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利用6月考试月的假期,布置同学们整体回忆一下自己的中考。我的目的很简单,利用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思过程,回忆一下当时的心态和学习状态。同学们在回忆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对比当前的一些状态。一年了,其实很多人对初中的总结,尤其是中考对自己的心智的影响,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现在就要补上。马上就要到高二了,给我们验证总结是否对路是否有效的时间也不多了。
图片
班级的学生应该都是中考的“幸存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德国和日本进行过长时间的大规模轰炸,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也付出了巨大损失,整个二战期间仅美国陆航的战机在战斗中就损失了20000多架,并付出了牺牲近9万名空勤人员的代价。所以战争期间,军队要统计幸存者的原因,寻找概率最大化。就比如我们的学生考入我校后,也会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目的是:后面的三年怎样既学的轻松愉快,又成绩理想。有的人的反思可能停留在初中太努力了,早知道中考这么简单自己这么聪明,哪里要那么苦。或者是中考终于结束了,这下至少可以放松两年乃至两年半了。有的同学甚至只会记得中考前的半年突击,其它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随便,也没怎么刻苦。中考被家人吓死了,这后面的高考就不要再上当了。就如上图的飞机,幸存后看着伤痕累累的自己,觉得再也不要在这些地方受伤了,不行就在没有受过伤的地方挨几炮,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各位哪里知道,这些你没挨炮的地方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中炮了,你就没有机会在这里矫情反思了。失败者的反思是没有人在意的,不信你去问问已经不在你身边的前校友。你认为的做多了的很多教训,其实是他们认为你成功的原因。(到这里就800多字了,看来没法写出满分作文了。)
时下,很多人,乃至教育专家总是说应试教育坏死了。二十多年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也上过他们的当,坑死我了。现在我反过头来研究这些专家,要么他们是坐着说话不腰疼的,坑别人。要么把自己及自己孩子都顺带坑进去了。我想,如果不让孩子们在课堂里面搞点必要的应试,难道要让他们自己去广阔的世界自己创出一番天地?人类总结了几千年(也可能是几百万年)才有了这么点粗糙的知识,一群不懂事的小屁孩怎么去总结?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别和我说谁谁谁初中都没毕业结果身家百亿,让他去试一试。应试教育没有错,错的是你一生只知道应试。我想世界如此繁华,等你把所有的学都上完后,怎么可能只会应试呢?!再说,人生不就是一场场考试,只是后面的试卷不在考场里面完成而已。如果你现在连最简单的课本应试教育都搞不定,以后你还能做什么?
图片
看看上面成功后的Jack马,他说他一不小心就成功了。再看看下面北漂时候的小马云。矫情的Jack马,他有矫情的资本,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功总是付出之后的成果。成功后总结一下,总会觉得很多东西不该付出,应该可以更轻松的取得的。但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你试一试,如果不付出那么多,看能不能继续成功。几乎所有的时候你觉得没有用处的付出就像冰山下的那部分。看似无用,但它支撑着整座冰山。
本文标题:中考记忆中的“幸存者偏差”
- 相关推荐
【中考记忆中的“幸存者偏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