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洪佑良
回到老家,正赶上大哥收百合。
百合种在一块离家里较远的山坡上,约两分地。我对大哥说:“怎么种在这样一个荒坡上呢,不是还有更好的地可以种么?”大哥笑了笑了说:“这你就不知道吧,百合这种植物不择地,不管地肥地瘦,什么地方都可以种,只要扎下根就有收成,还特别难得是耐旱。”
到了冬季,地里只能看见密密匝匝干枯的百合苗,这些苗当初拱出来时,只有一丁点尖尖的黄,鲜嫩如同碧透的宝石,随着春风一遍遍梳理,雨水一遍遍舔润,百合从土里抽出纤细的茎,那么娇柔,那么鲜脆,只剩下一团绿汪汪的水,别看它们弱不禁风的样子,却能在春风里扛过所有的寒潮。风雨中,百合渐渐长高,有了两片对称的叶子,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长到差不多人高。叶子厚而翠绿,它们步调一致,节奏默契,在盛夏里浮起一张绿色的毯。
整个夏天百合都在埋头生长,它有些贪婪地允吸着天地的养分,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百合现蕾,它的花苞最初是尖尖的,像一个个朝天椒,上面有一条条小棱,在眨眼之间,花苞开了,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像无数彩色的小喇叭,奏出属于她们的乐章。百合花不是纯色的,靠近花蕊处颜色更深,逐渐变淡,长长的花蕊从蒂部伸出来,一朵花就完整了。百合花有六片花瓣、六个雄蕊,一个雌蕊,雄蕊像棕色的月牙。
百合花清逸、高雅,有淡淡的青草味,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香,很难说出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似水芹菜,又有点像银杏,还有一点苹果的甜香,让人提神、醒脑。“叶聚棱棱峭,花垂娜娜稠。晚凉芬烈甚,欲睡更迟留。”宋代洪咨夔大概被百合的香味熏得脑醒神清,有点睡不着觉,写下这样的诗句。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在百合的馨香中,陆诗人感觉返老还童了:“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有花就一定是热闹的,蜜蜂、蝴蝶是这里最受宠的客人,她们可以在花间飞舞忙碌,享受着这人间的琼浆玉液。养蜂人最喜欢种有百合花的地方,如果有一大片百合花,那就可以放出他们的千军万马,获得最优质的蜂蜜了,百合花酿的蜜价格比别的花要高出近一倍。
挖百合还有是有讲究的,最好用耙不用锄,隔着百合蔸半尺远挖下去,不然会伤着百合。大哥用的是三齿耙,将土翻开来轻轻捣了捣,有点板结的裂了很多坼,里面就是白里透红的百合了,那是一瓣一瓣肉质肥厚的匙形片,围着苗秆聚在一起,有点像大蒜,也有点像莲花宝座。大哥的眼睛笑眯眯的,充满了盈盈的爱意,好像这些百合都是他的心爱之物。他小心地刨去泥土,把百合轻轻地盘进箩筐里。
百合又名百合蒜,其根如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多达几十条,伸入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可以一种多年收。大哥家的这片百合是去年种植的,今年已经两年了。大哥说,这次要把这些老蔸全部挖出来,明年种上新的,收成会更好。
我一边帮大哥收百合,一边暗暗地想:怎么用 “收”而不用挖字?想着想着我明白了,农民将庄稼种下去,如同将心爱之物交给土地,寄养一段时间再“收”回来。他们和土地之间与生俱来有一种生死之约,有一种割不断的血脉联系;而土地面对农民的重托也总是倾其所有,从不吝惜。这一个“收”字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百合是可以生吃的。我选了四五片,学着小时候的样子,在草上蹭了蹭就吃起来。大哥见状笑了:“你还那样子,不洗就吃。”
“我喜欢这样吃,对身体好。”对于血液里带着泥腥味的我来说,生百合最合我的胃口了,这才是童年的味道,乡土的味道。
大哥听我说睡眠不好,晚餐就做了一碗新鲜百合肉仁汤。大哥说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我的睡眠不是很好,才不会放过这样的食疗机会。百合肉仁汤有点辣,有点烫,还有点微苦的香。我喝得稀里哗啦,一头热汗,真的太爽了。我想,今晚我会睡得很好。
本文标题:散文 | 收百合
- 相关推荐
【散文 | 收百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