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路过,若不是无意间往车窗外的一瞥,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会去想起你,想起你们一家。
其实,那瞬间从车窗外一掠而过的,看起来已早不再是你们的家。是的,这里已经不能被称其为“家”了,它已经是一块破败篱笆下的荒芜之地。
可是,就在二三十年前,这里分明就是一个家园,咱所有乡人都知道,这就是“福生他们家”。
一间不足五十平米低矮的茅草屋,屋外一圈矮矮的竹篱笆院子,院子里却每天都有鲜花在开放:春天有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夏天有娇艳的芙蓉花、挺拔的美人蕉;秋天有秋海棠、和一地素雅的菊花;到了寒冬腊月,屋后山崖上一两株腥红的腊梅与小院相映成趣……
就在这个美丽的院子里,住着一家三口:你(符生),还有你的阿爹和阿妈。
从我记事起,你就已经是个“大人”了。二十多岁吧,高高的个头,长长的手、长长的脚,而且,那看起来脏脏的下巴都已长出些黄黄的胡须了呢!可是,一年四季,每天你都会在咱村这条坑坑洼洼、不到两公里长的土路上来来回回地游走着:身体倾向前方,双腿向后崩直,搓洗得发红的双手举在胸前(里面总是攥着一两颗小石子),还时不时地往手心里吐口水,边吐边揉搓。
你不穿鞋,十个脚丫子就那样随意地舒展着,大大的脚板“啪!啪!啪……”极富节奏地击打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因为你总是昂着头,那脚步便永远是时高时低的,时而踩着了一块石头,险些摔倒,时而又一脚踏进了一洼泥水里,四处飞溅的水花把刚好从你身边走过的人溅湿了一身,而你,仍一脸若无其事地匆匆向前、向前。
这就是你,一名先天性脑瘫患儿。
你的名字叫“符生”;大家都叫你“福生”。
其实你真是个有福的后生。
虽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但你四肢健全,吃喝拉撒还都能勉强自理;每天的不停行走成就了你健康的体魄。
你是个特别善良的“孩子”,从不伤害别人;相反,每天走在街上,不知有多少少不更事的顽皮小孩会跟在你屁股一路嘲笑你甚至向你扔石子,或者用树枝、草草拨弄你的头脸,可你一点都不生气,也不反抗,只顾无声地走自己的路。
有一回你居然从你母亲手中接过锄头,放到自己的肩上,陪着母亲去地里“劳动”了!你不知道自己这个破天荒的举动让你的母亲高兴得成了哪样;她逢人便喃逢人便喃,祥林嫂似的,脸上尽是欣慰的笑,眉头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
而你的父亲,他是一个不善表达情感的男人,一天天他除了默默劳作还是默默劳作,可他心里明白,他的孩子这辈子都只能是个“孩子”了。
长大离开家乡后,我已经几乎把你们忘记了,直到有一年回家过年,才又听寨上的人说起:你已经长到你父亲当年的年纪了,而你的父亲也更老了,虽然仍然勉强到田间劳作,却不能再去砍柴来卖了;你的母亲还害了眼疾,就快要看不见啦……还说有个大老板,不知因何故来到你们家里,说愿出2000块钱要把你“买”走(至于要‘买’去做哪样,乡亲们众说纷纭),当时你父亲不急不怒,只微微笑着问了一句:“年轻人,要是你,你会‘卖’了你的儿子吗?”羞得那老板直想找地缝儿钻。
不同层次的人对幸福的定义和理解不同,但我坚信你们一定是幸福的。那间低矮的茅草屋,那个开满鲜花的小院,是它承载了你们风雨几十年,见证了你们所有的艰辛与苦难、温馨与欢乐;你的父母有你,他们才有了活着的理由,你有了你的父母,所以你可以肆无忌惮地痴痴傻傻一辈子,一辈子活在他们的溺爱里不愿醒来。你父亲说过,是他把你带到这个世间来的,他要先把你送走,所以他必须活得坚强。
本文标题:你的名字叫“符生”;大家都叫你“福生”
- 相关推荐
【你的名字叫“符生”;大家都叫你“福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