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对板栗的记忆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1959年。那年,我家几乎断粮,当过红軍的姑奶奶送给我两串板栗,那是蒸熟晒干,然后用线绳串起来的板栗串。记得那板栗串很大,挂在脖子上,下可甩到脚背上,每走一步都能听到板栗相撞的叮当声。省着吃,姐弟仨几天没叫饿。
印象深刻的是,十来岁时在街上供销社玩,看到乡下有人卖板栗,供销社收购员给了钱后又给粮票,说是一斤板栗一斤粮票,板栗价格比大米还高4分钱(大米0.129元/斤)。第一次晓得板栗等同于大米,且价更高。
山区板栗不是新鲜事。记忆中到山村亲戚家拜年,常常是熟的板栗花生装满所有衣袋,走一路吃一路。
那时,姚畈的板栗树不多,集体有没有不清楚,但社员个人所有的,多是柴山上稀稀拉拉的几棵水桶粗细的成年老树。除了自食与馈赠亲友外,很少拿来换钱或是换粮,因而板栗可抵米粮的信息,多不为人知。
更何况,生产队长除了管稻麦棉外,极少把眼睛盯到田地以外的山林上。所以原本少得可怜的几棵板栗树,一到冬天就变得光秃秃的毫无生气,只有到春夏,才见那老树枝头长叶、开花、挂果。
虽然也有明白点的生产队长,知道板栗可以当粮,也曾组织人力到集体柴山上给栗树蔸嫁接上板栗,但有接无管,始终没能长成气候。
----
板栗是钱
“有粮吃不算富,有粮吃有钱花才是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因化肥普及,种子更新(水稻品种以“紫金蔸"为例,最高亩产七百斤左右,而1980年以后的“桂朝系统”品种,亩产均在千斤以上),加上农民在原集体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在“有粮还要有钱”的口号下,农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思路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山区农民如何致富?后来我所在的管理区,技术人员提出的一个设想被当时的县委书记樊端阳肯定并推广。
那个设想就是:农民把一亩田当菜园子种,解决吃饭问题;再把一亩山当一亩田来种,用钱的问题一定能解决。于是乎县委拿出了许多“种山”的措施,我记得的就有财政扶持大队集体开板栗山、油茶山、茶山等;对农户,县经委拿出奖励方案,嫁接一棵板栗给五分钱、种一棵山楂给三分钱、栽一棵金银花给二分钱等等。
油茶、青茶种子都是无偿送到管理区,不知为何,还是极少有人问津。为此,县委又拨款扶持所谓大户承包荒山,当时县处级干部都有联系户,每户数千元不等。在那个年代,农民见到那大一笔钱,直接手足无措了,有夜以继日挖山不止的,有坐在石头上当老板、雇人挖山的……
终因林果业见效周期长,最终所希望的典型效应还是以落空告终。
真正激发农民种山热情的还是在1982年以后。先是种烟叶,因大悟县土壤中含磷高,烟草灰成白色,因而受到市场喜爱。于是,农民不仅在山地种,还在山田里种,有的还开挖荒山种,一两年的时间,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部分家中里还置办了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因为山地一年长烟叶尚可,两年则不景气,三年则死稞子。没两年,烟草也没有人愿意种了。
大概是在1985年以后,乡镇供销合作社收购板栗的价格起来了。记得那时宣化、丰店、姚畈等乡板栗可成车运走,有板栗卖的农户不愁销路,可吃香了。而最具典型意义的要数东河乡(现宣化镇所辖),只要收板栗的车一到,无论何时,不用等,很快就能装满一车起运。一段时间里,宣化店、河南临近的乡村板栗也纷纷向东河倒运。
本文标题:板栗缘每走一步都能听到板栗相撞的叮当声
- 相关推荐
【板栗缘每走一步都能听到板栗相撞的叮当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