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永才:再谒三苏祠

2023-10-23 13:45:04

散文|李永才:再谒三苏祠

 文/李永才

  2021年夏至时节,我乘参加中青年作家高研班之间隙,再次前往一代文豪苏轼的故居——三苏祠拜谒。

  三苏祠坐落于成都南去二百余里的眉山纱縠行内。始建于北宋,明代洪武年间,人们为了纪念北宋文豪“三苏”父子,就地改宅建成祠宇,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

  来到三苏祠的南大门,视野所及,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幽篁苍翠,林木葱笼,一些古朴而典雅的园林建筑掩映其中。在青花瓷铺设的蓝天下,几棵高大的银杏树伫立在正门两侧,泛出了又一轮新绿。进入三苏祠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抱柱上的楹联,清代遂宁名士张鹏翮撰书:“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这是闻名遐迩的书香门第。

  在祠内中轴线上,以正殿为中心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左边沿池铺排瑞莲亭、快雨亭、百坡亭、碑亭,右边顺势而立绿洲亭、抱月亭。这些亭台楼榭,或倚于池畔,或立于水中、或挺于洲头、或隐于绿荫,临亭而望,端庄秀丽,雅趣横生。

  当我来到莲叶碧水的池边,突然邂逅女诗人银莲,正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极尽摆布万种风情,如果东坡在世,也足以让其回眸一顾。

  走进前庭,转身而视,有流沙河先生撰书的楹联:“文暎三光诗承二雅,跡寻万里誉播千秋。”上联说苏氏父子承大小雅之遗风,下联“跡寻万里”4字精妙地概括了东坡先生一生陡峭崎岖的经历。

  前庭之后是一个四合小庭院,穿庭院石板路进入飨殿,其正中悬挂一匾“养气”。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钟一口,大鼓一架;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正殿里,三苏父子的民服彩绘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苏氏父子当年鼎峙北宋文坛,写出了不少千古流芳的文章。因此,大凡拜谒三苏祠者,无不在此流连往返,或瞻先贤风彩,或赏古人诗书。

  在济美堂,可以看到以唐人李洞诗句“半潭秋水一房山”命名的古建筑。绕正殿后房廊,下三级踏道,往前行便是启贤堂,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在主体建筑的周边,是一些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造景,楼台亭榭、桥廊湖山、雕塑碑石、竹树花草,错落有致,或屏或掩,一步一景,如临江南水乡。

  隔荷田相望,彩花舫深隐于竹林中,越桥登舫,闻百鸟喧于林梢,溪水咽于舫前;见阳光筛落斑驳的环影,或投于苔痕,或啐于溪流。离开彩花舫南行,登临披风榭,四周风物翠拥,花染馨香,清澈襟怀。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这里写道:“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山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

  抬脚几步,便是“木假山堂”。“木假山”是深埋于岷江水底若干年后形成的乌木,形似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木山峰”。当年为苏洵偶得而深爱之,并写下《木假山记》,赞誉中峰奇伟瑰丽,两侧山峰俊秀挺拔,如人不谄不骄。当年苏洵寻得的木假山已不复存在,现陈列的为清代眉山书院主讲李梦莲所赠。

  踏过瑞莲亭,百坡亭,披风榭,我在东坡坐像前驻足,凝视东坡悠然独坐于盘石上,岸帻宽襟、面带微笑,三绺胡须飘洒胸前,形态若仙,仿佛正与你谈古论今,其神韵如《前赤壁赋》所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到了三苏祠,毫无疑问,最想了解和说道的是三苏父子。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胸怀一腔报国热忱,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好文章,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姚辟同修宋代礼书《太常国年礼》一百卷,著有《嘉佑集》《易传》3卷。

  苏辙,苏轼之弟,曾做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为其兄所累,仕途崎岖曲折,晚年隐居,不与人相见。著有《栾城集》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当代学者郭绍虞从文学史的角度高度评价了苏洵父子一家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3个大家的地位。

  朱德也曾题诗曰:“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诗人梅尧臣的《题老人泉寄苏明允》云:“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热情称赞苏轼、苏辙年少博学,进士及第,声震天下,犹如两只神奇的雏凤凰。

  其中,苏轼更是一代英才,诗词和散文在前人的优良传统下“变化纵横”,取得很高的成就。他自幼聪慧,7岁知书,10岁能文。嘉祐二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名震京师。

  苏轼21岁离开眉山,除安葬父母返回外,再也没有回过这个地方。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而不失政治理想,官至翰林学士、端命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打击,又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一贬再贬,官越做越小。但他乐观旷达,倔强豪放。

  “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他内心复杂矛盾而又随缘旷达,“此去声名不厌低”便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到任不久,他便忙着在黄州开垦了大片土地,耕耘收割,“东坡居士”的雅号在此得来。

  在黄州这个时期,是苏东坡人生的低谷,但却是一生中创作的高峰,《赤壁赋》《念奴娇&1赤壁怀古》等佳作流传至今,千古传诵。据说深受吃货喜爱的“东坡肉”也是这时琢磨出来传授给民众的。

  他的诗词《定风波&1莫听穿林打叶声》,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自己从30里之外劳作的沙湖回黄冈的情形,途中遇雨,同行人没带雨具,皆现狼狈相。“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似乎也隐喻了东坡独自在风雨人生中策马前行,渐行渐远的命运沉浮。

  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仍坚守为民情怀,所到之处,无不励精图治,造福当地百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杭州筑堤、徐州抗洪、惠州引水,到处都传诵着他的功绩。河北定县现在还流传着他为推广新式农具所编撰的《秧马歌》;古儋州的少数民族,也曾接受过苏轼语言、文化的传播。

  苏轼虽然在政治境遇中险隘重重,但在文学创作上却硕果累累。

  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0多首诗,300多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苏轼的诗歌清新自然,妙趣横生,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等。

  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和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一代豪放词风。其代表作有《念奴娇&1赤壁怀古》《江城子&1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水调歌头&1丙辰中秋》等。

  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皆为传诵名篇。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书法颇得家学真传,卓有成就。《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表忠观碑》《柳州碑》为三苏祠馆藏四大名碑,碑文为楷书,扁阔中肥,俊秀端庄。他的行书碑帖,楚颂帖,书风凝重厚实,豪迈雄逸,姿态横生。黄庭坚评东坡文云:“笔圆而韵胜,兼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明,本朝善书,自当推公为第一。”

  他是文人画的开创者,善画枯木丝竹,兼擅人物花鸟,尤善画佛,以画竹闻名,是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墨竹,运笔清拔,英风劲色,使人应接不暇,枯槎寿木,丝竹断山,放笔直取如入风烟无人之境。现存的有《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为世人瞩目,被列为国家珍宝。

  从历史的踪迹走出,回望晚霞斜照的三苏祠,我又想起了清人杨庆远题写的那幅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万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三苏父子居功至伟,贡献卓著,尤其是苏轼,才华横溢,雄视古今。苏轼的一生,从眉州到京城,从京城到黄州、杭州、惠州、儋州,忧心世间疾苦,把心中的悲欢都化作万古流芳的诗稿,洒在大宋江山的蒙蒙细雨里,“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苦雨凄风中踽踽独行。他走成了旷达洒脱的凛然正气,走成了诗书文章的千载流芳。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散文|李永才:再谒三苏祠

  • 相关推荐

【散文|李永才:再谒三苏祠】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