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村子里家家都有瓦器,不论穷富人家都会用瓦盆装面、瓦罐盛水、瓦坛存粮、瓦碗吃饭。这些大大小小的盆盆碗碗、坛坛罐罐,被岁月包浆过后全是黑乎乎的,有的泛着油光,那是屋里勤劳贤淑的女主人长期擦洗的结果。看它们一个个待在灶台上、案板上以及房屋的各个角落,或者随便放置在什么地方,便是一个农家的物质构成和精神依托。瓦器成了那个时代最常见的器皿,在很长一段时间,它们成了乡村最经济实用也最美观的生活用具,像现时的不锈钢制品一样碰奏出乡村质朴而瓷实的民曲俚调。
如今你走进农家,映入你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陶瓷品,抑或是一些不易损耗的塑料制品。那些釉着岁月光泽的瓦器不见了,偶然碰到一两件闲置在贮藏室里的瓦坛,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唤醒了我对它的追述。
瓦盆:圆形,底小口略大,青灰色,也叫盆盆。瓦罐,圆柱形,口稍小,腰部微凸,口外侧有对称双耳,便于用绳子穿起来提着走。瓦坛:就是瓦缶,小口大腹的瓦器。瓦碗:敞口粗碗。上述这些瓦制品成员,都与瓦房上的小青瓦一样,是用同样的泥、同样的窑和同样的方法烧制,于是,人们便在它们的前面加个“瓦”字的姓氏,成了同族,统称瓦器,又各有各的名字,在阴历的碰撞中叫响。 别小看这些泥土烧制的瓦盆、瓦罐,它们是最悠久的历史器具,正是有了这些灰陶瓦罐,才有了人类文明的肇始。瓦器丰富的形体变化定型了艺术的曲线美,而每一件瓦器上的纹饰符号便是祖先文化的基因。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少年行》诗句,意思是说,不要嘲笑种田人家的旧瓦盆,从长辈至后辈儿孙都是用它盛酒的。用它盛酒,与倾银壶而注玉杯者一样都可以醉卧竹根旁,没有什么贵贱分别。怪不得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一次郊游中,看到了一件老瓦盆便爱不释手,却因携带不便只好寄存农家。于是给我们留下了“寄下君家老瓦盆,他日重游却来取”的诗句。瓦盆与银玉之器虽质地天壤之别,但持家贵在瓦器,传家常以银玉为宝,真正传下来的宝贝最有可能的不是银器玉品,而是这些很不显眼的瓦盆、瓦坛、瓦罐,因为只有它们没有几件能进入觊觎者的世俗眼光。也正是这些最普通的东西留遗下人类生活的踪迹,为我们揭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之谜。
于是,瓦器的命运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瓦房上的炊烟熏黑灶台的岁月,老井里的清水酿着淳朴的民风。“瓦罐不离井口破,只要你来的回数多。”一句农谚道出了民间几多易碎的日子;“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一句箴言劝出了人间持家的俭约;“窑上的瓦盆--一套一套的”,一句歇后语说穿了世象的规矩。作为盛东西的一件瓦器,它本身就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装不装东西,装什么东西?给出它这个使用范围决定的也不是它的制造者,而是瓦器的拥有者。不管它装粮、装面、装油、装水,还是用它装财宝,都不会改变它艰辛的出处,甚至是要经受一番烈火的煎熬与历练。
瓦盆瓦罐这些瓦器的原材料是土,但不是一般的土,而是要经过精心挑选的红胶土与黄绵土按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搅拌,再兑水和成泥剂。和泥是制作瓦器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如果泥和不好,烧制出的瓦盆很容易破损。和泥之前先要将混合的土质进行筛选,剔除小石子等杂物,打绵土块,加水浸泡一晚上后,开始用脚反复踩泥。我们把这道工序称作蹅泥,期间还需要用铁锨反复翻动、拍打,使泥里面的硬土块全部稀碎,最后变得像面团一样柔软而有筋道。
本文标题:瓦器上的岁月脉息
- 相关推荐
【瓦器上的岁月脉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