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我家从五福巷迁到王庄长福路上。那时候食物短缺,肚子总是饿着的,所以吃相差些也就无可厚非。邻里之间不管红事白事,桌子往人行道上一摆,鞭炮一放事情就算搞定。
那时福州人吃酒,世界独一无二。在宴席上一般东家都会给赴宴的客人准备一二个塑料袋供客人拿酒包。这些吃酒的客人边吃边往塑料袋夹菜,特别是上菜后一哄而上,有的手脚慢的干脆站起身来用手抓,抓到小些的又放掉,再去换大的,遇上烫手的也不惜被烫的,勇敢向前。
平时挺好的邻居或者朋友,一上桌就只顾吃和拿,嘴里满满的一句话也说不出。肚子还没吃饱,桌上已是片甲不留,真可谓风卷残云。散席后大家都在比谁的酒包多,拿回家全家人可以改善一次伙食,跟现在的打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小时候我第一次吃酒,当我缓过神时,宴会已经结束了。
比以前还以前的时候,福州人在吃上有个精辟总结:头碗浅,二碗满,三碗满满的。意思是:当人家头碗还没吃完时,你已经抢在人家前面打第二碗了,因为你头碗比人家浅,所以吃的也快,打第二碗也快。当你满满地打到第三碗后,饭笼里已经没饭了。人家两碗,你可以吃三碗。吃菜时:要吃在碗里看在锅里,眼疾手快,眼到手到,下手要狠,出手要准,要有勇往直前和大无畏精神。在喝汤时勺子要沉底、靠边、慢慢提。在当时,汤里一般都有或多或少有些碎肉丝、下角料、肉骨头等一些食物。所以勺子沉底、靠边、慢慢提,会打捞到这些食物。
当然,我们尽可以如梁实秋先生说的:“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对老福州来说,“吃”这个话题既愉悦又沉重,说不完道不尽,娓娓道来亲切、实在、暖心,如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为现代人勾勒出一抹远去的色彩。
02
夜幕降临,长福路成了大排档一条街,灯火通明。与其说叫大排档街,不如说是把人行道当成店家铺桌摆凳的地方。这里集休闲、娱乐、美食于一体,是“夜猫子”的乐园。这里经营各种不同风味的麻辣烫、小炒、小吃、冷饮等。还有香气四溢的烤羊肉、烤腊肠、烤鸭下水、烤玉米……香的醇厚,甜的细腻,辣的够劲,麻的过瘾。摊连着摊,桌挨着桌,一张桌子上可以到左摊右店点菜,满足不同的口味,摊主不管不问。食客摩肩接踵,叫卖吆喝声彼此呼应。
这里找不到福州名菜,如佛跳墙、荔枝肉、红糟醉香鸡等;还有福州传统特色小吃,如鱼丸、芋泥、锅边糊、扁肉燕、线面。一次,两位外省来福州出差的战友想品尝佛跳墙,店里没有。店伙计应声跑到仅百米远的象园永辉超市提了一坛佛跳墙,88元摇身一变就是150元。
这里没有豪华装饰,你不会为囊中羞涩而望桌兴叹。单位同事、插队兄弟、部队战友,还有儿子的同学,纷纷把目光投向这条街。
光顾这里的不仅有娴静的淑女,也有来不及换下泥瓦服的民工,趾高气扬、西装革履的帅哥。路边停满了各种交通工具,有自行车、电动车,有宝马,也有大奔……午夜,噪声四起,有笑声也有哭声,有摔盘砸碗声也有打架叫骂声……这里没有酒店的拘泥,可以彻夜聊天,酣畅地表情达意,山吃海喝地猜拳。
我在阳台聆听到了现代都市人原生态的圆舞曲,窥见了现代都市人的百态人生。
本文标题:吃在王庄窥见了现代都市人的百态人生
- 相关推荐
【吃在王庄窥见了现代都市人的百态人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