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冬季,生产队便开始了过年的规划,一些老弱的牲畜,便成了改善社员过年生活的牺牲品。公社批准后,那些牲畜便在腊月后生命进入倒计时。宰杀现场非常肃穆,冬季农闲,社员们大多都会围观整个过程,并会对这头被杀的牲畜品头论足。几许留恋几许期待,屠宰手口里更是念念有词,几番折腾,一条鲜活的牛马便泛着血腥变成了一堆堆代价而沽的鲜肉。大家也就忘却了刚刚还在心疼的一头生命,开始想象煮在锅里香飘四溢的那种景象,盘算着过年时,这些鲜肉应该怎么去合理分配。
除了牲畜,队里也会垒上两口大锅 ,进入腊月后开始杀猪。生活富裕的家庭会赶来家养的肥猪过来宰杀,条件差的农户也会几家合伙买一只共用。一头头肥猪被热水褪去猪毛,像是穿上冒着热气变得洁白的嫁衣,蔚为壮观。看热闹的孩子们也会拿着丢弃掉的猪蹄角,里面堆满扔掉的猪油,插上一个线捻,点燃后开始嬉戏玩耍。溺爱孩子的家长,还会把猪水泡吹大成一个气球泡,让孩子提着玩闹,直到水泡上的油渍干枯气瘪。
每到腊月,无论大人孩子,便掰着手指开始数着过年的日子,附近的集市便挤满了浩浩荡荡的年货采购大军。父母开始盘算孩子们过年穿戴的衣服,无数次的讨价还价,无数次让孩子穿上脱下,直到满意。这件衣服便放进了衣柜,只等着过年那天才可以穿。
孩子们上学之余,便开始了制作炮仗的准备。用旧的书本和报纸,分切后,卷成一个个五厘米左右圆筒晒干,用粘土夯实两头,中间装上集市买的黑药,插上炮捻开始试验,比赛谁做的炮仗声响,谁做的炸裂厉害,往往搞得黑头虎脸仍旧乐此不疲。
腊月的每个日子都充满了仪式感,腊八那天,家家会用五谷杂粮熬上一锅腊八粥,就着辣蒜喝。民间谚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有的地方腊月十五,还会有一些庙会,相传这一天是拜玉帝求平安的日子。人们大多会去庙会逛逛,一来凑凑热闹,二来图个心安。过了十五,每家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始蒸馍、贴饼、做豆腐,多少根据自家的人口和需求而定。腊月二十三便是小年夜、祭灶神,大多数人家会包顿饺子摆上祭品,寓意包上灶王爷的嘴,让他老人家在天宫净说人间的好话。据说这一天也是查人口的日子,心细的家长会刻意不让家人外出,图个人口团圆。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扫房子,从里到外把屋子清扫一遍,扫去灰尘表达着今年已经过去,来年会是一种全新的面貌。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讲究,什么腊月二十五,吃豆腐贴窗户;腊月二十六割年肉,腊月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打糕把面发,这时候的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的氛围达到了高潮。
女孩子多的家庭,自然会更加浪漫。他们在购买漂亮围巾发卡的同时,也会购买一些年画。根据时代潮流,选购一些自己喜欢的样板戏画报或明星头像,贴在屋里,还会拿出一些好看的窗花样品,贴在叠好的红纸上,用煤油灯燃烧的黑烟熏透,那些好看的窗花便映到红纸背面,随后根据留下的图案开始裁剪,一副副鲜红的窗花便告完成。撕去旧的窗纸,在窗棂上新糊的白纸上贴上红色的窗花,煞是好看。红白相映,暖暖的阳光照着窗纸穿过窗花,不仅透着温暖的光亮,更透着她们含着青春气息的笑脸。
三十晚上,期盼的春节即将来临。在大人的忙碌中,孩子们欢跑着放着鞭炮,一家人坐下吃着年夜饭,奢侈的品尝平时见不到的瓜仁糖果。迫不及待地拿上过年的衣服放在身边,洗过澡后放在枕下或穿在身上。望着窗户上不时映射的烟花,透过窗户右下角的一块玻璃,看着夜空中鞭炮炸响的光亮,久久不能入眠。仿佛从明天早上开始,所有的过往都会从新来过,父母更会把孩子们脱下的衣服,全部放到了储物间。
本文标题:怀念儿时春节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 相关推荐
【怀念儿时春节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