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的目的重点是要见识那坡县的黑衣壮族非同一般的民族风情。宾馆的前台便有“黑衣壮族风情园”的广告宣传资料,我电话过去,对方热情回应。既然是“风情园”必定类似公园,我们想当然地这样认为。电话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会不会一去人家就快下班了?心里有些疑虑。对方却告诉我们:不会下班,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而且,可以在风情园吃民族团年饭。有这等好事?我们止不住雀跃起来。
风情园名叫“吞力屯”,应该是壮语的音译,壮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壮语也是有音无字的,路边的标牌大多是汉语的,也有汉语和壮语的汉语拼音注音同时标注的,我试着拼了拼,读音怪异得会让人发笑。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分支,聚居在那坡县,由于历史和战争的原因,他们大多躲入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因而,许多古老的生活传统得以保存。黑衣壮生活的地方多是条件艰苦的大石山,灰白色的岩石,裸露在空气里,经年的风吹雨打,岩石表面变成了黝黑的颜色。不知道这是不是黑衣壮民崇尚黑色,以黑为美的原因所在呢?无论世界流行色如何变换,无论缤纷的世界如何多彩,他们始终以一袭黑色来装扮自己,沿袭千百年。这神秘而原始的玄色,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稍事休息后,我们驾车奔赴黑衣壮风情园——吞力屯。
吞力屯距离县城十五公里,路却不太好,我们走错路。汽车一直在爬坡,路很有些险,石山间,开山凿出来的路,碎石子铺就的路面还很新,一面是山体,一面是万丈深渊。在山里绕行着,将近下午六点还没到达,天似乎快要黑了,渐渐地就对前路也不再有信心。想着目的地还不知道在何处,返程必定会是天黑了,这样的路况,心里免不了为将要到来的危险而担心起来。再次电话到吞力屯确认,原来就快到了。
岩石垒成的长墙,中间有一个园拱的门,穿过石拱门,吞力屯便在眼前了。原来想像中的“黑衣壮风情园”是一个黑衣壮民聚居的自然村。一直和我们电话联系的是屯子里一户杨姓人家。广西南车集团投资修了从那坡县城到吞力屯的那一段简易公路,将屯子也做了简易装修,进行简单的旅游开发。
十三岁的杨家小妹在屯口迎接我们,一袭的家织布黑衣,山里的孩子,脸上少了份稚气,多了几分沉静。近黄昏的天色,许多人挑着水桶结伴去担水,屯子里还没有自来水。屯子前面,菜地间,有一座座瓦顶的小屋子,极小极小的那种,看上去别有一种神秘的风味。我忍不住问杨家小妹:那小屋子是做什么用的?杨家小妹略略迟疑了一会儿,告诉我们,原来这是黑衣壮民特殊的丧葬习俗,这些是埋葬在地下的小屋,黑衣壮族人认为,祖宗的坟墓不能迁走,应该让他们永远和子孙后代生活在一起。
屯子很干净,石头铺就的路面,房屋都是新近装修过的,是黑衣壮所特有的干栏建筑。下面为打磨过的坚固石柱支撑,上面用木头搭建楼房,呈“凹”形。下面放养着牲口,上面住人。房屋的内部结构也都是大同小异,房子的后半部分是卧室,前半部分很宽敞,不做任何分隔,左边是厨房,中间是饭厅,右边是客厅。房屋旁边都用石头围出一块菜地,各种各样的菜蔬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惹人喜爱,我觉得那园子里的菜绝不逊于公园里的花。就随口说了一句:种这么多菜,哪吃得完?有屯里的人担水经过,接过话茬:吃不完就喂猪。我好奇了:那为什么不拿出去买?他说:太远了,交通不方便。交通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做个吞力屯的猪,生活还真幸福。:))
我拿着摄影机,一面走一面拍。屯子里的大人都很热情,都会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饭,你大可随意走进屯里的任何一家,他们都会热情地倒茶端凳子,认真的回答你的提问。在这团聚的春节时分,他们的热情让远离家的我们感觉到一种温暖。孩子们却大多比较害羞,低着头,匆匆从我的镜头前走过去。
、
本文标题:广西那坡黑衣壮族
- 相关推荐
【广西那坡黑衣壮族】相关文章:
有钱,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包括追求爱情2023-11-16 09:40:02
爱情里最错误的一种行为:很多人把爱情当成了消耗品2023-11-16 09:40:02