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年味怀念儿时那些贫穷却有滋有味

2023-08-30 10:45:35

消失的年味怀念儿时那些贫穷却有滋有味

转眼新年将至,意味着声势浩荡、热热闹闹的新春大挪移即将进入倒计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年越过越麻木,越过越没年味儿。亲朋好友一年不见,相互借着过年的机会走动一下,证明彼此还是亲戚,但无论走到哪里,相处模式都极为相似:小孩子看电视、大孩子玩手机刷屏,大人打麻将,然后吃吃喝喝起身走人,热闹之余更显疏离和落寞。

想外出旅游过年,却又放不下人情世俗的牵绊,于是更怀念从前,怀念儿时那些贫穷却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新年。真的是年味变了吗?年依旧,日子依旧,年之所以缺少年味,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更多的是少了仪式感。

二十三,白糖粘;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吃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每到过年,这首童谣便勾出许多童年的记忆,它们如潮而至,汹涌澎湃。

随着年关的逼近,一切都进入倒计时状态。依稀记得腊月里高店街上赶集的热闹场面。小集市上的东西五花八门,从自家种的萝卜白菜、青葱大蒜到红色的香蜡、土纸、花炮;从地摊上的衣服袜子手套到五颜六色的糖果糕点眼花缭绕。木匠的桌椅板凳和锅盖一字排开,篾匠的篓子筲箕筛子穿成一串。炸油条倒粑饺子的香味飘满整条街,贴饼子的大叔不顾瓦鼓囊里炭火通红,用火钳撕下焦香的肉馅饼扔向簸箕。卖猪崽的男人揪着嗷嗷直叫的小猪耳朵和人讨价还价。卡带里的劲爆的歌声、人们的笑声、小贩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汽车焦急的鸣笛声……街上人头攒动,到处水泄不通。

三九寒天,每个人的脸都冻的乌红,嘴里哈着热腾腾的白气,清鼻涕冻出来了也浑然不觉,跟着人流挤过来又挤过去,其实菜篮子里也没几样,且都是寻常物,但脸上洋溢的热情与菜篮子无关。热闹的场面太富感染力,足以让人忘记寒冷,忘记饥饿、忘记贫穷,甚至忘记自我。

那时的零食糕点都是自制。当“炸冻米”或“敲米糖”的吆喝声在村口响起时,我们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围拢。这两样材料在奶奶手里能制作出好几种美食。炸好的冻米花加糖用开水来冲泡,款待结婚的宾客叫“喝冻米”。锅底撒上一层面粉,把米糖放进去小火融化成水,和上冻米花炒匀成型冷却就成了米花糕,如果用炒熟的芝麻花生就成了花生糖果。

“拜年拜年,糍粑挂面”是过年的谚语,它道出了糍粑和挂面在年味中的角色。能和糍粑挂面并肩的还有糯米酿的甜米酒,它们是年味的代表。尽管这些食品现在依然能买到,却永远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

杀年猪,是充满亲情的一种年味。杀猪那天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吃猪黄子”(猪血)。每次我家杀猪我总远远地躲开,害怕听到它撕心裂肺、响彻云霄的哀号,却终究是肉香战胜了对猪的悲悯情怀。亲友们开心的吃肉喝酒聊天,临走还要拎些猪黄子、猪肉或杂碎回家,腊月变得温暖祥和喜悦。

腊月里在劫难逃的还有鸡鸭鹅。母亲每次杀鸡鸭前一天都要把它们吃得饱饱的,天麻麻亮就起来,怕起来晚了出了笼。开杀之前母亲总对它们念念碎:鸡啊鸡,你莫怪,只怪你生来就是一碗菜,今年去明年来。抹了脖子的鸡或鸭要用板凳压住,否则画面会很血腥,儿时曾亲眼目睹大爹家一只没了头的鸭子在家里上屋蹿到下屋,那画面至今想来仍觉得惊悚而滑稽。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消失的年味怀念儿时那些贫穷却有滋有味

  • 相关推荐

【消失的年味怀念儿时那些贫穷却有滋有味】相关文章:

心理测试:你第一眼喜欢哪朵花,测出你在爱情方面是否顺利2023-08-30 10:45:35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