂的,你需要了解伍迪&1艾伦本人,才能彻底了解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伍迪&1艾伦自传的一部分。
伍迪&1艾伦出身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大家庭,父母都是中下等级的工薪阶层。他是特别敏感、忧郁又极其热衷于反思的孩子,母亲的苛责与疏远使得他非常腼腆。他从小就关注生与死的问题,所以你会在《安妮&1霍尔》开头就看到小艾维&1辛格(伍迪&1艾伦扮演)在讨论宇宙以及人类毁灭的问题让母亲很担忧。小艾维&1辛格在学校偷亲女同学就可以看出他对于性的认识是很早的,动不动张嘴就来弗洛伊德。
当伍迪&1艾伦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为报刊专栏和电视节目写笑话而出名。高中毕业后他进入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后由于挂科退学,显然他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学生,大学一年就退学足以证明。这次求学的失败,造成伍迪&1艾伦对教育体制的反感,所以你在《安妮&1霍尔》中能听到艾维&1辛格说“那些不会干事的去教书,而那些不会教书的去教体育”。虽然这是1977年电影中伍迪&1艾伦的台词,但放在2019年的现在我亦是无比赞同的。
后来,伍迪&1艾伦通过专心写笑话并逐渐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而彻底爆红,又逐渐开始电影创作,从此开启自己的喜剧大师之路。
之所以会有《安妮&1霍尔》这样的关于爱情婚姻的大讨论,是因为伍迪&1艾伦本身的婚姻历程比电影还精彩。对于身为犬儒主义者的伍迪&1艾伦来说,婚姻是成为他个人自由的羁绊,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尽管他曾经认为爱情应该是理性的,但是从《安妮&1霍尔》这部电影来看,他也承认爱情这种东西是非理性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疯狂的、甚至荒谬的,就如同他在片尾讲的那个笑话:
本文标题:《安妮·霍尔》:喜剧大师的爱情
- 相关推荐
【《安妮·霍尔》:喜剧大师的爱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